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7集:咸阳暗流,流言渐生(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历代风云五千年》最新章节。
他永远忘不了,十三年前,他还是太子的时候,因为触犯新法,师傅公子虔被处以劓刑,另一位师傅公孙贾被处以黥刑。那一日,咸阳宫的哭声震天,公子虔被抬出来时,脸上血肉模糊,再也没有了往日的威严。从那一刻起,他就对商鞅产生了深深的恐惧——这个人,为了推行新法,竟然连太子的师傅都敢动,连王室的颜面都不顾,实在是太过独断专行。
如今他登基为君,商鞅手握商於兵权,威望在朝野之上甚至隐隐超过了他这个新君。每次想到商鞅在朝堂上侃侃而谈,众臣俯首帖耳的模样,他心中就一阵烦躁。他需要商鞅的能力来稳固朝局,却又害怕商鞅的权势威胁到自己的统治。
“陛下,廷尉府的几位老大人还在宫外等候答复。”内侍总管轻声提醒道,打断了嬴驷的思绪。
嬴驷回过神来,将奏疏放在案上,语气平淡无波:“这奏疏,朕知道了。告诉他们,此事不必声张,免得引起朝野动荡。”
内侍总管愣了一下,有些不解:“陛下,那核查商於粮草之事……”
“派人去查。”嬴驷抬手打断他,“让廷尉府派一名得力官员,悄悄前往商於,核查粮草账目,探查新军动向,若有实据,再做处置。若是流言不实,就将散布流言之人抓起来,以儆效尤。”
“奴才遵旨。”内侍总管躬身应下,转身退了出去。
御书房里再次恢复了寂静。嬴驷站起身,走到窗边,推开窗户。外面的寒风扑面而来,带着渭水的湿气,让他打了个寒颤。他望着远处的咸阳宫城墙,心中一片茫然。
他知道,那些老吏联名上书,背后肯定有甘龙、杜挚等人的推动。这些旧贵族,一直对新法耿耿于怀,总想借机扳倒商鞅,恢复旧制。可他不能让他们得逞——一旦新法被废,秦国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国力,将会毁于一旦。
可他也不想就这样放任商鞅坐大。他需要一个契机,一个既能打压商鞅的权势,又不影响新法推行的契机。或许,这次查探,就是一个机会。如果商鞅真的有问题,他正好可以借此收回兵权,削弱商鞅的势力;如果是流言不实,也能借此敲打一下甘龙等人,让他们知道,他这个新君,不是那么好操控的。
“商鞅啊商鞅,你可千万别让朕失望。”嬴驷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他不知道,自己此刻的决定,将会把秦国,把商鞅,都推向一个未知的深渊。
商於的风雪,比咸阳更甚。
校场上,三千新军正在进行阵法演练。雪地里,士卒们穿着厚重的棉甲,手持长戈,按照“陷阵之法”的要求,不断变换着阵型。前排的士卒结盾阵推进,后排的弩手交替发射,箭矢破空声在风雪中格外清晰。
商鞅身披玄色皮裘,站在高台上,目光紧紧盯着下方的士卒。他的脸色有些苍白,连日来的操劳和风寒,让他的咳嗽愈发严重。可他依旧每日亲赴校场,看着这支由他一手打造的军队,心中才有一丝安稳。
这时,一个身影快步走上高台,是斥候头领。他刚从咸阳回来,脸上还带着旅途的疲惫,走到商鞅身边,低声道:“商君,咸阳那边有消息了。”
商鞅转过身,眼中闪过一丝警惕:“说。”
“甘龙、杜挚等人在咸阳散布流言,说您私吞府库粮草,与楚人暗通款曲,故意纵敌入境,只为彰显新军之功。”斥候头领压低声音,将咸阳的情况一五一十地禀报出来,“如今流言已经传遍咸阳城,廷尉府的几名老吏联名上书,请求核查商於粮草账目。不过新君并没有准奏,只是派了廷尉府的一名官员,悄悄前来商於查探。”
商鞅听完,脸上没有丝毫惊讶,仿佛早已预料到一般。他点了点头,示意斥候头领退下,目光重新投向校场。
站在一旁的景虎,将两人的对话听得一清二楚。他脸上露出愤怒之色,上前一步,对商鞅道:“商君!甘龙等人实在太过卑鄙!竟然用这种卑劣的手段陷害您!您为何不向新君上书辩解?末将愿率新军将士联名上书,证明您的清白!”
商鞅转过头,看着景虎,轻轻摇了摇头,发出一声叹息:“流言如风,堵之无用。你越是辩解,别人越是觉得你心虚。甘龙等人要的,就是让我自乱阵脚,让新君对我产生怀疑。我若是上书辩解,反而正中他们的下怀。”
“可就这样放任流言传播,岂不是让他们得寸进尺?”景虎不服气地说道,“新君派来的官员很快就到,若是他们查出什么‘蛛丝马迹’,后果不堪设想啊!”
“查不出什么的。”商鞅语气平静,“商於的粮草账目,每一笔都记得清清楚楚,由专人管理,没有任何问题。至于与楚人勾结,更是无稽之谈。那名官员若是公正之人,自然能查明真相;若是被甘龙等人收买,就算我辩解再多,也无济于事。”
他顿了顿,目光望向远方的山峦,眼中闪过一丝坚定:“景虎,你记住,在这乱世之中,唯有实力才是最可靠的。甘龙等人之所以敢散布流言,就是觉得我和新军不足以对他们构成威胁。只要新军够强,秦国够稳,就算有再多的流言蜚语,宵小之辈也无机可乘。新君派来的官员也好,甘龙的阴谋诡计也罢,在绝对的实力面前,都不堪一击。”
景虎愣了一下,似乎明白了什么。他看着商鞅坚定的眼神,心中的愤怒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股强烈的斗志。“商君所言极是!末将明白了!”
“明白就好。”商鞅点了点头,语气变得严厉起来,“传我命令,从今日起,加大练兵强度。每日额外增加两个时辰的阵法演练和体能训练,务必让每一名士卒都达到以一当十的战力。另外,加强边境布防,密切关注楚人的动向,绝不能给敌人任何可乘之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末将领命!”景虎高声应道,转身快步走下高台,开始传达命令。
很快,校场上响起了景虎洪亮的声音:“奉商君令!今日起,每日加练两个时辰!谁敢懈怠,军法从事!”
士卒们闻言,没有丝毫怨言,反而眼中闪过一丝兴奋。他们虽然不知道咸阳的流言,但他们知道,只有练好兵,才能在战场上立功,才能守护自己的家园,守护来之不易的新生活。
“诺!”三千新军齐声高呼,声音震耳欲聋,震落了高台上的积雪。
商鞅站在高台上,看着下方斗志昂扬的士卒,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他知道,这场与旧党的较量,才刚刚开始。甘龙等人的流言,不过是开胃小菜,真正的风暴,还在后面。
他转身回到营帐,案上的竹简依旧堆得像小山一样。他拿起笔,蘸了蘸墨,在竹简上写下“国之所以治者三:一曰法,二曰信,三曰权”。这是他在《修权》篇中写下的话,如今再看,更觉得字字千钧。
法,是秦国的根基;信,是百姓对新法的信任;权,是推行新法的保障。只要这三者还在,就算他面临再多的阴谋诡计,也能屹立不倒。
烛火摇曳,映着商鞅清癯的面容。他咳嗽了几声,拿起案上的汤药喝了一口,苦涩的药味在口中弥漫开来,却让他的头脑更加清醒。
他知道,新君派来的查探官员很快就会抵达商於。他不需要刻意讨好,也不需要刻意隐瞒,只需要展现出商於的稳定和新军的强盛。他相信,只要秦国需要新法,需要这支新军,新君就不会真的对他下手。
可他也清楚,嬴驷毕竟是新君,年轻气盛,又对他心存忌惮。甘龙等人肯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一定会在查探官员面前煽风点火,挑拨离间。他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应对任何可能发生的情况。
“甘龙,杜挚,你们想玩,那我就陪你们玩到底。”商鞅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丝冷光。他手中的笔,在竹简上落下重重的一笔,仿佛要将所有的阴谋诡计,都碾碎在这竹简之上。
商於的风雪,还在继续。校场上的练兵声,在风雪中回荡,带着一股不屈的力量。而咸阳城的暗流,也在悄然涌动,一场围绕着商鞅、围绕着新法的博弈,即将拉开序幕。没有人知道,这场博弈的最终结果,将会如何改变秦国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