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芦苇塘(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水浒:水泊梁山今天反了》最新章节。

这般轻松穿越芦苇荡抵达金沙滩前,让董平颇感意外,本以为梁山会在此设伏,不曾想对方竟未防守。

“都说那梁山首领如何厉害,我看也不过如此,我郓州七千大军一至,他们便龟缩不出,实在可笑!”

董平哈哈一笑,随即下令:“命云天彪率左军夺取黄云西港,命徐宁率右军攻取鸭嘴东港,郓州禁军随我直取金沙滩!”

“遵命!”

云天彪、徐宁领命后,立即带领各自部众分头向黄云港和鸭嘴滩发起攻势。

咚咚咚——

随着战鼓擂响,伴着震天喊杀声,七千济州、郓州联军轻而易举地占领了无人驻守的金沙滩、鸭嘴滩、黄云港。

徐悟锋早已整装待发,携众山寨首领站于第一关头,遥望滩头官军,心中感慨万千。

若孟康早半年上山,梁山水寨或许已有五六艘战舰,无需巧计,只需强攻便可击溃对手。

但这些小型船只在狭窄的芦苇河道中却展现出独特优势——敏捷!

原着中,高俅多次率水陆大军征讨梁山,皆因船队庞大而陷入梁山设下的圈套。

宋江等人策略直白,利用小船运送柴草,砍伐山林木材填塞河道,致使大船难以操控,迫使官兵弃船涉水,最终全数被梁山擒获。

然而,董平以轻舟为主战工具,此法不再适用,正所谓物各有优劣。

董平抵达金沙滩,遥见第一关气势磅礴,心中震惊。

他曾轻视梁山匪寇胆怯,认为凭借手中战马,剿灭梁山易如反掌。

待至金沙滩,董平方知低估敌方,如此坚固的关口,仅靠骑兵如何突破?

环顾四周,关后青山环绕,树木参天,路径狭窄,大军行动受阻,半山腰的断金亭隐约显示其他两处险关。

董平内心暗叹,即便勉强攻克第一关,后续仍有重重难关,骑兵难以施展威力。

此时,董平寄希望于梁山众匪不过是乌合之众,一旦第一关失守,其余贼寇便会自行瓦解,这已是最佳结局。

然而,董平的想法过于乐观。

半年以来,徐悟锋已命工匠重建此关,今非昔比。

高达三丈的第一关,由掺入糯米浆的黄泥层层夯实,外部以巨石砌成。

这种糯米泥堪称佳材,明代长城即以此为黏合剂,历经六七百年依然稳固。

整座关口长达二十丈,宽十丈,两侧设有两座箭楼, ** 建有四个炮台,可部署投石器械。

加之梁山精锐驻守,仅凭这些厢兵、土卒、乡勇,妄图攻下此关,徐悟锋认为董平异想天开。

开弓没有回头箭!

董平既率军进击,便无退路。

一声令下,众多宋军厢兵与乡勇开始砍伐树木,在沙滩上构筑营地。

同时,董平调遣五百禁军,在忙碌的士兵和百姓前布下一堵严密的防线。

第一排是五六十名手持长牌的盾牌兵,随后是一列长枪兵,接着是身穿铁甲、手握大刀的重装战士,最后则是轻装部队。

站在关口的徐悟锋,对这五百名禁军视若无物,看到厢军和乡勇砍伐树木,内心不禁涌起怒意。

金沙滩本就树木稀少,这些人一来便把树砍了个干净,这笔账一定要讨回来。

望着忙碌的士兵和百姓,徐悟锋心中忽有所思,唤来穆弘交代了一番,后者领命后立即行动。

不久,“咚咚咚”的鼓声从关口传来,伴随着震耳欲聋的声音,守关的将士挥舞旗帜高呼杀敌。

这一阵突如其来的鼓声与喊杀声,让金沙滩上的董平等人惊愕不已,以为梁山贼寇即将来袭。

董平虽感意外,但很快转为喜悦,正愁无法攻下此关,没想到贼寇竟主动出击。

他暗自盘算,凭自己的双枪技艺,带领一支精锐冲入敌阵,取敌首级,再正面交锋,必能获胜。

或许,还能一举突破此关!

“传令全军,迅速集合,准备战斗!”

随着董平下令,传令官快速传递指令,尽管他的反应敏捷,厢军和禁军的动作却迟缓无比,仿佛在拖延时间。

耗费了整整两刻钟,军队才勉强集结完毕,前方是两营厢军,后方是两营禁军,其余作为预备队,阵型散乱不堪。

董平心中怒火中烧,厉声呵斥道:“废物!这些日子衣食无忧,居然搞成这般模样,真是丢脸至极!”

此话一出,厢军和禁军心中不满,知州拨下的粮饷被你们私吞殆尽,还敢说没有克扣,真不知羞耻!

士兵满心怨愤,而董平浑然不知,待军阵集结完成,他已经跃马待发,只等贼寇现身,好痛快一战。

谁知等待许久,鼓声渐息,关内却无人杀出。

董平急切地望向关隘,只见战鼓已停,旌旗不动,喊杀声也早已消失无踪。

关门前依旧紧闭,未见一人现身。

此时,若董平还不识破这是敌人的疑兵之计,只能去与李逵探讨人生了。

“这帮贼寇实在可恶,待我破了此关,定让他们片甲不留!”董平撂下狠话,随即命令士兵继续作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然而,徐悟锋并未让董平安心,半个时辰后,再次如法炮制,还特意叮嘱弓箭手射出几支零星箭矢以增真实感。

董平虽心中忐忑,但仍谨慎指挥士卒布阵。

可刚布好阵型,关上的“敌军”又没了动静。

“这些贼寇真是可恨至极!”

董平怒火中烧,直接调动百名铁甲禁军冲至第一关前呵斥:“水泊草寇,反叛朝廷的逆贼!大军已至,速速出来受死!”

“放箭!”

徐悟锋没空啰嗦,一声令下,箭矢如雨般袭来。

董平舞动双枪,将飞来的箭矢一一拨开,但身后那些铁甲禁军却没有这般本领,立刻有人中箭哀嚎。

原来梁山上使用的是七钱重箭,专为穿透铁甲设计,梁山弓箭手以此应对敌人。

董平大吃一惊,来不及细想,立即下令撤退。

待撤至安全地带,他让随行军医取出伤员的箭矢查看,竟发现是七钱重箭,不禁心生警惕。

“连这种箭都有,难怪能击败济州官军,绝非侥幸!”董平既惊且敬,不再轻视。

随后,他无视梁山的挑衅,见营寨搭建完毕,立刻安排士卒驻扎,并四处设防。

接着,董平命士兵准备餐食,同时派人前往东西两港,召来云天彪与徐宁,商讨攻城策略。

清晨时分,官兵便已启程。

从抵达金沙滩,搭建营地,至此时不过正午,离夜幕降临尚早。

董平不愿等待,他主张立即行动。

以往的成功经验让他相信,即便面对强敌,只要禁军奋勇冲锋,敌人便会如雪遇沸水般迅速瓦解。

不久后,云天彪和徐宁相继来到主寨。

董平直入主题,说道:“梁山匪寇屡次挑衅,今日必须给其教训。

你二人各自挑选千人,随我一同进攻此关。”

云天彪闻言,面露惊异之色,急切回应:“都监大人,我军初至滩头,士卒需要休整,不如待明日全力出击?”

董平冷哼一声,“云总管莫非惧战?”

云天彪忙道:“末将不敢,但此关坚固,贸然攻打恐有损失,还需仔细筹划。”

董平冷笑:“今日攻或明日攻,有何不同?若非你上次失利,致使军心受挫,我也不会如此生气。”

云天彪面色阴沉,董平所言皆事实,他无从辩驳。

“罢了!”董平打断,“攻城工具已备齐,吃过午饭即刻出发。

哪怕今日无法攻克,也定要挫其锐气!”

“遵命!”

云天彪默然领命,而徐宁则保持沉默。

他心中已有打算,在后续战斗中仅敷衍了事即可。

三人各自盘算,随即返回营地准备下午的攻城事宜。

徐宁回到鸭嘴滩营地,下达作战指令后,安排士兵准备午餐,同时设宴款待杨志、武松及寿张县的郑都头。

徐宁曾为金枪班教头,眼光自是非凡。

杨志自不必赘述,乃杨家将后裔,徐宁曾与其切磋,杨家枪法堪称一流,果然名门之后。

武松虽未与徐宁交手,但徐宁听闻他徒手击杀猛虎,加之其魁梧体魄,料想武松亦有非凡武艺。

寿张县的郑都头则显得普通,徐宁对其无甚印象。

落座后,众人推杯换盏,因即将开战,不敢多饮。

徐宁放下酒盏道:“董都监太过急躁,我军刚登岸,贼寇据守之地又固若金汤,仓促进攻恐难奏效。”

杨志戏言:“徐团练莫忘,济州知州临行叮嘱,保全我军实力为要。”

徐宁叹道:“官令当前,我等受董都监调度,岂敢违抗?”

武松微笑:“徐团练无需忧虑,此次征伐梁山泊,郓州为主力,我济州兵自不会冲锋陷阵。”

徐宁点头:“久闻武都头武勇,不知对此次行动有何见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