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军器(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水浒:水泊梁山今天反了》最新章节。

刘公公轻击桌面,说道:“你若有意,五万贯便可成交。”

徐悟锋略作思忖,心中暗记,据汤隆所述,大宋军器所制作一件铁甲需四十贯,皮甲二十贯,纸甲十贯。

这般核算,这批盔甲价值逾六万贯,若按市价出售,定远超此数。

然此乃宦官窃卖公产,无本之利,卖得多便赚得多,故五万贯的亏损对他而言毫不痛心。

徐悟锋稍作权衡,问道:“这许多物件,如何从城中运出?”

见徐悟锋并无推辞之意,刘公公大喜道:“此事易如反掌。

只需交付足够定金,我自会安排人将甲胄送至你指定之处,再结清款项。”

徐悟锋继续道:“途中若遇盘查又当如何?”

刘公公笑答:“些许路引罢了,我会妥善处理。”

徐悟锋拱手谢道:“有劳刘公公!”

“无妨,无妨!”刘公公摆手回应。

于是,徐悟锋即刻交付一万贯定金,皆为金条,要求次日晚前将甲胄送往陈桥镇。

刘公公见金光闪闪,笑得满脸皱纹,爽快应允。

临别之际,刘公公望向徐悟锋,道:“听你言谈,似对梁山强人颇为忌惮,何不购些战马?若有骑兵相助,那伙匪徒岂非不足为惧?”

徐悟锋闻言大惊,问道:“刘公公还能为我们寻觅战马?”

刘公公微笑道:“城外牟驼冈天驷监现养两三万匹良驹,我厚颜为你恳求,拨出二三百匹并非难事。”

徐悟锋听罢忆起靖康之乱时,金兵确曾在牟驼冈掠走数万匹骏马,从而增强实力。

不得不说,大宋朝廷待人实在慷慨,送马、送财、送妻,最终却将自己送入绝境。

当下梁山急需战马,既然官吏敢私自贩卖官马,徐悟锋自然无需客气。

徐悟锋听后立刻点头回应:“那就拜托刘公公了,事成之后,在下定有重谢。”

刘公公也点了点头:“好说!”

商议完毕,刘公公随即离开。

待刘公公走后,徐悟锋转向凌振道:“多谢凌副使相助,在下略备薄礼,还请莫要推辞。”

说着,徐悟锋拿出一包金条放在凌振面前。

凌振盯着金条,眼中闪烁,忙道:“我与汤隆交好,不过是出些力罢了。”

徐悟锋微笑看着凌振,眼神中满是欣赏,心中暗自思索如何让他加入自己。

忽然,徐悟锋开口:“不知凌副使在甲仗库过得可还好?”

凌振答道:“实不相瞒,此职位清闲,除节庆时燃放礼炮外,无其他事务。”

一般而言,清闲职务意味着收入微薄,属于低薪岗位。

凌振与汤隆相识后,之所以积极为其招募工匠,不仅是出于真挚友谊,更因每介绍一人便能获利。

北宋君臣皆竭力筹措资金,凌振也不例外。

毕竟身处东京汴梁,生活开销极大。

徐悟锋叹息:“凌副使才华横溢,仅负责放礼炮实属浪费。

我处正缺人手,若蒙不弃,不如来我这里施展才华。”

凌振犹豫片刻,未直接拒绝。

见状,徐悟锋继续游说:“凌副使尽可放心,在下绝不会亏待于你,比在甲仗库强多了。”

凌振望着那包金条,心动不已,但嘴上仍说:“徐官人,虽我职位清闲,却是朝廷编制,若是……”

徐悟锋浅笑:“凌副使怕是还不知,你将有大难临头。”

凌振大惊,急问缘由。

汤隆与穆弘亦显疑惑,目光转向徐悟锋。

徐悟锋道:“那刘公公行事颇为老辣,竟敢一次性盗卖四千多件盔甲。

这背后必定有人为他撑腰,否则他绝不敢如此大胆妄为。”

“明日交易时,他大概率不会现身。

即便日后东窗事发,恐怕也难以追查到他头上。

但你的情况却完全不同。”

“你只是个闲职,朝中无人扶持,一旦事情败露,不仅自身难保,还可能无辜受牵连,甚至家破人亡。”

凌振听得此言,额头已冒冷汗。

尽管正值寒冬,却仍止不住内心的恐慌。

他未曾想到,仅为牵线搭桥,竟让自己陷入这般险境。

凌振久经官场,深知其间的尔虞我诈。

此类暗箭伤人的手段屡见不鲜,对方下手从不留余地,往往直指要害。

徐悟锋微笑着说道:“凌副使无需急于答复,我还会在京都逗留数日,你可以慢慢斟酌,之后再做决定亦无妨。”

凌振苦笑着回应:“我会仔细考量此事。”

徐悟锋点头称许:“既如此,我命人为你准备一席佳宴,共饮几杯如何?”

凌振起身拱手道:“多谢徐兄盛情,我先行告退。”

“好,我不再挽留。”徐悟锋随之起身,送凌振离开酒楼。

回房后,穆弘疑惑地问:“大哥,凌振并无特别才能,为何执意招揽他入伙?”

徐悟锋摇头轻笑:“仅凭他擅长操炮便足够让我动心。

若能善加利用,此人足以抵得上千军万马。”

穆弘与汤隆闻言大惊,异口同声道:“竟有这般威力?”

徐悟锋哈哈一笑:“试想一下,若是官府得知凌振的本事,将其派往水泊布阵,我们岂非寸步难行?”

据原书描述,凌振初登场即展现非凡实力,三发石炮直击鸭嘴滩,令众头领为之震慑。

若非吴用设局将其生擒,梁山恐怕早已束手就擒。

徐悟锋最关注的对手是迅速崛起的女真人,若能拥有火炮这样的强大武器,他将更有信心。

至于大宋和辽国,已如强弩之末。

穆弘与汤隆听后深以为然,认为凌振确实与众不同。

三人短暂休息后离开酒楼,返回迎宾楼。

阮小五和一名亲兵在客栈照看行李。

阮小五上前询问任务进展,徐悟锋回答说一切顺利,准备了三百件铁甲、一千件皮甲及三千件纸甲,足以武装山寨精锐。

阮小五听后非常高兴。

此次东京之行有两个主要目的:一是购置盔甲,二是迎接林冲的妻子,目前完成了一半。

接下来要看杨林和时迁的消息。

徐悟锋对穆弘说:“麻烦你先回陈桥镇,通知鲁大师等人明日做好接收准备。”

穆弘立刻答应,随即出发。

不久,负责调查林娘子下落的杨林和时迁返回。

徐悟锋急切地问:“事情查得怎么样?”

杨林喝了口水,说:“都查清楚了。

林教头被发配后,张教头把林娘子接到娘家暂住,但高衙内并未放弃,却也没有 ** 林娘子,而是派城中无赖监视张家,防止他们逃跑。”

时迁补充道:“我向周围人打听,那些监视的人原本每晚都要值守,因不见张家有逃跑迹象,逐渐放松警惕,白天只是象征性巡查,晚上就回去休息。”

杨林笑着继续说道:“如今正值寒冬,这些监视者更加懒散,往往上午才到岗,午后便早早离去了。”

徐悟锋点头表示认可:“这样对我们来说就方便多了!”

阮小五提议:“哥哥,是否今晚就去接林教头的娘子?”

徐悟锋缓缓开口道:“无需着急,待明日盔甲与马匹齐备,我们再去迎接也不迟。”

……

盔甲与马匹的交接进行得十分顺利。

正如徐悟锋所言,刘公公并未亲至,而是派遣一名小太监,带领一支禁军送来所需之物。

除盔甲外,更有良马五百匹,每匹价值五十贯。

众人无不感叹这些物资的价值之巨。

穆弘传递了消息后,卞祥立即结清尾款,迅速安排盔甲装船,马匹则交由专人妥善喂养,每日享用精细饲料。

消息传回后,徐悟锋终于放下心来。

夜幕降临,汴京城依旧灯火辉煌,远处隐约传来丝竹之声,不少文人雅士在此娱乐消遣。

自宋代起,士大夫并不以 ** 作乐为耻,反而视其为风雅之事,因此烟花之地常有名人身影,像柳永、秦观等人便是典型代表。

就连当今圣上,也是一位热衷艺术的君主。

然而,多数人只能对此心生向往,更多时候他们需为生计奔波,入夜便早早休息。

如今正值正月十四,明日便是上元佳节。

张教头的宅邸位于偏僻之处,周围人家均已熄灯就寝,唯独他家二楼仍有灯光亮起。

一盏油灯下,林娘子正专注地缝补衣物。

她年约二十五六,面容精致,身材婀娜,虽裹着冬衣,仍难遮曼妙身姿,难怪高衙内对她垂涎已久。

一旁站立的侍女锦儿约莫十七八岁,容貌亦颇秀丽。

锦儿轻声安慰道:“夫人莫忧,官人武艺超群,定能化险为夷。”林娘子眼眶泛红,低声说道:“官人的确武艺出众,只是陆谦狡猾至极,我担心他会害了官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