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纸贵临淄,暗卫初动(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最新章节。

林方的粗布袖口沾着草浆,撞开军师府门时带翻了廊下的铜灯,火光在青砖上跳了跳,又被他慌乱的脚步踩灭。

"军师!"他喉结上下滚动,攥着纸页的手青筋凸起,"您看!"

陈子元放下手里的户籍册。

这是他第七遍核对临淄匠户数目——自上月推行匠户立谱,原本散在乡野的织工、陶匠像春芽般冒出来,册页边角都被翻得发毛。

此刻见林方模样,他眉峰微动,伸手接过那片还带着潮意的纸。

粗麻纤维在指腹下摩挲出细微的痒,比竹简轻,比绢帛软。

纸页边缘还留着抄纸帘的纹路,"临淄匠户谱"五个墨字在晨光里泛着淡青,墨迹竟没像在竹简上那样晕开。

"张师傅试了七回。"林方鼻尖沁着汗,声音发颤,"头回用树皮混着麻头,二回加了破布,昨儿后半夜烧了三炉草木灰——您瞧这纤维!"他凑近去指,"张师傅说,要是能量产,十车竹简的分量,两匹布就能驮走!"

陈子元的拇指蹭过纸背。

前世他在博物馆见过汉纸残片,粗粝得像砂纸,可眼前这片......他忽然想起昨日在城头望见的长队:挑着工具箱的铁匠,背着书箱的少年,还有抱着襁褓的妇人——他们怀里都揣着用麻绳捆好的木简,走得汗湿中衣也不肯放下。

"你上月呈的《匠户考绩策》里,说金曹该管的不只是钱谷,还有百工技艺。"他抬眼时眸色微亮,"从今日起,你便是徐州金曹,专管造纸坊。"

林方的膝盖猛地一弯。

他原是沛县小吏,因替受欺的铜匠写状子被逐,是陈子元在招贤馆外捡了他——此刻案头的户籍册上,"林方,字明远,治百工、通算学"的墨痕还未干透。

"可...可金曹属官都是..."

"都是士族子弟?"陈子元将纸页轻轻按在户籍册上,"上个月有个老陶匠,带着三个徒弟走了八天来投,说'使君这儿,匠户能上谱'。

你让他的陶窑得了月例,他便把祖传的上釉法子交了。"他指节叩了叩纸页,"这纸能让天下人读书不贵,能让匠户的手艺传得更远——你若做不成金曹,谁能做成?"

窗外忽然传来喧哗。

陈子元走到廊下,正见招贤馆前挤了一堆人:穿葛衣的木匠举着刨子,系皮裙的铁匠扛着铁锤,最前头的少年抱着半卷《孝经》,纸页从布包里露出来,在风里簌簌响。

"那不是东市卖笔的阿二?"

"听说金曹要招管纸坊的吏,会抄纸的能领月钱!"

"士族子弟还在争举孝廉,咱们匠户也能做官?"

议论声像涨潮的河水漫上来。

陈子元望着少年怀里的纸页,想起昨日在书肆听见的对话——老学究拍着竹简叹气"一卷《论语》要半亩田",如今这纸若能铺开...他指尖抵着唇,耳中却突然捕捉到更沉的声音。

"军师。"

门环轻响。

王越立在阴影里,玄色直裰沾着晨露,腰间铁剑未佩剑穗,露出一截青锋。

这位被称为"帝师"的游侠,昨日在演武场连挑徐州十名校尉,却在刘备递来的茶盏前弯了腰:"某生平只服两种人,一种是能持剑护民的,一种是能谋定天下的。"

"暗卫的牌子刻好了。"王越伸手入怀,摸出三枚青铜令牌,分别铸着"内"、"外"、"探"三字,"内卫守临淄,盯着使君左右;外卫跟商队走,往青、兖二州撒人;探查卫..."他拇指抹过"探"字,"某挑了二十个会易容的游侠,明儿扮成卖货郎去洛阳。"

陈子元接过令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