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顺治出家(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清宫秘史十二章》最新章节。

顺治十七年农历二月十六日,顺治帝呆坐在紫禁城养心殿内,环顾四周空荡荡的,他喃喃自语道:“日子过得真快,爱妃逝去已半年多了。”

董鄂妃年仅22岁便香消玉殒,这让顺治皇帝难以接受,“为何欢乐的时光都那么短暂?”

如今寂寞的日子,几乎是顺治数着手指头过日子。

他一直深陷悲痛无法自拔,对朝政也毫无兴趣。

早朝后,太监吴良辅端着一碗人参汤送到了顺治面前。

吴良辅是顺治帝崇信的大太监。

“陛下,你近来的脸色很难看,您要以身体为重,逝者已矣,您能做的就是祈求逝者能地下安息。”

吴良辅在宫廷中的地位颇高,办事沉稳老练,顺治皇帝曾命他负责内十三衙门的事务,

吴良辅也积极参与宫廷的各项营建工程等事宜,贪了不少钱财。他为人狡黠且善于迎合。

利用顺治帝对他的信任,逐渐掌握了一定的权力,在宫廷中颇为跋扈。

这时吴良辅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回报道:奴才听闻五台山,后天,也就是二月十九日,将举行盛大的活动。”

顺治漫不经心问,“举行啥活动。”

“陛下,这一日是观音菩萨圣诞日,五台山可热闹了。”

顺治突然心生一念:我何不去五台山为爱妃祈福呢?

“啊,朕知道了,下去吧。”顺治打发走了吴良辅。

想做就做,顺治这人有点怪脾气,想一出是一出,他没有通知任何人,也没带多少仪仗队,只是带上亲信就如期抵达了五台山。

“呀!五台山果然是名山”,顺治勒马驻足,只见五台山隐没在晨雾中,十二座古刹错落分布于峰峦间,最巍峨的当属显通寺。

这座始建于东汉永平年间的古寺,至今已逾千年。

相传汉明帝夜梦金人,于是派使者西行求法,归来后便在五台山建寺供奉,因取"显扬佛法,通达无壅"之意,得名显通寺。

顺治踏入寺门,仰头望着七重莲台须弥座上的无量殿。相传明代万历皇帝为母祈福,动用十万工匠,历时十载方建成此殿。

清代时,五台山有十大青庙和十大黄庙的说法,传说顺治皇帝在五台山的善财洞寺出的家。

善财洞寺分上下两院,上善财洞昔为五台山十大黄庙之一,建于清朝。

寺内的山墙上曾有顺治抒写的《归山词》墨迹,可惜已毁坏。也有说法称顺治在清凉寺、镇海寺出家的。

皇帝驾临,惊动了老方丈玉林琇,他赶忙带着众弟子跪迎顺治帝。

玉林琇诚惶诚恐地说:“老衲不知皇上驾到,有失远迎,还请恕罪。”

“大法师,不必自责,这不怪你,我谁都没通知,就是怕惊扰百姓。你们该怎么活动就继续,千万不要惊动老百姓,我只是微服私访。”

既然皇上都这么说了,玉林琇便让徒弟溪森专门招待皇上,自己则要去参加百姓焚香膜拜观音菩萨的活动。

玉林琇的高徒溪森年轻英俊,出身江南书香门第,自幼聪慧过人,熟读经史子集。

少年时经历一场变故后,他看透尘世,毅然投身佛门。

多年来,他潜心修行,佛法造诣极深,在五台山一带颇负盛名。

顺治与溪森在禅院倾心交谈,溪森对佛法的参透,每一句话仿佛都能说到顺治的心坎里。

顺治心想:“五台山乃清静之地,我来这里半天就神清气爽,忘却了人间烦恼。

自董鄂妃离去,这世间再无让我留恋之事,五台山寺院里的诵经声,让他心旷神怡。

“啊!这不就是我要寻找的地方吗?只有在佛法中才能寻得一丝安宁。

若能出家,远离尘世纷扰,或许就能解脱这无尽的痛苦。”顺治想了许多。

他越想越觉得出家是最好的选择,于是向溪森表达了出家的意愿。

溪森听闻后,心中十分纠结。一方面,他希望能度化顺治,让这位皇帝在佛法中获得真正的智慧和解脱,若能如此,对弘扬佛法意义非凡;

另一方面,他也深知皇帝出家绝非小事,必然会惊动朝廷,一旦朝廷追究,自己和师门都将大祸临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