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人心狠过旱魃(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水浒之往事随风》最新章节。
他发出疑问,“彼美谁子?逢天之厉!”这个美女是谁的孩子啊?刚一生下来就如此之美,就被天帝降下十个日,这个日是不是太阳,不敢说,还是写个日吧,十个日炙杀了这美女!太特么残忍了!
估计是黄帝的女儿,被十个日杀死,就转变为旱魃,从此无人可杀了。
有人反对,说那时候有以人为“尸”的习俗,比如这个女丑,是个神灵,虽然死了,其魂犹在,常寄存在活人身上,供人祭祀,或行使巫事,名为女丑。说《山海经》十二尸,指的都是其神被杀后,其不死灵魂的故事。这踏马是说那些跳大神的神棍是“尸”,或者是神棍弄个活人当某个神的“尸”,供奉完就给弄死了。下回再另找一个活人,搞完仪式后再弄死。
这个说法很。。。实用?神只不过是神棍弄出来愚民的东西,那就随便“尸”了。
俺以前有时候似乎也会这么想。。。毕竟,神,在哪里?能出来亮一下吗?
但是,在扬州,捡金子捡的俺心发慌。。。这才赶紧离开扬州,万一是神呢?
所以,神,到底应该有还是应该没有?
有人又说,那时代天旱求雨,常以女巫饰演旱魃而暴之、焚之以禳灾,女丑衣青,旱魃也衣青,是女丑饰演旱魃而被暴也!说十日在上,求雨的仪式往往要在山顶上举行,把作为牺牲的女子置于山顶之上,架柴而焚之。这时,参加求雨仪式的人众,围着火堆跳舞狂欢。
又说求雨不成,十日还在,于是尧使羿射十日,落沃焦。这一杆子从黄帝又扯到尧那个时代去了。。。
首先确定十日是存在的,因为《山海经》经文明明说了是十日杀了这个女子。《山海经·海外西经》“女丑之尸,生而十日炙杀之。在丈夫北。以右手鄣其面。十日居上,女丑居山之上。”
按照后来射日的传说故事,十个日,他们轮流,每日一天或一个月或一年出现在天空照射大地,说他们是轮流值班的,每天就是一日,一日就是一天。但没有说只有尧的时候才一天十日,尧的时候是天天十日,十日了好久都不轮流,实在是受不了了,水都没了,才被尧放头牌打手羿出去射死九个的日。
且十日是天帝帝俊之子,帝俊这个古天帝位子坐了好久,至少十日被射下来后,他还坐了好久。也就是说十日的存在也是好久,是帝俊的亲儿子,还是忠心头牌打手。地上凡人黄帝公孙轩辕生了一个了不得的女儿,帝俊推断出这女娃子如果长大可能要翻天,就让十个儿子一起出去干掉她,提前灭掉可能的反贼,可不可能?或者说帝俊很牛逼,为成全一个后来可能的大能,故意让十日去弄死这女娃儿。不管缘由是什么,反正这个女娃儿叫女丑,被十日炙烤而死,就这样肉身都没有被大日之火焚烧成灰烬,反而尸体依然顽强存在,“以右手鄣其面”。所以更不可能被凡人用柴火烧死。那么这具尸体获得一身不可思议之大热,可不可能?这尸体化为旱魃,有没有可能?
如果这个女丑之尸没有变为旱魃,那你还说求雨那一大段儿话有个屁用?那特么关旱魃何事?天旱就说有旱魃,有旱魃就烧女丑之尸,女丑与旱魃有何关系?
奥,十个日以前一起干死了一个叫女丑的美女,因此天旱?这美女灵肉分离了,那具尸体一直躺在丈夫北的山上。美女的灵魂一直在逃跑,常寄存在活人身上。于是乎十个日经常出来满天乱飞搜捕这个美女灵魂。于是乎凡人神棍抓了一个女子说那女丑的灵魂跑到了这里了,此乃女丑之尸也!做个仪式,请您十日再来干死她,然后就回家去吧?
好,就算这十个日是傻瓜,干了一回又一回,求雨嘛,又不是求一次就完美了。直到后来九个日都被射下来了,一个日在的时候也常干旱,继续烧女丑之尸。您干完了不要回去,败败火就行?这也太踏马逼了。
所以女丑之尸体与旱魃,即魃,的关系一目了然。魃即尸之变也。
又有人反对,云:“旱魃为虐,见云汉之诗,是事出经典矣。《山海经》实以女魃,似因《诗》语而附会。”
这个不算考证,只是怀疑《山海经》是在《诗经》之后才有的。那有没有可能恰好反过来?非主流的《山海经》是在主流的《诗经》前面的?
非主流典籍《山海经》里还记载了很多僵尸,即十二尸。里面的某某之尸就是僵尸,并不是后人说的某个神灵虽然死了,其魂犹在,常寄存在活人身上,供人祭祀,或行使巫事,名为某某之尸。说《山海经》这十二尸,指的都是其神被杀后,其不死灵魂的故事的意思。
这女丑之尸、奢比之尸、窫窳之尸、据比之尸、王子夜之尸、犂霝鬼之尸、祖状之尸、夏耕之尸、戎宣王尸等,都是神、人死后肉身所成的有名的僵尸,尤其是女丑之尸所成的僵尸最为有名,称为旱魃。
后人因为天旱导致粮食绝产而痛恨旱魃,就又出现很多传闻。
同样非主流典籍《神异经》“南方有人长二三尺,袒身而目在顶上,走行如风,名曰魃,所见之国大旱,赤地千里。一名旱母。遇者得之,投溷中乃死,旱灾消。”
这也很踏马扯淡,俺宿慧不敢说旱魃除了女妭之外还有没有。但是如果旱魃如此就能抓住,扔猪圈、粪坑里就能杀死。。。那黄帝为什么不把女妭直接干掉?因为是他闺女不舍得?
知道“请神容易送神难”这句话是怎么来的吧?
就是从黄帝请天女女妭这件事来的,他根本杀不了女妭!
所以俺对神敬而远之。叶公好龙要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