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明镇国公:从燕王护卫到摄政王》最新章节。

许久后,这番折腾才止住。汉子瘫坐于地,喘息稍定。

\"大人,请休息片刻。这般悲伤伤身,莫要太过自责。\"黑衣人走近,轻声劝慰。

\"此事皆因我疏忽所致,未能护住这对父女。我曾告诫他们切勿离村远行,但他们不听,如今...\"男人长叹。

此人正是雅之夫,李二狗。其妻遭害后,雅随小叔李三狗离去,意欲投军。此决定令李二狗忧心忡忡。

但他明白,阻止无果,唯有让雅随叔闯荡。而自己则返回家乡务农,家中尚有五头牲畜,足以养活一家。

孰料安稳日子未久,便遇伏击。虽侥幸脱险,却痛失爱弟,令他悲痛不已。

\"大人,此事与您无干。若论过错,也是我没劝住雅,是我的疏忽。\"雅婆在一旁宽慰。

\"你确信雅安好?\"李二狗凝视岳母,语气沉重。

\"无事,只是一时情绪失控,您莫担忧。\"岳母答道。

\"如此甚好!明日我便归乡,今夜还需赴县衙一趟。\"李武开口。

\"去吧,有闲常来聚聚。\"岳母微笑。

\"好。\"李武点头离去。

待李武走后,岳母急唤儿子:\"二狗,你觉得这李武可信?\"

\"何出此言,母亲?\"

\"这般人物怎会至咱们这穷乡?况且他身份特殊,难道你不觉荒唐?\"

\"我也不明就里。\"李二狗挠头。

\"那接下来如何是好?\"

\"母亲,这般人物我惹不起,莫再多虑。\"

\"那我们雅岂非白嫁?\"

\"我也无计可施,已是焦头烂额,你们这般折腾,岂非自寻烦恼?\"李二狗埋怨。

“这事没得商量,这婚事我绝不同意,不单是我,我还要告官。咱们村有规矩,不容许私藏……这是国法!”李二狗的婆婆说道。

“行啊,随你便吧,我可管不了那么多了。最近累得够呛,我也顾不上了,我这就去休息。”李二狗说完,径直回屋。

与此同时,李二狗的婆婆也回房去了。

李武并未走远,而是站在不远处注视着这一切。当他刚踏入院子时,就听见屋内传出争执声。

“砰——砰——砰——”李武侧耳倾听片刻,随后继续前行。不多时,他来到一座破败的院门前,推开大门进入。刚一进门,就听见几声巨响。

“轰隆!”原本摇摇欲坠的房屋因一块巨石砸落而彻底坍塌,屋内景象一览无余。

在墙角的一张简陋木床上,躺着一名年轻男子,浑身布满箭伤,显然已逝去不久。

身旁还有一个孩子,脸色惨白,似乎也被方才的巨响惊醒。

“哥,哥!”女孩冲到男子面前,跪下身子,目光呆滞地看着男子,嘴里不停地呼唤着哥哥的名字。

……

“呜哇!”女孩哭喊着,伸手想要拔出男子胸口的箭,试图挽救生命。

“别动,你父亲已经没了,让我来处理这些箭伤,难道你不觉得疼吗?”李武轻声劝慰。

“叔叔,请您救救我哥哥,他一定很痛苦,但即使这样,他也未曾开口,只会在听见姐姐呼唤时稍微睁开眼看看我!”女孩泪如雨下,苦苦哀求。

“好孩子,别担心,我一定尽力救你哥哥!”李武安抚道。

接着,李武小心翼翼地将男子身上的箭一一取出,再将男子扶起靠在床边。

李武先检查了男子的身体状况,发现是失血导致昏迷,于是他在周围找到一个竹筒盛水,给男子灌了些水。

待男子喝水后,李武将其放平躺好,从怀中取出一粒药丸给他服下。

一切处理完毕,李武回头发现那女孩仍愣愣地跪坐在兄长身旁。

“孩子,你饿了吗?婶子给你做饭去。”李二狗的婆婆对女孩说道。

“婶婶,我不饿,我只是害怕,害怕哥哥会离开我。”女孩抽泣着回答。

“别怕,哥哥不会有事的!”李武宽慰道,随即又递给女孩一颗药丸让她服下。

“叔叔,哥哥什么时候能醒?”女孩仰头问李武。

李武轻抚她的发顶,柔声道:“快了。”

女孩歪着头,“真的吗?”

“嗯,应该很快。”李武肯定地点头。

女孩展颜一笑,“谢谢叔叔!”

李武松了口气,任务总算是完成。尽管没从村民口中获取更多线索,但他明白李二狗的妻子极可能是李晓丽,此次前来,想是为接走李二狗。

李武想帮忙,却又无从下手。他对古代律法一窍不通,更别说医疗知识,但无论如何,他都愿尽力相助。

李武不愿这些孩子重蹈李二狗的覆辙。

另一边,李二狗的房间内,父母愁眉不展。

“爸,妈,我们就这样被困在这穷乡僻壤吗?”李二狗开口。

“还能怎样……”母亲叹了口气,“你看你妹妹,年纪轻轻就成寡妇,还丢了性命。”

“咱们必须**!看村长那家,全村最富,住在镇上,若不反抗,他们会把咱们赶出去!”李二牛怒道。

“可现在你伤得这么重,怎么报复?”父亲叹息。

“我们可以找村长理论,告他害人!”李二牛握紧拳头。

“没用的,他会说你摔伤了,再被误伤。”母亲摇摇头。

“妈,别管这些,您先借钱,五千就好,存进银号。”李二狗说道。

家人惊讶地看着他。

李武转身朝北方的大明军营而去,身为大将军,他需及时汇报。

此事关系重大,非皇帝不能决断。

进入军营后,李武详述今夜遭遇,众人无不震惊,谁能想到竟有刺客潜入。

“你确认是刺客?没弄错吧!”朱刚烈惊讶地问。

“绝无差错,那三人皆身着黑衣,戴上面罩,根本无法辨认面貌。”李武答道。

“那他们的武器呢?武器各不相同,如何判断谁是同伙?”张志勇追问。

“兵器为长刀、**、铁链之类。”李武回答。

“你确定?”张志勇再次确认。

“自然确定。而且我敢肯定,还藏有其他刺客,目标并非我,而是李二狗夫妇,具体原因不清楚。”李武坚定地说。

“那我们现在怎么办?”朱刚烈继续询问,“刺客尚未捕获,也无从查清他们针对何人,但我猜消息已传至倭寇那里。当前首要任务便是找到刺客。”

“只要找出刺客,就不怕他们再潜入伤害李二狗夫妇。”李武说道。

忽然,匈奴来犯!大战一触即发!

“轰隆隆!”炮声震天。

“准备!”随着命令下达,大明军营顿时喧闹起来。

“砰!”一枚炮弹飞向匈奴营地,摧毁了一顶帐篷。紧接着,一团火球腾空而起,碎片四处飞溅。

火光之中,一名匈奴身影跃出,手持弯弓,朝大明军营射去!

“咻~”

“咻~咻~”

箭矢如雨般射向大明士兵。

“噗嗤!噗嗤!”士兵接连中箭倒下。

转瞬间,鲜红的血染遍这片黄土地的军营。

“敌袭!敌袭!”

“放箭!放箭!”

“嘭!嘭!嘭!”

“砰砰砰~~~”

“杀呀!”

喊杀声响起,无数匈奴士兵冲上战场,直扑大明防线。

大明士兵开始反击!

“咻~咻~”

“哒哒哒哒哒哒哒~~~”

“轰轰轰!”

“啊……”

“快逃!”

“轰!轰!轰!”

“救命!救命!”

“轰!”

双方激烈交战,惨叫声此起彼伏。

混乱已成定局。

“什么?!匈奴竟敢冒犯大明?”

得知消息的李武满眼不信,此时匈奴这是自寻死路?

“立刻派人带我去前线!”

李武毫不犹豫,眼下最紧迫的任务便是尽快奔赴前线。若能遏制这支敌军继续侵入中原腹地,也算是做了一件善事。

他对那些胡人本就无好感,如今竟要挥师直指故土,更令他愤然。

很快,他坐上马车抵达边境。刚到,便听到震天的喊杀声与凄厉的惨叫,夹杂着无数百姓的恐慌尖叫。

“为何有如此多的士兵在此交战?”李武面色凝重,隐隐感到不安。

难道匈奴已深入大明腹地?

这才多久,他们竟从西域越过黄河直抵中原?

不合常理!按李武之前的布局,匈奴即便渡河也需要半月乃至数月,黄河宽广,水路运输艰难。可如今仅十日左右便攻至内地,实在匪夷所思。

李武不信是匈奴实力骤增或得神助,唯一可能便是途中遭遇变故。

但他百思不得其解,是谁会助匈奴一臂之力?大明与匈奴势同水火,且双方皆以骑兵称雄,若无外援,大明绝非对手。

尽管匈奴占优,但大明仍有反击余地,尤其北疆驻扎着数千精锐老兵。一旦北伐军集结,凭匈奴这点兵力断难抵挡大明铁骑!

即便十万大军围困北疆也难以动摇。

因此,李武认定问题出在途中遭遇突袭,致使原定计划被迫更改。

越想越焦急,他立即朝战场奔去,欲查明**。

到达时战斗接近尾声,战场上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匈奴的**堆积如山,包括大量重装铠甲,显然遭到重创。这些**涵盖骑兵、步兵,还有不少平民!

李武发现匈奴骑兵已撤离,仅剩几小队四处游弋。

看来匈奴已被击退!

李武看着满目疮痍的场景,眉头紧锁。无论如何,他必须弄清究竟发生了什么。

“大人,末将等不负所托,斩敌五人,活捉七千余人!”

忽闻身后将士欢呼,声震四方。

“好!干得不错!”李武点头称赞。

“大人,是否即刻追击余寇?”副官认出李武,恭敬问道。

李武微微摇头:“不必了。匈奴骑兵已被震慑溃逃,此刻已不足为患。这般大战,岂能瞒过百姓耳目?再者,此处距城甚远,何必劳师动众、虚耗资源去追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