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英魂铸碑(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宋:朕的专利战横扫1126》最新章节。

(1)御前决议

秋日的晨光透过雕花窗棂,在垂拱殿的青砖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赵桓将河西送来的阵亡名册轻轻放在御案上,指尖在名册边缘的血迹处停留了片刻。

"陛下,凉州急报。"萧夜单膝跪地,呈上一封沾着沙尘的信笺,"阵亡将士遗体已全部收殓完毕,三百二十具棺木正由玄鳞卫护送返京。"

赵桓展开信笺,目光扫过那些熟悉的名字:河西军第一营队正陈大勇、凉州戍卒赵二狗、神机营弩手王铁柱......每个名字背后,都是一张鲜活的面孔。他记得陈大勇憨厚的笑容,记得赵二狗离家时对老母的承诺,记得王铁柱在军器局试射连弩时的专注神情。

"传旨。"赵桓合上信笺,声音低沉却坚定,"即日起,在宣德门外修建忠烈塔,所有阵亡将士姓名皆铭刻其上,永享祭祀。"

程敏老尚书颤巍巍出列:"陛下,此举恐耗资甚巨..."

"从朕的内帑出。"赵桓打断道,"另拟章程:阵亡将士父母每月领米三石,妻儿由官府抚养至成年,子嗣可优先入官学。"

殿中一片寂静,只听得见朱笔在绢帛上书写的沙沙声。

(2)市井回响

诏书张贴在汴京各城门的告示栏上时,正值晌午。卖炊饼的王老汉挤在人群中,听着识字的老秀才逐字宣读。

"...凡阵亡将士,皆入忠烈塔,永享香火..."

王老汉手中的炊饼筐"咣当"落地。他的独子就在河西军中,已经三个月没有家书了。老汉颤抖着从怀里摸出儿子离家时给的平安符,突然老泪纵横。

樊楼里,几个太学生正在激烈争论。青衫学子拍案而起:"忠烈塔当建!我大宋儿郎为国捐躯,岂能默默无闻?"他对面的同窗却皱眉道:"可《礼记》有云'兵者凶器',如此张扬..."

"放屁!"邻桌一个独臂老兵突然摔了酒碗,"没有这些'凶器',你还能在这儿之乎者也?"

最热闹的是军器局门口。得知要建忠烈塔的消息,工匠们自发聚集起来。林妙站在台阶上,手中举着一块刚锻好的铁板:"诸位,这是我等连夜赶制的铭文样本!每块铁碑都要用最好的精铁,要让这些名字千年不腐!"

工匠中有人突然高喊:"工钱不要了!就当给兄弟们尽点心!"顿时应者如云。

暮色降临时,一个意想不到的场景出现了。天香阁的歌伎们素衣而来,在宣德门外的空地上摆起香案。为首的清倌人焚香三柱,轻声道:"姐妹们凑了些体己钱,想给忠烈塔添砖加瓦..."

守门的禁军红了眼眶,默默让开一条路。

(3)暗流涌动

周世昌府上的密室烛火摇曳。黑衣人低声道:"大人,赵桓此举明显是要收买军心..."

"蠢货!"周世昌将茶盏摔得粉碎,"你懂什么?这是阳谋!"他在房中来回踱步,"现在满城百姓都在议论忠烈塔,连我府上的厨娘都把月钱捐了出去..."

窗外,一只信鸽扑棱棱飞向西北方向。鸽腿上绑着的纸条上只有寥寥数字:"忠烈塔建,速决。"

而在皇宫深处,赵桓正站在宣德门的城楼上,望着塔基的选址。萧夜悄无声息地出现在身后:"陛下,西夏密探已经上钩了。"

赵桓唇角微扬:"让他们看,让他们传。"他的目光扫过城中星星点点的灯火,"民心所向,才是真正的铜墙铁壁。"

夜风拂过,带来远处工匠们连夜赶工的叮当声。那声音清脆悦耳,像是三千七百个英魂在轻轻叩响人间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