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营修西苑,孔府谈判(一)(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最新章节。
宣旨太监尖利的嗓音划破寂静,曹化淳手中的名册沙沙作响。
当他念出最后一个功勋分数字时,殿外骤然响起山呼海啸般的磕头声。
番子们青铜色的护腕撞在青砖上叮当作响,亲卫甲胄的铁片相互摩擦,庄卫们裹着草绳的鞋底在泥地里蹭出闷响——
所有人齐刷刷朝着养心殿的方向俯身叩首,额头重重磕在地面,仿佛要把满腔感激都融进这深深一拜。
三位大太监对视一眼,默许了休养的请求。
他们何尝不知?
整整六十个昼夜,弓弦从未松过,刀鞘里的血锈都没来得及擦净。
从宣化城头的火雨到小境门通道的尸山血海,那些惨烈的画面像淬毒的钢针,深深扎进每个卫兵的瞳孔。
此刻,就连最剽悍的老兵眼底都浮着血丝,握着刀柄的手指还在不自觉地抽搐。
宣化城的街巷曾化作人间地域,静默的房屋在夜空中勾勒出狰狞的轮廓;
小境门通道更似阿鼻炼狱,泥浆里混杂着碎肉,每走一步都像踩在活着的伤口上。
曹化淳望着那些佝偻着背的身影,知道若不赶紧让他们在药香缭绕的营房里躺上几个月,听着道金声慢慢抚平惊涛骇浪般的神经,恐怕某天清晨,就会有人在噩梦中攥着自己的咽喉,永远醒不过来了。
战火尚未完全平息,大明重工的轰鸣声已在废墟上破土而出。
军工坊的轮廓率先拔地而起,青砖灰瓦间尽是肃杀之气,可这不过是冰山一角。
真正的重工宏图,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壮阔长卷——造船厂里龙骨渐成,海浪仿佛已在木梁间翻涌;
轨车工坊内铁砧叮当,似在为钢铁巨兽锻造筋骨;
天桥横跨,龙门高耸,开矿器械吞吐着大地的脉搏,将重工的雄浑气魄写满天地。
而在万泉庄的柔波柳影中,大明轻工也觅得了栖身之所。
这里将成为烟火气的摇篮,日后百姓手中的一针一线、碗碟杯盏,田间的犁铧织机,市井的风车纺轮,都将从这片土地上悄然生长,带着泥土的温度,浸润着生活的甘甜。
若说重工是大明挺直的脊梁,轻工是温暖的血脉,那大明研究院便是掌控一切的大脑。
它如同一座神秘的智慧熔炉,日夜吞吐着奇思妙想。
无论是重工的钢铁巨兽,还是轻工的精巧器物,唯有经过研究院的层层淬炼,让图纸上的灵光化作实验室里的实物,方能真正走向人间,成为改变世道的力量。
朱有建站在西苑旧瓦下,望着海子淀粼粼波光与六郎庄葱茏绿意,眼底跃动着灼人的光亮。
这里曾是宪宗为万贵妃打造的避暑胜地,亭台楼阁虽已斑驳,却掩不住山水灵秀——瀚湖如镜,倒映着流云飞鸟;
六郎庄的碧草间,野花开得肆意张扬,蝴蝶在其间翩跹,恍若一幅未干的水墨长卷。
"此地当为研究院的天选之所。"
他的袍角被风掀起,声音裹挟着不容置疑的笃定。
在他看来,优美环境不仅是风雅,更是孕育智慧的温床,唯有这般钟灵毓秀之地,方能滋养出改变天下的奇思妙想。
朱有建决意亲自坐镇西苑,督建这座承载着大明未来的智窟。
指尖划过泛黄的农书,他眉头紧锁,眼底满是忧思:
北方的土地板结如铁,哪及南方的膏腴?
若不在粮种上狠下功夫,即便开垦出万亩良田,也不过是捧着金碗讨饭。
研究院里,农科必须是重中之重!
他仿佛已看见,在这片土地上,新的稻种破土而出,麦穗低垂如金色的瀑布,将贫瘠的北方大地染成丰收的汪洋。
朱有建负手立在西苑亭阁间,望着海子淀翻涌的浪花,眼中闪过狡黠而狠厉的光。
大明研究院的蓝图在他掌心徐徐展开,农科、工科、技科、火器科...当指尖落在"商科"二字时,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
他决意以走私撕开与西洋贸易的口子。
免税不过是蝇头小利,真正的獠牙藏在暗处——将精锐明军扮作商船护卫,在波涛汹涌的海面布下天罗地网。
那些载满金银香料的西洋商船,在他眼中早已化作待宰羔羊,既无需背负背信弃义的骂名,又能坐收渔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