第227章 大战将起,再出狂谋(六)(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最新章节。
那么,微山城主事太监为何如此执着地将希望全都寄托在这支太监团队身上呢?
这其中缘由,还得从那位带队的太监说起。
这位太监身份可不一般,在崇祯十七年二月之前,他可是司礼监掌印大太监,那在宫中的地位,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势赫赫。
彼时,崇祯帝打算派遣方正化前往保定府,他出于对局势的考量以及对宫廷安保的担忧,挺身而出,大胆地提出了反对意见,直言皇家亲军统领身负拱卫皇宫的重任,实在不适合轻易离京。
谁料,这一番肺腑之言却恰好撞在了崇祯帝的气头上,龙颜大怒之下,他被一贬再贬,最终落得个去杂事监的下场。
这位大太监,便是高宇顺。
后来,王承恩受命挑选随队太监时,高宇顺主动请缨,强烈要求加入此次行动,王承恩虽有些顾虑,但在他的再三坚持下,也无奈只能答应。
就这样,高宇顺带着他的团队,肩负着重任,踏上了征程,此刻,他们的归来,无疑给微山城的众人带来了莫大的希望。
高宇顺已然年逾五十,岁月的沧桑毫不留情地在他身上留下了痕迹,那原本挺直的脊背如今已有些佝偻,仿佛承载了太多宫廷内的风云变幻。
然而,他脸上生着的一对三角眼,却依旧炯炯有神,眼神中透着犀利与凶狠,仿若能洞悉一切人心的阴暗角落,让人望而生畏。
当听闻微山城当下那些乱军俘虏带来的棘手难题后,他并未露出丝毫为难之色。
反而仰头发出一阵如枭啼般疹人的笑声,那笑声在寂静的城中回荡,透着股子让人不寒而栗的自信:
“这些事儿算得了什么?咱家手里可有圣上的计谋,在这等妙计面前,一切麻烦都不过是小菜一碟!”
提及朱有建所着的《朱子新编三十六计》,高宇顺对其钻研之深,恐怕连朱有建本人都要咋舌。
他早已将书中精髓吃透,达到了能够活学活用、出神入化的境界。
这些日子以来,高宇顺常常陷入沉思,回顾往昔岁月,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他惊觉,过去在司礼监被繁杂事务缠身的那些年,简直是虚度光阴。
如今想来,自己真正擅长、最该发力的方向,应当是成为主子计谋的专业解读人,就好比是搞宣传推广之类的活儿。
若说得直白些,甚至干传销那一套都不为过,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把主子的谋略宣扬得淋漓尽致,让众人信服、追随。
高宇顺站在微山城空旷之地,望着眼前熙熙攘攘的人群,心中已有了盘算。
这四十多万流民与俘虏,仿若一片杂乱无章的潮水,亟待梳理。
他大手一挥,迅速将众人分成了六百六十组,紧接着,三万三千游击小队如同精准嵌入的榫卯,被有条不紊地分拨进各个小组。
一切安排妥当,高宇顺清了清嗓子,开始声情并茂地宣传圣上的浩荡恩赐。
他的声音抑扬顿挫,在空气中回荡:
“圣上心怀悲悯,要给大伙土地耕种,从此告别颠沛流离!
不仅有遮风挡雨的房屋,还有趁手的农具、饱满的粮种,更有那免租的肥田。
往后啊,老了有人养,年幼的孩子有依靠,家家户户都能吃上饱饭。
只需大伙上交一半亩产,这可不是剥削,而是为大伙长远考虑。
等到灾荒之年,颗粒无收的时候,这预留的一半亩产就会成为大伙的救命稻草,接济大家,绝不会饿死一个人,也绝不让一个人流落他乡!”
每组由一位太监牵头,指挥着游击小队成员。
起初,这些队员像是登台的演员,按照既定“剧本”,讲述着往昔的苦日子。
可随着回忆如潮水般涌来,话语间的悲伤愈发浓烈。
他们想到曾经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寒冬腊月在冰天雪地中瑟瑟发抖,夏日酷暑又被蚊虫叮咬、热病缠身,越说越伤心,声音逐渐哽咽。
而一想到将来有望过上的美好生活,那温馨的画面仿佛近在眼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