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顺路去琼州(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最新章节。
唐和虽然只有几岁,但他在昆明的时候,给唐仨仁带了一个惊喜——造船的工匠。
前面提到过,唐和年纪虽小,但人家好歹出生于沿海的世家,战乱之下虽然马家的族人死的死散的散,但也保留了不少火种下来,这不,唐和在昆明的这段时间,在沐英将军府的人有意寻找下,还真就找到了一些逃亡到这边来的族人。
“还有一些族人逃到琼州那边去了....”
这无异于一个真正的惊喜,唐仨仁觉得自己当初将这小子带过来,当真是明智的选择,大明初建才十年不到,当初造船的很多技艺在战乱中遗失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对于大明来说,这无疑是雪中送炭。有了这些工匠,大明的海军建设将会大大加快,海防力量也将得到极大的增强。而且,这些工匠的经验和技术,对于大明未来的航海事业,也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这个时候其实我汉家的造船技术是真正的领先世界几百年,只要重视拾起,再结合之前唐仨仁搞出来的“铁皮包船”(远征倭国的时候就用上了),船坚炮利的前提下,“日不落大明帝国”当真不是说说而已。
“顺路去一趟琼州?”
唐仨仁说是提议,其实朱标一点都没有反对的意思,朱标都这样了,李文忠和毛镶更加不会说什么。
“从云南回应天,确实可以稍微拐个弯去一趟琼州....”
琼州是哪?号称“天涯海角”的地方,一直以来都是用来“流放”的地方,在历史上,这里也曾是许多文人墨客笔下抒发愁绪与离别的象征。
但在唐仨仁的想法当中,未来的大明帝国版图上,琼州将会成为大明帝国征服南边诸多地方的前站!
趁现在“大航海”还没有开启,先让大明建起来无敌世界的海军舰队,想想都觉得激动呢,对了,还有个地方,同样是要过去一趟的,那就是东番岛,这个时候那岛上只怕就一部分从百越之地逃过去的那什么高山族人吧?
那里有一个“日月潭”,起这个名字,肯定是不能让他们脱离大明的怀抱的,得赶紧让那些高山族人知道,谁才是这片世界真正的主人。
至于东番岛的地理位置,以前倭岛还在时自然极为重要,但是现在吧,倭岛都没了,大明的重要海防?大明都快无敌了,还要什么防守?
“走走走,让侯爷指点一下我大明的水师也是不错的。”
李文忠回应天认识唐仨仁之前可是在西南这边追击过陈友谅的旧部,当初陈友谅的旧部很多逃往南边,琼州这边是一块,东番岛那边也有不少,李文忠算是先把琼州给平定了,东番那边之前受过倭寇的阻扰,倒是耽搁了。
如此,唐仨仁这一行人又在琼州这边待了十来天,将造船的事情安排了一下,这才继续往应天方向而去,这一次又是坐上了大船,毕竟都到海边了,若是不坐大船回去,又走陆路的话不知道又得多花费多少时间。
坐船的话正好又可以经过东番岛,条件允许的话上去看看也行,如果那些海盗啥的数量不多的话,直接顺手把东番岛给控制住自然是件不错的事。
一行人乘着大船,在海上乘风破浪,沿途欣赏着海天一色的美景,心情格外舒畅。随着船只缓缓靠近东番岛,唐仨仁下令做好战斗准备,以防岛上海盗或高山族人的阻挠。然而,当他们登陆岛上后,却发现情况远比想象中要好得多。
“朱重八,我们都逃得这么远了,你还不放过我们吗?”
明军上岛的时候,陈友谅的一些旧部还真就绝望了,他们以为明军此次前来,定是要将他们一网打尽,彻底斩草除根。这些旧部在东番岛上苟延残喘已久,原本以为能在这偏远之地寻得一线生机,却不料明军的铁蹄还是踏破了这里的宁静。
“老唐,我早听父皇说过,陈友谅的水军很厉害,要不,将他们都收编了,反正也都是汉人....”
朱标的提议不错,唐仨仁正准备下令进攻的动作停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