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铁腕查亏空(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清宫秘史十二章》最新章节。
雍正帝态度坚决地表示:“尔若不能清查,朕必另遣大臣;若大臣再不能查,朕必亲自查出。”决心之大,令老十三允祥信心倍增。
当时隆科多,年羹尧尚未犯下过错,也积极配合雍正帝制定的各项追查措施。
允祥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就如同美国效率部部长马斯克一般,对以往的账目进行严格审查。
对于正当用途的账目予以批准,而对于非正常用途的账目,谁做出的决定,谁就得负责补上这个亏空窟窿。
在允祥的精心主持下,会考府对钱粮奏销展开了严格审查,驳回了诸多违规项目,成功为朝廷追回了大量亏空款项,
此举,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国家的财政状况,有力打击了官场的腐败之风。
全国上下一盘棋,各地方迅速行动起来。
在中央,会考府以户部为清查重点,很快便查出户部历年亏空白银 250 万两。
雍正帝责令历任主管官员,赔偿 白银150 万两,剩余 100 万两则由户部逐年弥补。
比如内务府官员李英贵等人,冒支钱粮款项百余万两,雍正帝毫不手软,果断抄没他们的家产以作抵偿。
在地方上,清查工作同样全面铺开,当年就有湖广布政使张圣弼、江苏巡抚吴存礼等众多地方大员,因亏空问题被革职查办,并查封家产。
按照雍正话来说就是,吃了多少吐多少,只要人不死就追查到底。
原山西巡抚苏克济被举报贪赃 450 万两,即便当时他已退休,雍正帝依旧坚定表示:倒查十年,谁也别想逃脱!
大学士苏克济不仅家产被抄没,就连他的家人赵七也被责令帮助赔补 20 万两。
为了确保清查工作能够彻底落实,雍正帝毫不手软,一视同仁。
对于亏空官员,他坚持先罢官后索赔的原则,以防他们在任上继续鱼肉百姓来填补亏空,
同时明确规定,补亏空必须用官员自己的家产。
一旦查出亏空,无论涉及何人,绝不姑息迁就。
若官员自己无力偿还,其家人和亲戚需代为偿还;
对于畏罪自杀的官员,其家属亲戚仍需承担赔偿责任。
赃官罪证核实后,抄家毫不留情,甚至连子弟、亲戚也一并清查,一时间,雍正帝被民间称为“抄家皇帝”。
雍正惩治腐败,与朱元璋一样冷酷无情。
即便是与皇家友好的曹雪芹家族也难逃惩罚,曹家的兴衰便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例证。
众所周知,曹雪芹的曾祖母孙氏是康熙的乳母。
康熙对孙氏很是看重,连带着对曹家也格外恩宠。孙氏的丈夫曹玺担任江宁织造监督一职,
曹玺之子曹寅也因与康熙的这层关系,成为康熙的伴读,后来接任江宁织造之职。
在康熙朝,曹家备受恩宠,声望显赫。
康熙六次南巡,其中有四次都住在曹家,这对曹家而言,固然是无上的荣耀,却也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为了接待康熙,曹家不惜耗费巨资,极尽铺张奢华之能事。
事后,曹寅不得不挪用织造厂的资金,致使织造厂出现亏空。
曹寅去世后,其子曹颙(yú)、侄子曹頫(fǔ)先后接任江宁织造之职。
然而,他们在经营和管理方面远不及曹寅。
曹頫不仅未能填补亏空,还因自身能力不足,在替康熙售卖人参等生意中出现诸多问题,
人参虽已卖出,银两却被挪作他用,导致新的亏空产生。
曹家为了维持奢华的生活,只能拆东墙补西墙,勉强支撑。
在雍正帝大力清查亏空的大背景下,曹家的巨额亏空再也无法隐瞒。
雍正五年(1727 年),因曹家亏空甚多、管理不善、加之骚扰驿站、行为不端、转移财产等多项罪名,雍正帝果断下令查抄其家产。
曹家在江宁的住房十三处、土地八处等皆被没收用以填补亏空,
曹頫被革职扣押,曹家失去了江宁织造这一肥差,以及相关的权力和地位,打破了曹家三代四人,连任江宁织造近 40 年的局面。
雍正并没有对曹家网开一面,自此,曹家的社会地位一落千丈,家族成员从昔日的贵族瞬间沦为罪犯,生活陷入了极度困境。
曹頫因亏空巨大获罪入狱,曹家被抄家后,所剩财产寥寥无几,根本无法弥补亏空。
曾经繁华一时的曹家彻底败落,曹雪芹也从养尊处优的富贵公子,沦为落魄文人。
《红楼梦》这本书,实则便是曹雪芹以自家家族的兴衰为蓝本创作而成的传世之作。
……
经过雍正帝的不懈努力,这场清查亏空行动取得了显着成效。
中央的清理工作基本完成,一些省区如直隶、河南、山西等也成功弥补了亏空。
尽管在这一过程中遭遇了诸多阻力和非议,民间甚至流传着雍正帝“好抄人家产”的说法,
但他不为所动,始终坚持到底。至雍正末年,户部银库积蓄多达 6000 余万两,竟是康熙后期国库存银的八倍多。
这为以后的乾隆时期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坚实的财政基础,雍正的铁腕查处亏空,成绩斐然,然而,却被贴上了冷酷寡恩的标签,实在是冤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