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三章 居善地、心善渊(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民国宗师》最新章节。

陈真:

自前次上海一别,你我便再未相见,不知你现在是否堪破执念,打破丹道之瓶颈。

王秀芝及其‘兄长’一事,上次虽已暂时了结,据悉仍有大量日谍潜伏于沪上,若是不予暗中甄别和抓捕,民族之未来必将深受其害,大好河山恐将日寇侵略下破碎。

你之性格直来直去,颇类吾之少年时,惟愿你亦可继我之拳术,日后驱除倭寇。然汝之功夫精进虽多,但一日不入丹道,心性和觉知便仍略失偏颇,需得进修加强。

此次东渡日本,得了千手千眼观音手眼咒印,随信附上修持法门及观想图,你可持此信请教于元甲吾兄,提升你的觉知之力,亦可为元甲兄降服龙虎,勘破还丹之瓶颈,为日后打破心内虚空奠下根基。

你年轻恣意行事,总如我一般快意恩仇,本不愿你也掺合政事,然国家积弱百年,未来亦有更大危难,不会容许任何一人独善其身……

陈其美虽是沪军都督,革命之元勋,然其行事颇为激进、狠辣,与你之性格成长不合,倒是宋教仁先生才华横溢,为人正直,你可跟随其身侧,学习革命救国之民主精神,亦可替我保护宋先生之安危,先生之安危,干系到民国之未来,切记!

八月三十于龙门

杨猛

霍元甲仔细的看完杨猛写给陈真的书信,然后从信笺下方的信封中抽出了几张信纸。

这几张信纸上,大概只有两千余字,其中还有一张手绘的观想图,偏偏这短短的两千字,读起来可谓字字珠玑。

霍元甲草草阅读一遍后,顿时惊为天人,将那本抄录的《玄素拳经》拿出来,两者相互映照参考,才发现其在拳理和武道心学上的应用和设想,皆是高屋建瓴,颇有些异曲同工之妙……

而千手千眼观音手眼咒印,经过杨猛的总结和阐述后,在心灵修持的法门及应用,更加浅显易懂,且在手段上可谓层出不穷,在所谓‘觉知’和‘觉性’的理解与应用上,比《玄素拳经》更重视阴阳调和,侧重于觉性锤炼,简直让人读得如痴如醉、欲罢不能。

“一自混元开辟,阴阳二字成功。

含为元气散为风,万物得之萌动。

但看生身六尺,喉问三寸流通。

有形载身百日基,无形觉知化虚空……”

“师傅,杨师叔如今这一身的功夫,其代表的意境实在太高了,我初读一遍时,只感觉其中字字珠玑,振聋发聩,自己全然都能理解;二遍再读时,便觉得心中疑惑重生,之前对拳论和心性之道的理解,简直错漏百出;待到三读之后,便豁然发觉,自己的悟性大概太差,竟已将之前的念头一再推翻,甚至感觉全然无法读懂其中真意了……”

看着徒弟一脸怀疑人生的表情,霍元甲笑着摇了摇头,又将《玄素拳经》打开,翻到了其中的一页,让他反复的耐心品读……

“你这便是佛门所谓的知见障了,你初读时,心无旁骛,脑海里只容得下自己的拳术和武道理念,与你师叔传授的咒印两者相互印证,用以补充你自己的拳论心学,自然是觉得豁然开朗……”

说到这里,霍元甲手指移动,按在那拳经上的一段话,又示意陈真再读一次……

“待到再读和三读时,你的觉知醒悟,本能已经开始思索原本不曾想到的高深拳理,甚至想一步迈入丹道境界之上,去琢磨和印证更为高深的武门心学,自然便会茫然失措,愈发觉得有些糊涂难明……”

“难怪师叔让我来找师傅亲自教导,这上面有形和无形之说,当时便让我想起《玄素拳经》中的拳论,反复琢磨了一番自己的拳理后,心里反而有些愈发凌乱……”

“有形之身,乃是载体,载着无形的、超越身体的一种觉知。将二者视为阴阳,便可知阴阳为一的状态,才是人的良知良能得以起用的状态,这才是迈入了丹境之后,你要去习练的东西。也是《玄素拳经》里‘中’、‘不离’、‘不住’、‘不断’……”

霍元甲站起身,一边打出一个个的拳架,用自己的拳术变化和动势的不同走向给陈真做出示范,一边又参考着《玄素拳经》的拳理,依照千眼千手观音手眼咒印上的阐述,继续为陈真讲解,如何去发现体内蕴含的觉知之力。

“此种心境,也是儒家所谓的‘止于至善’;更是《道德经》所言‘居善地、心善渊’之境界,不随于心,能为心师,方可真正了解内心,发掘出所谓觉性,觉知于内外阴阳,有形无形之变化开合……”

说到这里,霍元甲的动作蓦然一顿,整个人如同一步踏入沉渊,陷入了一种动作极为迟缓,甚至可以说是接近凝滞的奇妙状态……

而在陈真的眼中,霍元甲眼中流露出自在之色,好似正在与某种神秘的存在对视,整个人彷佛陷入了时光长河一般,让原本流畅迅疾的思维和动作,瞬间被放慢了十倍、百倍……

“师傅此刻的拳意,大概便是觉知自己,把意放在身形前,阴阳离合,似动非动,也就是‘离中虚’、‘入善渊’,自生觉性,终于彻底窥得心内虚空的盛景……”

师徒两人一静一非动,就这么抛开了一切俗务,专心的研究起了拳经和咒印,而在陈真回精武门的空档里,陈祖焘也早已到了法租界,轻而易举的找到了四处搜人的方世友,还有另外的那些青帮众人。

“青帮五老愿意交出龙头棍,条件是让总督大人加入玄武会,坐上青帮的龙头之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