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五章 禅宗法主(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民国宗师》最新章节。
这个时代的火车,速度其实并不快,在杨猛的眼中,甚至可以用慢悠悠来形容,但比起轿车、卡车或是马车,却已是速度最快最为稳定的长途首选了。
两人所处的卧铺包厢,内部通体都以红木镶嵌装饰,车厢的地面上,则铺着厚厚的羊毛地毯,一脚踩下去软绵绵。
两张一米多宽的床铺中间,是一张红木的小方桌,桌上放着两盒切好的水果和糕点。
在车窗旁边的车体上,装有两盏古铜色的壁灯,里面不知是灯油还是瓦斯,可以通过上面的转钮,来调节车厢内光线的明暗……
经历了与暗刃剑圣的碎虚一战之后,杨猛的收获可谓颇丰。
那最后斩碎虚空的一剑,虽没能将剑刃切实斩落在他身上,但那一道从肩头平齐划过锁骨,深深烙印在整个胸膛的剑气痕迹,却让杨猛深切的感受到了,虚空级别剑意的可怕之处,以及那只有三寸的破虚剑气,简直可以说是无坚不摧。
等到后来,他在皇居中刻下了警示,独自飘然而去后,更是经历了桂太郎一系派出的各路高手追杀。
可惜的是,专修武道的强者,在日本已然无人可以与杨猛匹敌,而凭着人数和枪械的优势,却又无法完全捕捉到杨猛的踪迹。
所以,哪怕杨猛明知道身后还有尾巴,从东京一路追到了国内,他却也没有丝毫的畏惧。
当初他为了破碎虚空,以不破不立的决心,利用身上所受的枪伤来激发自身的潜力,那种死亡带来的威胁,要远远超出暗刃剑圣在他身上留下的这一剑。
甚至于,为了保留那一丝纯粹的虚空剑意,杨猛要时刻控制着身体生生不息的本能,将那道‘一’字剑痕保留在身体上,当做不断磨砺自己武道意志的砥石,将之观照在心外真空之中。
武道修炼到他这个境地,一丝微妙的进境,都比曾经新学到拳术更加难能可贵。
因为武道至此,已经脱离了招式的窠臼,一举一动皆为动势,一拳一脚,都为杀招。
然而,当杨猛回到洛阳后,见到若离通过身孕的变化,一点点悟出的内炼生息法门后,这才蓦然发现,自己这些年来,都过于在意武道的破坏之力,而忽略了武道本身也有休养生息,延生避死的奥秘。
所以,在生生不息的先天之体加持下,杨猛也开始模仿若离如今的状态,将那道‘一’字剑痕与自己融为一体,利用那一缕剑意中的锋锐、破碎和裂空的灵机,不断将其打磨、壮大,主动的去实现内在清虚,外蜕身壳的状态,来一点点影响甚至改变体内的平衡和秩序。
这种微妙的变化,也让杨猛又想起了凌云渡,想到了那艘让他无计可施的无底小舟。
幸运的是,在有了千手千眼观音手眼咒印的观想和修行法门后,杨猛对身体内在秩序的细微调整,也在这十多天内渐渐有了一丝的成效,尽管距离重塑成功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却已给了杨猛明确的前进方向。
这与若离借着怀孕的变化,主动调整身体机能以修复暗伤的方法不同,充满了更加不确定的危险性,毕竟这种方法也是在不断摸索之中,但杨猛感觉到两者之间乃是殊途同归,都是让自身的先天之体,再次随着日月盈昃或其他媒介的刺激下,不断地进行微妙的调整与变化。
这种细微的变化,唯有机缘巧合或是专精此道,或许才能察觉到。
然而杨猛不仅仅修行了千手千眼观音手眼咒印,还得到了木棉袈裟上的传承,其中关于此道,达摩早已在袈裟上留下了自己的禅论。
这可是开辟了禅宗一脉的开山祖师,曾留下一苇渡江传说的武道巨孽,其在很多方面的禅论,都深刻涉及到武道和禅心的修行妙谛。
如此一来,杨猛对人体之秘自然愈发了解,也让他原本用语言难以描述的心灵修行的节点和状态,有了系统性的解读与精准概括,继而才能将其中的道理掰开揉碎,深入浅出的讲给若离来听。
即便如此,杨猛仍然认为,千手千眼观音手眼咒印,只属于对觉知和觉性的实战应用,无法上升到达摩那般更加玄妙高远的视角。
幸运的是,那无法参透的玄妙,恰恰可以通过木棉袈裟上的心灵烙印,得到更加直观、系统、全面的解读,让他得以直指内心真如本来。
木棉袈裟,不仅仅是禅宗初祖菩提达摩留下的遗宝,更是禅宗前六代的祖师,用以传承法脉的衣钵时所用的传承信物。
其上烙印了初祖达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及六祖惠能关于禅宗在觉知感悟,心念修行,觉性自启以及自性成佛的顿教法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