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李一亲授将官剑法(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用户90391439的新书:悟》最新章节。
海战余烬未冷,雷州城外的晒盐场上却已支起百顶黎锦帐篷。荷花接过俚人长老献上的"结亲酒",发现酒坛竟是用琼州椰壳与雷州陶土拼嵌而成——坛身海浪纹间,隐约可见汉家篆书"同舟"二字。
"按我们百越旧俗,喝了血酒就是一家人。"黎狰将铜鼓槌横在酒碗上,槌柄的太阳纹正映着坛口汉隶。他忽然压低声音:"大司马可听说过雷州'铜鼓亲军'?"
文书房内,杨慎西正对着《雷州府志》残卷皱眉。泛黄的纸页间,永乐年间"征调俚兵三百,号铜鼓军"的记载旁,赫然批着"夷兵不可久恃"的朱砂御批。而此刻窗外校场上,黎族青年正用汉话操练火铳阵列,喊杀声震得案头《琼雷合志》簌簌作响。
三日后,雷州城南的妈祖庙前立起十二面新铸铜鼓。最奇的是鼓面中心皆嵌有琼州珊瑚雕成的妈祖像,当黎狰用特制的雷州铁矿槌敲击时,鼓声竟能催动庙前榕树上的汉文符牌无风自动。荷花在飘扬的符牌中看见"海晏河清"等字,正是柳弘当年亲笔所题。
亲军成礼那日,林夫人从文英阁顶层取下一套尘封的《琼雷兵备图》。当她展开绘有铜鼓阵列的残卷时,一片黎族风格的太阳纹铁牌突然掉落——背面阴刻着"汉黎合兵,鼓声通天"八个蝇头小楷。
"这是..."通判杨慎西的指尖抚过铁牌边缘的云雷纹,"当年张辅大将军平定交趾时,麾下就有支'铜鼓奇兵'!"
深秋的演武场上,新编的亲军正在演练"鼓火阵"。只见黎兵按铜鼓节奏变换阵型,而雷州匠户新造的火龙枪喷吐的烈焰,竟与鼓面珊瑚妈祖像折射的阳光交织成网。更奇的是每当鼓槌落下,校场边那株百年荔枝树的果实就会自动脱落——后来人们发现,每颗荔枝核上都天然生着太阳纹与云雷纹相间的图案。
冬至祭海时,亲军驾驶的山海战船首航归来。船头妈祖像的琼州珊瑚眼突然在月光下泛出红光,照得船舱里那尊"山海鉴"陶鼎嗡嗡作响。鼎中海水自动分开,现出海底沉船上的铜鼓轮廓——那鼓身既刻有百越图腾,又铸着"大明永乐年制"的铭文。
除夕夜,荷花在雷州城楼发现守岁的亲军们正在传唱一首奇特的歌谣。俚语唱词里夹杂着《纪效新书》的兵法术语,而伴奏的铜鼓每敲七下就会发出编钟般的清音。后来蒲云舟在《乐律全书》中找到记载:这正是失传已久的"铜鼓七音",当年诸葛亮南征时曾用来与蛮族盟誓。
开春后的第一次操演,亲军阵列中突然多了三百名疍民子弟。他们驾的渔船首尾相连,船板下暗藏雷州精铁打造的子母铳。当黎狰敲响那面从海底打捞的古铜鼓时,所有渔船同时升起锦幡——左书"靖海亲军",右绘琼雷合璧的日月纹。
柳弘的密函就在此时送到。荷花展开熏过海桐香的信笺,发现内页夹着片珊瑚与赤玉镶嵌的令牌。令牌背面新刻的小字在月光下隐约浮现:
"铜鼓响处,皆是王土。"
二
海风猎猎,雷州演武场上,铜鼓声震天动地。新编的“铜鼓亲军”阵列森严,黎兵、汉卒、疍民子弟皆披甲执锐,目光炯炯。而在校场中央,一位身着素白长袍、腰悬古朴长剑的男子负手而立,正是江湖人称“剑胆琴心”的李一。
荷花立于高台,朗声道:“今日,请李一先生为亲军将官授剑!”
李一微微颔首,目光如电,扫过众将。他缓缓抽出腰间长剑,剑身如霜雪,寒光凛冽,剑脊上隐约可见云雷纹与太阳纹交织的暗纹——竟是融合了琼雷两地的锻造技艺。
“剑者,百兵之君。”李一声音低沉,却字字如金铁交鸣,“琼雷之剑,当如山海之势,刚柔并济。”
话音未落,他身形骤动,剑光如游龙,刹那间划破长空。一招一式,既有汉家剑法的凌厉肃杀,又暗含黎族战舞的灵动诡谲。剑锋过处,竟隐隐带起铜鼓般的嗡鸣,仿佛与校场上的鼓声共鸣。
众将官屏息凝神,目不转睛。黎狰握紧铜鼓槌,眼中精光闪烁:“这剑法……竟能与鼓点相合!”
李一收剑而立,剑尖轻点地面,竟震起一圈细沙,沙粒在空中凝成琼州与雷州的地形轮廓,久久不散。他沉声道:“此剑法名为‘山海剑诀’,乃我游历琼雷多年所悟。今日传于亲军,望诸君持此剑,守此土。”
荷花上前,接过李一递来的剑谱,发现扉页上赫然写着:“山海合,剑锋鸣;铜鼓震,邪祟平。”
当夜,亲军将官们在校场彻夜习剑。铜鼓声、剑啸声交织,竟引得妈祖庙内的古钟自鸣。翌日清晨,杨慎西在《琼雷合志》中新添一页,绘下李一授剑之景,并在旁批注:“剑合山海,军心归一。”
自此,“山海剑诀”成为铜鼓亲军的镇军武学。而李一的身影,也时常出现在琼雷两地的演武场上,与黎狰论鼓,与疍民子弟较技,与汉家将士谈兵。
一日,海盗余孽夜袭雷州港,亲军将士以山海剑诀迎敌。剑光所至,敌船桅杆应声而断,而鼓声激荡之下,剑势更增三分威能。战后,海盗俘虏颤声问道:“尔等使的……是何妖法?”
黎狰大笑,铜鼓槌直指苍穹:“非妖非法,乃我琼雷山海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