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鸡鸣山(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水浒:水泊梁山今天反了》最新章节。

除**山外,附近桃花山旁的鸡鸣山,山上聚集数百匪徒,首领花刀孟福通也接受了招安。

早前李忠、周通投靠时,孟福通本想归顺,定期进贡,依托大寨势力互相支援,可惜徐凤~梧不齿其行径。

此事令孟福通愤懑不已,但他再愤怒也无济于事。

鸡鸣山与梁山相差甚远,根本无法抗衡。

孟福通即便心中不满,也不敢表现出来,唯恐消息传至梁山,那时鸡鸣山便危矣。

杜充除了招揽多股势力,还亲笔写信送往凌州曾头市,因其看重曾头市实力。

凌州在齐州以北,南面不远处是临邑,杜充意图借助曾头市军队,从侧面牵制梁山兵马。

为了说服曾头市,杜充承诺了不少好处。

然而,曾弄收到信件后,毫无动静。

难道要与梁山泊为敌?

开什么玩笑!

之前应凌州知州之邀,曾弄召集五个儿子及三千庄客支援高唐,结果惨败。

三千庄客几乎全军覆没,次子曾密当场阵亡,三子曾索被栾廷玉击伤,伤重而亡归途。

这般惨重损失,让曾弄痛心疾首,曾头市内一片哀嚎。

家中的女眷目睹众多男丁伤亡,悲伤恐惧交织,整座宅院哭声四起。

即便如此,又能怎样?尽管杜充的承诺令曾弄心动,尽管曾头市与梁山泊积怨难消。

但曾弄毫无开战之意。

原书中,这位曾老者明哲保身,即便失去两子,仍愿与梁山讲和,现状亦如此。

曾弄头脑清醒,明白曾头市虽有一定实力,集结庄客能凑三四千兵力。

但与高俅的十万大军相比,曾头市不过沧海一粟。

梁山泊连朝廷大军都能击溃,对付曾头市岂非易事?

上次梁山泊未追究前嫌,已是曾头市的幸运,若再挑衅,无异于自寻死路。

曾弄深知,曾头市和梁山泊的实力悬殊,如蚂蚁面对大象,即便有朝廷支持,也难逃失败。

赵宋皇室势力尚存,但这又有何用?毕竟梁山泊难以对付。

曾头市若冒犯梁山泊,梁山的兵锋将迅速抵达,从齐州渡济水到凌州曾头市,不过数日。

曾弄不愿招惹梁山泊,但他的几个儿子血气方刚,听到消息后立刻鼓噪。

五子曾升尤为激烈,兄长曾密、曾索战死,让他愤愤不平:“梁山贼寇害死我两位兄长,此仇必报。”

曾弄严厉呵斥:“你们兄弟五人齐备时都不是梁山泊对手,如今你二哥三哥已逝,如何抵抗梁山贼寇?”

早前高唐州一役,梁山并未追究,这已是莫大的恩德,我们该庆幸,何必再去招惹他们呢?

老四曾魁满心不甘,说道:“既然杜相公正承诺厚报,我们不如响应官府,与梁山决一死战,也算为二哥三哥尽一份心。”

曾弄愤怒反驳:“上次听从凌州知州的建议对抗梁山,结果让曾头市损失惨重,若非如此,怎会遭受这般劫难。”

苏定担忧道:“杜充身为朝廷安抚使,若我们拒绝协助,恐怕会被诬陷为通匪。”

曾弄虽历经风浪,却极少服软,此刻冷眼瞪视,冷笑一声:“他杜充先顾好自己吧。

梁山势如破竹,他们根本无力抵抗,待他渡过此关再说。”

“即便真被指控通匪,官府又能奈何?实在不行,我们退回北方便是。”

老大曾涂急忙劝道:“父亲,北方苦寒荒凉,满是猛兽,哪里是人可居之地?我也绝不会回去。”

曾弄点点头,说道:“不愿回辽国东京道的话,就安心过日子。

我仅有你们五个孩子,已失去两个,若再有伤亡,我这把老骨头怕是撑不住了。”

苏定曾在败仗中侥幸逃生,深知梁山武力强大,如今兵强马壮,确实不宜再起冲突。

苏定立刻附和:“太公所言极是,此事与我们无干,梁山与官府之争,我们还是置身事外为妙。

高太尉十万人马尚且溃败,我们岂能抗衡?”

曾弄连连点头:“苏先生见解十分合理。”

曾涂三人听后,想起高俅的惨败,也都默默无言。

徐悟锋对此事毫不知情,即便知晓也不会放在心上,他正筹备再次东征。

方腊击败高俅大军后,便派人送来书信,召回方天定、邓元觉等人,称教中事务紧急需商议。

徐悟锋并未挽留,还额外赠送了五千副盔甲,令摩尼教众人喜出望外,欢欢喜喜地返回江南。

杨志、项元镇和云天彪统率着一万五千精锐南下,如同势不可挡的洪流,迅速攻占徐州。

这支队伍不仅包含他们原有的部属,还包括沿途收编的六千人,其中有俘获的官兵,也有在兖州征募的新兵。

---

杨志趁势拿下隶属单州的鱼台,这块地像一枚楔子,卡在济州与徐州之间。

梁山的行军速度极快,而鱼台的官员反应更快,当杨志的大军刚经过鲁桥镇时,当地的官员已逃得无影无踪。

杨志当时并未察觉,这只是个开端。

大军进入徐州境内,自沛县起,竟没有一名官员敢于抵抗,全都提前撤离。

这让杨志等人颇为无奈。

本以为攻打徐州至少会有一场硬仗,没想到这些朝廷官员如此不堪,简直颠覆了众人的认知。

项元镇叹息道:“朝廷养着这么一群废物,面对外敌只会逃窜,连守城都不敢,怎能不导致纲纪败坏?”

众人无言以对,史进、马麟等人的眼神中满是轻蔑。

杨志并未因此得意忘形,尽管未发一枪一弹便夺取徐州,但他深知将士们长途跋涉疲惫不堪,需要休整几日。

与此同时,徐悟锋也有所行动。

他 ** 东路军,林冲为前锋,卢俊义任先锋,直取淄州。

卢俊义此前在东平、齐州等地的表现以及与高俅交战中的贡献,使徐悟锋任命他为步军第二十军的统帅。

该军由卢俊义主掌,铁方梁、栾廷芳、王天霸三位副将辅佐。

徐悟锋亲自带领中军,史文恭和山士奇分列左右,后军由呼延灼镇守,徐宁和孙安担任护卫。

阮小二则率水军,一方面封锁济水,另一方面负责物资运输,随大军一同出发。

---

魏虎臣听到梁山兵马向东推进的消息,顿时腿脚发软。

他多想强硬一次,在邹平战死,却终究未能如愿。

然而,行动受阻,豹子头带领大军刚翻越长白山,魏虎臣便仓皇南逃至长山县。

正所谓:战阵无胜算,退却却从容。

驻守城池的官兵眼见主帅逃离,哪里还顾得上坚守,纷纷丢下城门各自散去。

徐悟锋指挥若定,轻易攻陷邹平,随即分兵两路:山士奇向东挺进夺取高苑;林冲与卢俊义沿笼水南下,直指淄州城。

魏虎臣抵达长山稍作喘息,便闻梁山大军逼近,丝毫不敢停留,径直奔向淄州城。

待到淄州城时,魏虎臣大惊失色,贺太平等大小官员早已弃城而走,守军也已溃散大半,城门洞开。

城中富户因惧梁山公开审判,逃窜速度竟比谁都快。

无奈之下,魏虎臣不敢滞留淄州,化装改扮后绕道北行,以免再往南便是连绵起伏的泰山山脉。

以魏虎臣的能力,绝无可能穿越泰山。

文武官员尽皆逃逸,淄州形同不设防。

林冲未损一兵一卒,便轻松占领淄州城。

经徐悟锋许可,林冲令栾廷芳镇守淄州,整顿军队后,大军原路返回,在高苑与徐悟锋会师,随后挥师直指青州。

杜充在青州闻讯梁山势力占据淄州,虽早有预料,但仍怒不可遏,痛斥魏虎臣无能。

真是废物!为何不作抵抗?连一箭都未曾发射,便让贼寇占了淄州,朝廷怎能容忍如此庸才?

此时,贺太平、魏虎臣等人相继逃至青州,令杜充冷哼一声。

贺太平身为淄州知州,擅长逢迎,立刻献上大批金银,令杜充面色稍缓。

魏虎臣则运气不佳,因一路急促而行,仅携少数亲信,毫无重金可献,加之遭杜充厌恶,刚入青州即被擒拿。

单看杜充的举动,显然不会轻易放过魏虎臣。

且不论魏虎臣如何落魄,杜充得知梁山兵马压境,亦不敢掉以轻心,严令手下猛将全力以赴备战。

上回花荣遇险,徐悟锋率军逼近青州,慕容彦达察觉兵力单薄,向高俅和枢密院求助。

枢密院因惧其妹为贵妃,便增派五千禁军至青州,高俅亦派遣猛将纪安邦驻守。

纪安邦来自冀州,在边疆屡立功勋,才智兼备,战无不胜。

待慕容彦达撤离,纪安邦与五千禁军均归杜充指挥。

同时,京东防御使马政带领五千精锐抵达青州,与杜充会合,加上被招安的各路豪杰,青州兵力已超万人。

杜充与马政一致认为,面对气势正盛的梁山军,当前策略应为固守城池,避免出城交战。

此时,徐悟锋率梁山大军攻破博兴、千乘、临淄三县,直逼青州城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