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强大的人类文明(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人类拯救计划:苟住,人类文明!》最新章节。

这个时代也分小学,中学,和大学这种学习阶段。

但比如中学,一个人它可以直接一年读完,也可以读六年乃至更长。

通过随时可以申请进行的考核,就能够继续升学。

按照这个时代的情况,一个人理论上可以一辈子都待在学校里读书。

就连负熵研究生院中,

都有不少最开始可能学习社会学,然后转头又转去数学的,最后又跑去搞生物研究的这种类型的研究员存在。

在‘秦裕教授’那个时代,人们会为秦裕教授最开始学习的是哲学,最后转到生物领域的研究上感到诧异和惊叹。

这个时代的人们,只会对当时的人们感觉诧异这件事情诧异。

最开始学哲学,然后发现对生物领域感兴趣,再去进行生物领域的学习,这不是很正常吗?

让校园里一对一授课的智能授课机器人换个模块不就好了吗?

此外,

就是整个社会面上,生产力解放带来的效果了。

人们被从整个生产中解放了出来,那这些脱离需要进行的生产工作的人们,自然需要有新的去向。

去向自然就是研究领域。

在经过进入智能时代这些年过后,智能时代之后出生的人们慢慢成长了起来,

整个人类文明也已经形成了新的社会分工。

即便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有天赋做研究,即便不是每个做研究的人,都像负熵研究院的研究员一样天赋卓绝。

但整个人类文明,各领域,各细分领域中的研究员总数都需要以十亿进行计数的时候。

哪怕是天赋按金字塔分布,这么多研究员基数,也该冒出来远超过往的,处于顶端的天才研究员了。

哪怕是这些处于天赋金字塔底部的研究员们,没有办法解决一些跨时代的难题,

也终归,能够带来一些反应了。

而此刻,

整个学界各领域的繁荣,就是这些反应的结果。

同时,

在这个人类文明才刚经历完末日危机,刚从地下避难城市回到地面的时刻,

人们对于人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和强大,也都是斗志昂扬而充满积极性的。

社会集体抚养举措的持续,也保证了整个社会,在这个过程中保持着足够的活力。

……

时间,

就在整个人类文明的繁荣和积极发展中,继续往前。

人联纪元第三年。

两三年的时间,足够让智能时代的人类文明,完成225座巨型地面城市的建造。

而这一年,距离人类文明重新正式开始月面进一步开发和建设过去一年时间,

月面的变化,自然也是显着的。

首先,

即便是人联此刻优先开发着月面资源,而非建造月面城市,

仅仅只是连带着,曾经人类文明在月面建造的月面基地,就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曾经已经是小城镇规模的月面基地,

到这时候,已经完全可以被称呼为月面城市了。

月面城市的规模,发生了三连跳一样的快速膨胀。

而且,这一样的月面城市还不是一座,而是从月球正面到背面,总共分布了十座。

其中三座已经在这年完成了初步建造,其他七座也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

完成的三座,以完成的先后顺序,分别叫月宫,广寒,月桂。

每一座月面城市,都以氦3聚变装置供能,算力塔提供算力,智能程序直接负责整个月面城市的基本运转。

三座已经完成初步建造的月面城市里,平均居住着二十余万常驻人员,其他七座还没有彻底完成建造的月面城市中,则是更少一些,

但还是让月面常驻人员的总数,在人联纪元的第三年,就逼近了百万。

这近百万人,部分是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负熵研究院也有些不少研究人员研究团队在月面常驻,从事着一些研究工作。

还有一些,则是自愿来到月面居住的人员。

此刻的地球地面上,人们的居住空间本身并没有什么压力,

但也架不住,不少人们对于居住在地外抱有一些期待。

而在确定要对月面进行建设和开发时,

人联就已经确定了,月面城市将和地面城市拥有同等的地位,

同样是作为人类文明人联城市中的一部分。

这种情况下,地面上的人们只要愿意花自己拥有的货币,购买到到来月面的飞船票。

自然就能够从地面迁移到月面来居住,

就如同地面各城市之间的迁移一样。

只不过这时候,地月之间更多的运力并不用在人员往来上,对于人们来说,飞船票有些难抢。

月面城市中的住处,也比地面贵一些。

当然,可以预料,绝大多数人们在月面其实都待不了多久,

毕竟除了‘在月球’这一点,在月面城市生活,还是在地球上生活,

对于人们来说,并没有什么差别和优势。

月面的常住人员数量,注定在一个反复涨跌的过程中,大趋势上逐渐增长。

……

这一年,为了月面开发和建设计划,

也因为人类文明整体生产力的膨胀。

地月之间往来的电推进飞船已经异常频繁。

分处在225座地面城市的城市星际港口上方,

随时都能够看到有电推进飞船在起降,

甚至为了加快月面开发和建设计划,

负熵研究院能动所,

还在地球大气层外,以dt03-1推进系统为基础,

设计并交由智能工业集群,建造了迄今为止,人类文明最大的一艘运输飞船。

该飞船总共搭载了超过两百个dt03-1电推进系统中的电推进发动机,

在太空完成了组装之后,就在地月之间开始了运行。

说是运输飞船,倒不如说,是一个巨大的,能够自主移动位置的空间平台。

材料极限和推理极限,限制了它没有办法进入到大气层,

只是单纯的在地球同步轨道和月球轨道之间来往。

但在太空环境下,它的单次运载能力也是夸张,甚至是恐怖的。

人们给它起了个名字,

就叫‘渡船’,

也可以叫‘渡船号飞船’。

就如同渡船一样,来往两地,但它只要还能够运行,就不会‘上岸’。

货物和物资的装卸,完全由其他更小的电推进飞船进行。

在人类文明对于月球的开发和建设过程中,

渡船号发挥了不少的作用。

也因此,

再次年,负熵研究院干脆再给强人工智能提供了新的生产计划,

再多建造了一艘渡船号。

而没有出乎人们预料的,

才次年的年初,

月面常驻人口就突破了百万这个关口,并且继续在波动,朝着更大的数字发起着冲锋。

这一年,

从掌握的资源总量上,从工业规模和工业生生产力上,

人类文明继续再强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