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陶阵联锁(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末世种田录》最新章节。
“竹脉初探”让林羽意外发现了地下暗河的天然石缝水源,并利用竹筒引水,但竹筒易腐的问题带来了新的挑战。面对水源引流的瓶颈,林羽在陶阵联锁中尝试采用更持久的材料——陶土,通过复杂的烧制和拼接工艺,构建了高效的导水和过滤系统,确保了山洞的稳定水源,进一步强化了“不依赖外界”的生存底线。
在“竹脉初探”中发现的地下水源,无疑是林羽在末世生存的一大转机。然而,竹筒易腐的问题让他意识到,这种临时的引水方式无法长久。他需要一种更耐用、更稳定的材料来替代竹筒,确保地下水源的持续供应。
林羽想到了陶土。陶土在高温烧制后,质地坚硬,不易腐蚀,是制作导水管道的理想材料。他决定利用山洞内的简易陶窑,烧制陶管,构建一个持久的引水系统。
他开始在山洞周围寻找高质量的黏土,并将其筛选、揉搓,去除杂质。然后,他将黏土捏制成一个个中空的圆管。这个过程需要极高的耐心和技巧,因为陶管的厚度必须均匀,才能保证烧制后的强度。
制作完成后,林羽将这些陶管放入陶窑中,用干柴进行长时间的烧制。高温让黏土逐渐硬化,最终变成了坚固的陶器。他烧制了大量的陶管,准备将它们拼接成一个高效的导水墙。
他将烧制好的陶管带到地下暗河的石缝处。他没有简单地将陶管插入岩隙,而是将它们以蜂窝状排列,紧密地拼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巨大的过滤墙。这种结构不仅增加了引水的接触面积,还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石缝的渗水。
为了进一步过滤水源,林羽在陶管的内部内填苔藓。这些苔藓具有天然的过滤作用,能够吸附水中的杂质和微生物,确保水质的纯净。他甚至在陶管的连接处,用黏土进行密封,防止漏水。
然而,当他将陶阵安装完毕,等待水流时,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出现了。
由于地下空间的温度较低,陶土遇冷开裂!在潮湿阴冷的环境中,陶管的内部结构发生了变化,出现了细小的裂缝。虽然没有完全碎裂,但漏水严重,大部分渗水在流淌到陶罐之前就已经流失。
林羽感到一阵失望。他没想到,辛辛苦丁制作的陶阵竟然会因为温度的变化而出现问题。但他没有放弃。他知道,这只是暂时的挫折,他必须找到解决的办法。
他开始分析漏水的原因。陶土的韧性不足,在热胀冷缩的作用下容易开裂。他需要一种具有弹性和韧性的材料来加固陶阵。
他想到了兽筋。在之前的狩猎中,林羽收集了大量的兽筋。这些兽筋在处理后,具有极强的韧性和抗拉伸能力。
林羽将兽筋搓成粗绳,然后改用兽筋捆绑加固陶阵。他将兽筋紧密地缠绕在陶管的外部,特别是连接处,用以增加陶阵的整体结构强度。兽筋的弹性能够有效缓冲温度变化带来的应力,防止陶土再次开裂。
这种兽筋加固的方法奏效了。陶阵的漏水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水流开始稳定地流入陶罐中。林羽终于拥有了一个稳定、高效的地下水源收集系统。
他将这次“陶阵联锁”的构建过程,包括“烧制陶管拼接成蜂窝状导水墙(内填苔藓过滤),但陶土遇冷开裂(漏水严重),改用兽筋捆绑加固”的艰辛探索,都详细地记录在了“败者之碑”上。他意识到,在末世中,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不断地尝试和创新。
陶阵建成后,林羽开始对收集到的水量进行数据统计。
他发现,日均收集 5 升水。这个数据虽然看起来不多,但对于林羽来说,已经足够他日常饮用和洗漱。更重要的是,这些水来自地下,清澈纯净,不受外界污染的影响。
在分配这些宝贵水源时,林羽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优先灌溉濒死灰叶草。灰叶草是他赖以生存的草药,具有止血、消炎、甚至抗病毒的功效。在之前的“病疫反制”中,他为了防范病毒交叉感染,大量使用了灰叶草汁,导致灰叶草的生长区域枯萎。现在,他必须尽快恢复灰叶草的生长,以备不时之需。
他将收集到的地下水,小心翼翼地灌溉在山洞内培育的灰叶草幼苗上。在纯净水源的滋润下,灰叶草逐渐恢复了生机。
他将这次“陶阵联锁”所收集的数据和分配,包括“数据:日均收集 5 升水,优先灌溉濒死灰叶草”的策略,都详细地记录在了“败者之碑”上。他意识到,在末世中,资源的合理利用,是生存的保障。
这次利用陶土和兽筋构建陶阵,并成功收集地下水源的事件,标志着林羽在“外界冲击”阶段,对污染威胁的应对策略达到了一个新高度。他不仅解决了水源问题,更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劳动,实现了自给自足,进一步强化了“不依赖外界”的生存底线。对灰叶草的优先灌溉,也预示着他对自身健康和生存能力的重视,为后续章节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