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张辽生擒桥蕤(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最新章节。
但乔蕤没想到我教导旅战斗力如此强悍,他的士兵稍一接触,便有了崩散的趋势。
桥蕤率领的十几名骑兵固然勇猛,但是在以大队为单位,列阵进攻的全甲护民军团面前,却根本杀不动。
仅仅一个冲锋,乔蕤身边就只剩下了5名亲卫。
教导旅发现有骑兵冲击自己阵型,已经抵近到混战区域30步内的16部三弓床弩,开始精准地向乔蕤这5名骑兵射击。
乔蕤不愧是武艺高强的战将,关键时刻抱着马脖子、将身体斜挂在马肚上,躲过了弩箭攻击,
但他那几名亲卫可没那么好运了,纷纷被弩箭射中,强大的动能直接将亲卫钉到了地上。
乔蕤见状,立刻弃马而逃,但这位骑马过来的武将,已经被张辽元帅发现了。
于是张辽元帅策马挺枪绕了过来,在乱军中杀出一条血路。
当元帅的槊锋,距离乔蕤脖颈不到3尺时,这位反应能力极强的武将,直接来了个驴打,滚躲过致命一击,
不等起身便大呼道:'某投降!某投降!'"
自豪的张木,在讲自家主帅生擒敌将时,那是十分兴奋,已经忘了这是在给几十位军官汇报战况,已经开始用手比划了。
随后的战斗就没有什么好说了——乔蕤投降,已经崩溃的袁军士兵立马化作溃兵,有跪地投降的,也有企图逃跑的。
停在官道南面的战车部队和骑兵部队,立马化身"捕俘小能手",在原野上抓捕俘虏。
截至张辽派出传讯兵传令时,乔蕤这3500大军,被斩杀1200余人,除了寥寥无几的人逃走以外,其余尽数俘虏。
至于歼灭了乔蕤主力后,张辽下一步的出兵打算,张木也细细对杨平道来。总结起来就是两点:
第一,命令车骑部队迅速南下,攻击五里外的牛正所率的500后卫以及1000民夫;
第二,想办法说服乔蕤投降,占领平舆县城。
即便不能说服乔蕤投降、兵不血刃拿下平舆县城,张辽也已经做出了攻城计策,保证在明天早上之前拿下平舆县城。
随后,张辽将会率部向东,占领洪河与汝河交叉口处的重要城镇新蔡县,防卫东部袁术可能而来的援兵。
堂内众将听闻张木对"景家祖坟伏击战"(后来,这场伏击战就被命名为景家祖坟伏击战)的讲述,纷纷心驰神往:
张辽这种两头夹击的伏击战打法,颠覆了传统伏击战从行军中部开打的战法,也取得了不俗的战果。
这些军官,一个个都在想着:自己以后打伏击战,也要向张辽元帅学习。
杨平在听到张木诉说,这场伏击战中教导旅和车骑部队仅仅损失200多人后,总算放下心来。
随后便安排张辽这4名骑兵前去休息,杨平则便连夜派出传令兵向张辽传讯,表示:东部战场,仍由张辽全权负责。
自己会在三天后的3月15日抵达平舆县,为其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随后,杨平只留下一个亲卫队,任命代理近卫旅旅长的黄邵,带领调整后近卫旅主力1400余人,于明天早上南下平舆县,听从张辽的调遣。
黄邵听到自己刚刚加入杨平的队伍,就被委以重任,激动地起身应命。
会议的最后,杨平当着所有军官的面,任命在这次上蔡县攻防战中,立下赫赫战功、失去一只胳膊的混编后勤营副营长王焕,担任上蔡县县令。
随后又任命了县丞、县尉。
同时从后勤营伤兵,以及何曼、黄邵二部中的伤兵中,选取短时间内能恢复的,授予五级和四级功勋,任命为上蔡县各乡的临时乡长、保长,以及临时里长、甲长。
另外,以部分轻伤员和雷薄所部的少量俘虏为基础,组建护民军新兵第三营,编制仍是3500人。
第二日天色刚亮,黄少就带着近卫旅1500余人,驾着12辆战车,浩浩荡荡南下。
(杨平打下两个县后,从各个坞堡获得了近百匹马。这些马虽然相对于战马要差一点,但是用来拉战车绝对没问题。而工程营在临颍县时,已经做好了十多辆战车的配件,这几天在偃城县已经组装完毕)。
吃过早饭后,被杨平临时任命的第二师各部,带着他从西平县带来的雇佣军(各个与他合作的地主豪强),开始扫荡上蔡县以及周边2个被杨平划进上蔡县的小县城。
到第二天下午,便已经将方圆60里内的十余个坞堡全部拿下。
因为这些地主豪强,自认为护民军没有能力在短时间内攻破上蔡县城,所以基本上也没有逃跑。
这次,有两家犯下反人类罪行的地主豪强,被杨平给灭门了!
3月14日晚,在汇总了上蔡县的土地以及人口信息后,杨平任命第二师师长何曼,暂时在上蔡县负责整编第二师,并负责维护上蔡县境内的治安,待三日后,第二师兵员到齐,立即南下新蔡县,接受张辽指挥;
命新兵营营长王成,暂时留在上蔡县,协助县令王焕,尽快完成对上蔡县的分田编户,并率领新兵营和新兵第三营,负责第二师南下后的上蔡县防务工作。
第二日(3月15日),天还未亮时,杨平就率领100亲卫、路大的工程营主力500人,以急行军的方式顺着官道快速南下。
这一路上,不时有获得土地的农夫,向这支打着"护民"大旗的队伍跪地道谢。
杨平看着田野上满怀希望的人群,一股难以言说的成就感瞬间不由得在心中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