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到拔垂杨柳(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水浒:水泊梁山今天反了》最新章节。

武松见此僧相貌非凡,听出对方身份,立刻拱手行礼:“原来大师就是那位倒拔垂杨柳的鲁提辖。”

“正是洒家!”鲁智深点头回应,“早就听闻武二郎的大名,今日见你 ** 猛虎,实乃真英雄。”

武松谦虚道:“侥幸而已,那天我喝醉了,竟不知为何上了景阳冈,还好当时没有害怕。”

李逵凑近喊道:“大哥!那老虎我虽不惧,但空手我也不会去招惹,还是你的本事高强!”

武松微微一愣,见此人面色黝黑,问道:“请问这位好汉尊姓大名?”

李逵随意答道:“我叫李逵,外号黑旋风,乡亲们都唤我铁牛,因一时冲动伤人,故随朱富兄来投梁山。”

“原来是李逵兄弟!”武松虽未听过李逵,但礼貌地抱拳致意。

阮小七催促道:“二郎,不是说要给兄弟们看虎皮吗?快拿出来瞧瞧。”

武松笑了笑,拿出一个包袱,当场打开,现出一张色彩斑斓的虎皮。

这张虎皮早已加工,触感极为柔软。

众人争相传看,发现长约一丈,还不算尾巴部分。

孙安惊叹道:“好大的老虎!我虽见过,却从未见过这般大的。”

徐悟锋心中暗自思索,按理说武松 ** 的该是华南虎,可他隐约记得,这种虎体型通常不会这么大,难道是罕见的变异个体?

不论如何,这猛虎确实耐打,连武松这样能轻松掷石如弹丸的人,竟也被它击中数十次才倒下。

徐悟锋抚摸着柔软的虎皮,眼中难掩欢喜,这东西在现代可是稀世珍品,如今身处大宋,若非如此,上哪找这般完好的虎皮?

武松说道:“那日击杀此虎,阳谷县的知县赏识于我,授予我步兵都头之职,不久便要正式履职。”

“兄长待我情深义重,特将这虎皮赠予,今日正好送来,请兄长收下!”

徐悟锋连连感叹,道:“不错,既已获此职位,也算光耀门庭,实属喜事一桩。”

“多谢二弟厚礼,今日定要痛饮至酣,先敬一杯!”徐悟锋哈哈一笑,举起酒碗,招呼大家同饮。

“恭喜兄长荣升!”众人亦举碗相贺。

……

这日,徐悟锋来到山寨的马场,因天气愈发寒冷,他挂念马匹安危,特意抽空前来查看。

所幸皇甫端不仅精通养马,还擅长兽医之术,即便下着大雪,马群依旧安然无恙。

见皇甫端正在 ** 烈马,徐悟锋灵机一动问道:“皇甫端兄弟,你可知晓如何驯养飞奴?”

信鸽,始终是徐悟锋的心头大事。

身为穿越者,他对“通讯全靠喊,出行全靠跑”的生活早已厌倦。

平日里尚可忍受,一旦涉及战时信息阻滞,后果不堪设想。

古往今来的许多战役,胜负往往取决于信息掌握的速度与准确度。

就像三国演义中的情节,曹操在赤壁惨败后,刘备和孙权趁势争夺荆南地区,诸葛亮利用周瑜设下的计谋引开曹仁,导致南郡空虚,于是派遣赵云夺取了该城池。

诸葛亮凭借手中从陈矫处得来的兵符,迅速调动荆州驻军,随后派遣张飞攻占荆州。

接着,他又利用兵符假传曹仁求援的消息,诱使夏侯率军出征,从而为关羽创造机会,顺利拿下襄阳。

整场行动中,诸葛亮以信息为核心优势,将曹军和东吴玩弄于股掌之间,轻松夺取数座城池,令周瑜愤懑不已。

尽管这只是虚构的情节,但也凸显了信息的重要价值。

皇甫端听后说道:“我只是听闻此事,未曾亲身实践。

据说镇戎军有个曲家,精通驯养飞奴。”

“镇戎曲家?”

徐悟锋稍作迟疑,随即想起,两宋时期有位名将名为曲端,正是出自这个家族。

镇戎曲家世代出将,曲端自幼聪慧,三岁时因父荫获任三班借职。

他才华横溢,精通文墨,且具备卓越的军事谋略。

靖康之变后,张浚巡视川陕,广纳贤才。

鉴于曲端屡次击败敌军,声名远播,他决定前往曲端驻地视察。

然而,刚到军营,张浚却发现空无一人。

疑惑之余,张浚询问曲端:“众人何在?”

曲端取出花名册,反问张浚想查看哪一部分军队。

张浚随意指定了一支队伍,曲端随即打开笼子,释放了一只飞奴。

片刻之后,这支队伍全副武装地抵达军营。

张浚惊叹不已,再次要求查看全军。

曲端闻言,将剩余的四只飞奴尽数放出。

不久,所有部队齐聚军营。

张浚震惊之余,欣喜异常,自此对曲端愈加倚重。

曲端虽能力出众,但在为人方面存在不足。

当时,龙图阁代制王庶统领陕西六路兵马,曲端却拒不接受其管辖。

后来,王庶战败于金军,遭受责罚,曲端甚至意图落井下石,幸未得逞。

当曲端在张浚麾下效力时,尽管张浚深知其性格问题,但对其领军才能颇为欣赏,初期对他还算不错。

曲端因树敌众多,在吴玠、王庶等人的联手打压下,不仅未能获得重用,最终更因莫须有的叛国罪遭受严惩。

曲端是否真的谋反?答案是否定的。

然而,曲端性格刚愎自用,自视甚高,对他人多有轻视,即便是自己的上级也常遭其责难。

席贡、王庶、张浚,加上同僚吴玠,除席贡外,其余几位均因曲端自身的挑衅而结怨。

曲端入狱后饱受折磨,结局悲惨,与岳飞一样,尽管后来有所 ** ,但知晓此事的人寥寥无几。

单论曲端培养飞奴一事,事实上军中已有飞奴服役,而张浚却从未见过,这表明飞奴在宋军中的存在可能是偶然事件。

皇甫端点头道:“我也是听闻,据说飞奴的品种与血统至关重要,唯有上等飞奴才能持久飞行,普通飞奴难以做到。”

没想到鸽子竟也需要讲究血统!

徐悟锋思索片刻,原本以为普通的鸽子即可,如今看来自己想得太简单。

告别皇甫端后,徐悟锋返回住所,刚踏入院子,便见刘慧娘立于台阶之上,身披白色斗篷,正凝望院外的雪景。

一袭白衣映衬她白里透红的脸庞,愈发显得娇美动人。

“官人——”刘慧娘柔声呼唤,脸上带着笑意。

徐悟锋上前握住她冰冷的手,说道:“这般寒冷,何不出屋烤火,这雪景有什么好看的?”

刘慧娘嗔怪他不解风情,稍作沉默后问道:“山寨里的马匹如何?”

“有皇甫端这样的兽医照料,马儿都很健康。”

徐悟锋颔首,将她揽至屋内坐下,想到她的聪慧,不禁心生好感,遂将信鸽之事告知于她。

刘慧娘听后道:“官 ** 用飞奴传递消息,可是为了军情?”

徐悟锋点头称是,说道:“如今通信缓慢,若遇战事无法及时传信,后果不堪设想,娘子可有良策相助?”

刘慧娘浅笑一声,轻启朱唇:“官人无需忧虑,我曾随师父研习技艺,其中便包括 ** 飞奴,平日在家时也曾亲手训练过。”

两年前,她拜师于一位隐居的老尼,习得诸多奇技,因此外出数月。

徐悟锋听闻此言,惊喜万分,急切询问:“当真?你现在还能教授飞奴之事?”

刘慧娘莞尔一笑:“自然可以,不过需挑选上等鸽种。”

“此事无妨,所需之鸽,我即刻安排人去寻!”

徐悟锋仰天长笑,连连感慨:“此乃意外之喜,未曾想夫人竟有此等才艺,今日真是选对佳偶了。”

见徐悟锋满心欢喜,刘慧娘柔声道:“既然闲暇无事,不如替官人效一份力,也算消磨时光。”

并非徐悟锋怠慢于她,实则梁山之地,娱乐稀少,即便身为首领,亦觉乏味。

“阿秀,你果然是我的良配!”徐悟锋满心愉悦,揽住她的纤腰,轻轻一吻。

刘慧娘微微挣扎,四顾无人后,便温婉相迎。

梁山脚下。

“父亲,这般大雪,您还是待在马车内吧,莫要着凉了。”

穆弘见父亲执意下车步行,忙劝阻道:“爹,外面路滑,您得当心些。”

穆太公摇头一笑:“不远就到梁山了,坐得太久也该活动活动,你放心,我不会有事的。”

穆弘无奈递过一根拐杖,叮嘱道:“爹,您拿着这个,小心别摔倒。”

穆太公戴上斗笠,环视白雪皑皑的天地,赞叹道:“好一片银装世界,揭阳镇怎会有这般美景?”

穆春满脸兴奋:“是啊,我们住在江边,这些年都没见过这么大的雪。”

穆弘接口道:“雪景虽美,但冬日寒冷难耐。”

穆太公说:“我年轻时曾到过北方,知道那些寒冷的地方,百姓都有睡火炕的习惯。”

穆春好奇地问:“爹,什么是火炕?”

穆太公回答:“火炕是用砖砌成的床,和炉灶相连,烧火做饭的时候,热气会进入炕道,床上就暖烘烘的,晚上睡觉就不会冷了。”

穆春惊讶道:“没想到北方还有这样的东西。”

一家人在路上交谈着继续前行。

那天穆弘应允徐悟锋后,着手处理家产,前后忙了大半个月,随后带着父亲、弟弟及五名心腹家丁,朝梁山泊出发。

一路上用了不少时间,现在已经到了十二月,众人终于抵达梁山脚下,透过白茫茫的水面,就能看到远处的大岛。

当年徐悟锋离开时,曾告诉穆弘,若到梁山泊,可去李家道口的酒馆,那是梁山的眼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