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兴和初战,汉旗喋血(六)(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最新章节。
然而,战场上的局势瞬息万变,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
一方面,内心的紧张让他难以完全保持冷静和沉稳;
另一方面,他对组炮的威力虽然有所期待,但还是存在预估不足的情况。
最终,在鞑子们行进到两千五百步的时候,方正化咬了咬牙,狠下心来下达了开炮的命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那一门门组炮瞬间发出怒吼,巨大的声响震得大地都为之颤抖,炮弹拖着长长的火焰,如流星般划过天空,准确地落入了科尔沁旗的骑兵队伍中。
组炮的威力果然惊人,巨大的爆炸产生的气浪和飞溅的弹片,瞬间就将科尔沁旗的骑兵们炸得人仰马翻。
但科尔沁旗的骑兵们以凶悍着称,这猛烈的炮火不但没有吓退他们,反而激起了他们骨子里的血性。
他们不顾生死,大声呼喝着,策马加速前进,想要冲破这密集的炮火封锁。
然而,等待他们的,却是更加无情的打击,在持续不断的炮击下,科尔沁旗的骑兵们一个个倒在血泊之中,最终被彻底送进了地狱深渊。
而紧跟在科尔沁旗后面的乌珠穆沁旗,在一开始的炮击中,只有不到三成的骑兵遭受了损失。
看到前方科尔沁旗的惨状,他们果断地调转马头,开始撤退。
可让人疑惑的是,明明一开始损失不算太大,为什么最终他们的战损却能达到六成呢?
这其中究竟隐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秘密和残酷的战斗过程呢?
原来是卢大匠版组炮造成了乌珠穆沁旗如此高的战损。
方正化当时其实已经对五千步开外的鞑子不抱什么希望了,毕竟距离实在太远,超出了他原本认为组炮能够有效打击的范围。
然而,炮手们却有着不同的想法,他们觉得不妨试一试,发几轮炮弹碰碰运气。
于是,在方正化的犹豫下,组炮再次发出轰鸣。
这些为了追求射程而不太在意准头的炮弹,如脱缰的野马般,直接飞过了五千步的距离,最终在六千步开外爆炸。
偏偏这条路在五千五百步的地方朝着南方拐弯,而那些发射出去的炮弹也像是受到了某种无形力量的牵引,同样偏离了十五度拐向了南方。
就这样,炮弹不偏不倚地在乌珠穆沁旗的前军之中炸开了花。
剧烈的爆炸声响起,火光冲天,许多骑兵被强大的冲击力震得摔下了马。
而此时,他们身后的中军正策马狂奔而来,根本来不及停下或躲避。
那些摔倒在地的骑兵们,就这样被无情地踩踏在马蹄之下,惨叫着失去了生命。
乌珠穆沁旗原本以为已经躲过了最危险的时刻,却没想到,这意外飞来的炮弹,让他们的伤亡进一步加剧,最终战损达到了六成之高。
应了那句话:
你永远不知道意外正在哪个犄角旮旯等着。
方正化望着那炮弹发射出去后,如同消失在茫茫天际般不知飞向了何处,心中顿时一惊,急忙出声阻止了炮手们再次炮击。
此时,他的脑海中突然回想起曹化淳曾与他交待过的话:
组炮最好用在三千步以内。
直到这一刻,他才终于恍然大悟,明白了其中的深意。
原来在三千步之外,这组炮就会因为距离过远而失去准头,难以精准地打击到目标。
方正化微微皱起眉头,脸上露出一丝懊恼的神情。
他哪里知道,并不是组炮本身的射程只有三千步,而是这卢大匠版的组炮在设计制造时,过于追求射程的极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精准度。
这种只注重射程的设计理念,导致了炮弹在远距离发射时,就像脱缰的野马一样,难以控制其飞行轨迹,自然也就无法准确命中目标了。
想到这里,方正化暗自叹了口气,心中默默提醒自己,以后在使用组炮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曹化淳所说的,将其用在合适的距离范围内。
充分发挥出组炮的威力,避免再出现今天这样的情况。
同时,他也对卢大匠版组炮的特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也为他今后在战场上指挥作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