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毫无防备(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水浒:水泊梁山今天反了》最新章节。

“但如今大宋四周强敌环绕,倘若中原动荡,辽国必会趁机侵入。

徐寨主乃明理之人,想必也不愿见到此等局面。”

“如若徐寨主有意,我可代为请求招安圣旨,让各位英雄归顺朝廷,同时化解外族觊觎之心。”

李逵听闻招安二字,顿时怒火中烧,高声叫嚷:“俺梁山兵强马壮,远胜朝廷百倍,早晚定要攻入东京,取下那狗皇帝的位置!”

“到了那时,俺大哥便是皇帝,咱们都当大将军,何必屈居于宋朝皇帝之下!”

徐悟锋轻轻摇头,“若我想归顺朝廷,也不会等到今日。

赵佶这样的昏君,信任奸佞,我们即便入朝,最终也会被陷害。”

“更何况,朝廷这点兵力连梁山都难以抵挡,又怎能抵御外敌?张大人,你觉得联合金国灭辽是否可行?”

张叔夜眉头紧锁,“自然反对。

我虽未曾接触女真族,却曾与羌人、党项人、吐蕃人交战。

这些外族生于贫瘠之地,确实比汉人更为勇猛。

女真既然能击败辽人,想必更加凶悍,与他们结盟无异于引狼入室。”

“熟悉边疆战事的西军将领大多持反对意见,种师道将军更是屡次上奏反对此事。

然而,朝堂之上尽是童贯、蔡京、杨戬、王黼之流,一味迎合,恐怕联金灭辽之事很快就会成定局。”

徐悟锋再次摇头,“即便童贯等人确为权臣,但将所有过错归咎于他们,未免有失公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张大人可知晓,童贯当初正是从女真带回了赵良嗣。”

张叔夜疑惑,“这有何不可承认?童贯一直觊觎王位,赵良嗣就是他的得意之作。”

徐悟锋笑道,“依我看,主战派中最坚决的怕是当今圣上。

赵佶好大喜功,若非他执意收复燕云十六州,主战派又怎会占据上风?”

张叔夜对此并无反驳之意,但身为臣子,只能答道,“燕云十六州本属汉人,只是被辽国侵占。

此地地势险要,是中原的屏障,若能收复,确实有助于巩固边防。”

“北方异族再想南侵,也并非易事。

所以陛下才希望收复燕云十六州。”

徐悟锋哈哈一笑,“张大人所言极是。

燕云之地至关重要,不知赵佶为此做了哪些准备?”

张叔夜一时语塞。

徐悟锋接着说道,“蔡京执政以来,大肆宣扬‘丰亨豫大’,推行花石纲、括田法,虽敛财不少,但恐怕远不足以支撑如此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这些财富究竟流向何方?都被挥霍在赵佶的享乐上,甚至用来修建宫苑了。

若赵佶真有心收复燕云十六州,为何不把这些钱全部投入到扩充军备中呢?”

“赵佶不过是见女真势如破竹,打得辽人节节败退,才起了投机取巧的念头,并非胸怀壮志的雄主。”

“最悲哀的是,赵佶毫无自知之明,朝廷军队士气低落,却仍要冒险行事,恐怕赶走一只狼,又迎来一头猛虎。”

“不知张大人认为,朝廷的军队能否抵挡住女真人?”

此刻,张叔夜的脸色已极为阴沉,他不得不承认,徐悟锋所言句句属实。

徐悟锋继续说道:“张大人,我认为导致天下大乱的根本,正是那位道君皇帝。

即便杀了蔡京、童贯等人,也无济于事。”

“只要赵佶仍是皇帝,他便会再度提拔新的蔡京或童贯。”

徐和见状,立即说道:“嵇仲,当今圣上昏庸无道,切莫因愚忠而忽视百姓安危。”

张叔夜咬牙道:“大宋立国百年有余,岂会轻易覆灭?若女真灭掉辽国后,发现我中原内乱,必定乘虚而入,最终受害的还是百姓。”

徐和摇头叹息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即便女真真的击败辽国,也需要数年时间,而像梁山这样的精锐部队,谁能保证到时候不会取而代之?”

张叔夜陷入沉默,但内心却波涛汹涌。

徐悟锋明白不宜多言,从张叔夜的表情就能看出他在内心挣扎,于是说道:“张大人一夜未眠,其余事情容后再议,先请去休息吧。”

张叔夜并未推辞,随徐悟锋的人离去。

看着张叔夜远去的身影,徐和说道:“嵇仲并非固执之人,他犹豫或许是因为他的堂弟张克公在京为官。”

“倘若他公开投靠梁山,恐连累张克公,而且他刚被俘虏,还是让他再考虑一阵子为好。”

徐悟锋点头道:“些许时日,我还等得起。

天色已晚,我先安排先生一家安顿下来。”

“多谢!”徐和颔首致意。

徐悟锋耐心等待,诸位首领相继归来,向他报告了战果。

城外的军备令摩尼教的人垂涎三尺,尤其是十万大军的铠甲武器。

庞万春愤慨地说:“朝廷已经无可救药,主帅高俅庸碌无能,士兵更是畏战如虎,梁山一战就让他们溃不成军,这些装备简直是白白奉送。”

郭世广附和道:“确实如此,朝廷军队不堪一击,根本无法打硬仗,就像绳子提豆腐,稍微用力就会散架。”他在攻入敌营时亲眼目睹十几名梁山士兵追逐上百名官兵,这让他印象深刻。

石宝自信地表示:“朝廷越是衰败,对我们越是有利,待教主揭竿而起,横扫江南指日可待。”

王寅对刚正直率的方天定说:“少主,此次梁山获胜,我们也贡献了不少力量,您能不能替我们向圣姑美言几句,让徐寨主多给我们一些盔甲。”

方天定答应道:“这点小事我自然会处理。”

方杰不解地问:“我舅父并非吝啬之人,这次来帮忙,他一定不会让我们空手而归。”

王寅笑着解释:“圣姑与徐寨主关系亲密,圣姑稍微提点一下,徐寨主可能会多给些装备。”

方杰顿时明白过来。

随后众人来到府衙议事厅,见过徐悟锋后开始讨论下一步计划。

这时,一名亲兵急报:“禀寨主,林教头已将高俅擒获。”

消息传来,众人振奋不已。

徐悟锋立即吩咐:“速请林教头进堂。”

片刻后,林冲带着两名亲兵走进来,其中一人明显受伤,脚步蹒跚。

所有人的注意力集中在高俅身上,只见他狼狈不堪,大腿受伤,脸颊肿得厉害。

徐悟锋疑惑地问道:“他就是高俅?”

林冲肯定地回答:“正是,这家伙相当机敏,差点逃脱,幸亏被我们抓到了。”

权倾一时、地位显赫的三衙太尉此刻却狼狈不堪,跪伏于地,宛如丧家之犬。

高俅满脸惊惧,眼神游移间只聚焦在徐悟锋身上,难以置信这位传闻中的梁山首领竟是这般年纪的青年。

他颤抖着吞下一口唾沫,随即发出刺耳的喊叫。

“徐寨主,切莫杀我,否则梁山日后必有后患!”

高俅这声惨烈的呼喊传入众人耳中,起初众人皆感惊讶,随后纷纷露出玩味的表情。

原本威严无比的殿帅府太尉,在生死之际竟也与常人无异。

鲁智深率先站出,一边卷起衣袖,一边走向高俅,怒斥道:“此贼多次图谋加害林教头,还妄图擒拿洒家。”

“幸亏张三他们通风报信,不然定会落入此贼魔爪,先让他尝尝洒家的拳头,解解心头之恨!”

鲁智深满腔愤慨并非因个人恩怨,仅因林冲受陷害一事以及高俅身为奸佞之人,令他恨不得除之而后快。

徐宁急忙拦住,说道:“大师,您曾三拳制服镇关西,如今这贼已伤痕累累,怎经得起您的重击?请容寨主定夺。”

说起徐宁与高俅间的纠葛,实则颇深。

他曾任金枪班教师时,因王晋卿垂涎其妻赛唐猊而被高俅找借口打入大牢,险些丧命。

见徐宁开口,鲁智深暂且按捺怒火,转向徐悟锋问道:“兄长,该如何处置高俅?”

众人齐刷刷望向徐悟锋,高俅亦快速转动眼珠。

危急之时,高俅绞尽脑汁寻找脱身之法。

徐悟锋轻蔑一笑,言道:“既为高俅,杀之即可,何必拘泥于擒拿?”

高俅听后,惊恐万分。

林冲开口道:“我虽恨不得剥其皮食其肉,但他毕竟是朝廷重臣,我不敢擅自行事,特此交由兄长裁决。”

高俅忙道:“林兄弟所言极是。

我乃朝廷命官,若你们胆敢伤害于我,朝廷定会派遣大军围剿。”

“若放我返回京城,我将在天子面前为各位请功,恳请天子赐封官职,如此也可享荣华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