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城池(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水浒:水泊梁山今天反了》最新章节。
随即,王黼、白时中等大臣齐声指责李纲。
李纲神色如常,从容回应:“梁山虽兵多势众,但若陛下能号召百姓共御外敌,定能守住城池。
待各地勤王军至,贼寇自当退回济州。”
李梲冷笑道:“梁山兵锋锐利,李大人竟敢断言必胜?”
李纲嗤之以鼻,答曰:“据城防守,敌军又能如何?至于必胜之策,自有勤王之师相助。”
王黼不屑地哼了一声,李邦彦与蔡攸等人同样不以为然。
虽梁山仅攻城两日,己方士卒已有不少伤亡。
更有传言称,梁山所用火器威力远超霹雳弹,此消息令众人更加惶恐不安。
此时,王黼等人只求议和,盼梁山退兵,保全自身性命即可。
赵佶亦犹豫不定,若梁山勒索数额较小,他恐怕当场就会应允,更何况还需割让河北,这让他难以决断。
一旦答应,后世史册对他赵佶的评价恐难逃“昏君”二字。
李纲孤立无援,面对王黼、蔡攸等人的围攻,始终无人支持,就连赵佶也保持沉默。
李纲深感无助,对赵佶及其他宰执大臣感到失望,遂言道:“陛下提拔臣自低阶官员,参与国事不久,臣之所以不敢推辞,乃冀以些许议论稍有裨益。
今与诸位宰执意见相左,无所助益,愿归还旧职,以守本分。”
赵佶见李纲欲辞官,急忙说道:“不必如此,卿速出城整顿兵力,加固防御,以备梁山再度来袭,此事日后详议即可。”
李纲无奈叹息,领旨后离开崇政殿巡视城防。
然而,刚出殿门,李纲仍觉需再叮嘱赵佶几句,遂又返回殿内,劝道:“梁山提出和谈条件,朝中宰执打算全盘答应,此举仅能暂时消弭危机,却不知将来如何应对,愿陛下三思,莫待后悔莫及。”
赵佶心中早已决意议和,只是对条件存有期待,因此对李纲之言颇为不满。
但眼下,城防尚需李纲支撑。
另一边,童贯攻陷金陵后稍作休整,便再度发起攻势,迅速将摩尼教逼至杭州。
他一面安抚民心,一面命官军驻守金陵与润州,控制长江要塞,随后分兵两路,分别由王禀和刘镇指挥,夹击杭州与宣州。
此刻的方腊似有深谋,也将摩尼教分为两支,一支留守杭州,另一支南下攻取婺州和衢州。
摩尼教众人似已失策,既丢掉金陵,非但未固守杭州,反而意图攻占更多城池。
王禀统领的东线部队,首先于苏州郊外击溃石生的残部,随后直逼杭州。
得知方七佛正围攻秀州的消息,王禀立即领兵突袭,形成反包围之势。
经过一番激战,方七佛的所谓精锐不堪一击,连连败退回杭州。
王禀乘胜追击,将杭州团团围住。
方腊每占一城,必分粮饷与民众,加之不少百姓加入义军,虽无多少战斗力,却需大量供给。
杭州被围不久,城中便粮尽,恰逢童贯主力赶到,局势愈发危急。
与此同时,方腊南下的部队接连攻克衢州、婺州后,继续攻打台州与处州。
当赵佶的勤王诏书抵达杭州时,刘镇所率之军已攻克宣州,正计划进攻歙州。
只待王禀攻陷杭州,童贯的大军即可从宣州和杭州两路夹击睦州与歙州。
童贯深知睦州与歙州乃摩尼教活动最为频繁之地,且摩尼教中的关键人物多集中于睦州,若睦州被攻破,摩尼教的 ** 便可视为平息。
剩下的摩尼教残余势力,失去方腊等人的号召力后,清剿起来亦非难事。
王禀正在前线指挥作战,童贯自然留在后方等待杭州失守的消息传来。
然而此刻,却突然听闻有圣旨降临。
童贯匆忙出迎,见到传旨的宦官后,立刻问道:“不知官家有何指示?”
宦官答道:“童大人,请先召集众将,我才能宣读圣旨。”
童贯略一颔首,只得派人去唤回王禀等人。
待诸将齐聚,宦官开始宣读圣旨,众人原本以为赵佶得知战事进展顺利,特来赐予奖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