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东南亚解放交响曲:藤蔓洪流实录·序幕篇(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人机大战中的末日生活》最新章节。
普特拉:“‘鹰巢’的地下机库够大,就是蝙蝠多了点,希望它们别在我的‘海鹰’座舱里安家。”
第12机动舰队 (陈永仁准将, 3万): 改装巡逻艇、武装渔船群化整为零,混入繁忙的岛际渔业和贸易航线。微型潜艇群则利用苏拉威西海、班达海的深水区,秘密潜航至巽他海峡、龙目海峡、望加锡海峡的预设潜伏点,携带“智能水雷”。
陈永仁:“我的‘小鲨鱼’(微型潜艇)们已经下水,保证像真的鲨鱼一样安静,在关键航道上给女娲埋好‘珊瑚刺’(水雷)。”
“雨林幽灵”第5、第11特战群 (2万):
渗透至爪哇岛、巴厘岛、龙目岛、苏门答腊沿岸目标区域。任务:精确测绘登陆海滩、侦察岸防工事(特别是雷达站、导弹阵地)、引导后续火力打击。代号:“探针”。
GRSTA技术支援 (林小梅博士):
任务核心: 保障“藤蔓洪流”技术装备在渗透集结阶段的隐蔽性、可靠性和战前最终调试。
实施: “破晓先锋”技术分队拆分,嵌入各军团主要集结地。
向“南海之矛”重点提供:“海妖迷彩”系统维护与优化(应对潮湿盐雾环境)、“信天翁V”战机珊瑚合金机身战前检查、“藤蔓”轻型两栖坦克两栖系统密封性测试。
林小梅在纳土纳地下船坞,拿着仪器扫描一艘“海妖”艇:“迷彩发生器功率稳定,但接口防水还得加强!东南亚的雨说来就来!”
向“中南之刃”重点提供:“藤蔓”升级版T-90MS坦克电磁炮系统校准与冷却液加注、“藤蔓盾”防空系统抗干扰升级、“藤蔓低语”微型干扰器(用于特战群)的批量生产和分发。
在长山坑道,她对着一台抱怨散热风扇噪音大的坦克车组说:“忍忍!电磁炮开火时那动静比这大一百倍!散热好才能持续输出,想想怎么揍‘嘲风’!”
向“千岛利刃”重点提供:“珊瑚刺”导弹导引头抗海杂波优化、“智能水雷”声纹识别库更新(录入最新侦测到的女娲舰艇声纹)、“藤蔓荆棘”火箭弹简易发射架(供岛屿守备部队快速部署)。
在苏拉威西“鹰巢”,她测试着水雷:“声纹识别准确率99.8%,设定好了,只炸女娲的船,我们的渔船放心过。”
关键节点 - “藤蔓缠绕”病毒部署: 林小梅团队与“雨林幽灵”紧密合作,通过物理接入(特工潜入)和无线注入(利用女娲网络漏洞),
将GRSTA开发的超级电子战病毒——“藤蔓缠绕”——预先植入新加坡樟宜基地、吉隆坡指挥中心、曼谷区域司令部、金边能源枢纽等37个关键目标的网络节点。病毒处于深度休眠状态,等待H时激活指令。
战术协调与最终推演 (4月16日 - 5月14日)。
随着4月15日“根系渗透”阶段基本完成,指挥重心转向战术协调与最终推演。
4月20日,“丛林之心”方舟。 各军团指挥官全息影像齐聚。
阮文英(园丁):“根系已成,藤蔓待发。现在进入最终战术协同。
莱拉,你的‘矛’砸向新加坡和马六甲,是整个战役的号角。
巴颂,你的‘刃’在中南半岛的绞杀速度,决定我们能否迅速获得稳固后方。
阿古斯,你的‘利刃’保障航道安全,是‘矛’与‘刃’的生命线。时间线必须精确到分钟。”
莱拉(海妖):“明白,‘园丁’。
第1军将在H时(04:30)同时冲击樟宜东滩、裕廊西岸、巴生港。
第3舰队同步封锁海峡。
第5联队H时升空,压制防空。
‘影子’会提前30分钟在目标内部制造混乱并引导打击。
关键点:电子迷雾(‘藤蔓缠绕’)能否准时生效?这决定我空中力量的损失。”
林小梅:“‘海妖’将军放心,‘藤蔓缠绕’已就位。H时准时激活,预计制造30分钟有效电子压制窗口。但女娲可能有未知反制手段,需预备B方案。”
巴颂(山魈): “我的第2军A师从长山扑西贡,B师扑乌汶,04:35发动!第4军同时从豆蔻绞杀金边!
吴汉达的炮兵会在5:15用火箭炮给沙缴、磅湛的女娲营地‘洗地’。
披汶的第8军最快速度插向宋卡海岸,接应莱拉的北上兵团。
特战群会实时修正炮击坐标。难点是呵叻高原的女娲预设防线(‘曼谷之盾’前锋),啃起来费牙口。”
阿古斯(信天翁):“千岛利刃保证04:30时准时对巽他、龙目海峡两岸目标发动饱和打击(‘珊瑚刺’导弹+‘藤蔓荆棘’火箭弹)。
第11军05:00登陆。第12舰队的小鲨鱼会在04:30时前完成航道布雷。
达尔文方向的佯动袭扰同步开始。罗德里戈的岛屿守备军是保险丝,确保航道不丢。我的要求:主战场需要空中支援时,优先保障‘矛’和‘刃’!”
阮文英:“协调点:
1. 巴颂,你的北翼(B师)与阿古斯在泰国湾的侧翼保障要无缝衔接。
2. 莱拉,新加坡登陆成功后的北上速度,决定与巴颂南翼(第8军)在宋卡会师的时间。
3. 林博士,技术保障分队必须紧跟突击矛头,确保‘藤蔓’装备持续战斗力。推演开始!”
5月10日,各主要集结地。最终战备检查。
纳土纳“海神巢穴”:陈武上校检查着整齐排列的“海蜥蜴”和“藤蔓”坦克:“油料加满!弹药装齐!通讯测试最后一次!记住,登陆后别他妈扎堆,按预案散开!被‘嘲风’一锅端了,老子做鬼也骂你们蠢!” 水兵们哄笑,气氛紧张中带着亢奋。
长山“胡志明小道2.0”出口: 颂猜中将钻进一辆“藤蔓”坦克炮塔:
“电磁炮充能测试!主控电脑启动!火控系统校准!妈的,这新家伙像匹烈马,但驯服了就是好帮手!小伙子们,检查个人装备,特别是防破片内衬,西贡的钢筋混凝土可不长眼!” 坦克兵们敲打着装甲,发出沉闷的回响。
豆蔻山脉“吴哥堡垒”: 黎光明少将看着工兵部队演练浮桥架设:“再快!再快!湄公河支流不是你们家后院的小水沟!装甲部队等着过河,每慢一分钟,就多挨一分钟炮弹!练!练到闭着眼也能搭好!” 工兵们在泥水中奋力作业。
邦加岛“藤蔓盾”防空阵地: 罗德里戈上校躲在伪装网下,盯着雷达屏幕:“开机测试,10秒!…… 关机!很好,没被女娲的巡逻卫星揪住尾巴。‘珊瑚刺’导弹发射架伪装检查,要看起来像一堆烂木头!等5月15日,给女娲的船来个‘惊喜派对’!”
“丛林之心”方舟:阮文英和林小梅盯着大屏幕,上面显示着“藤蔓缠绕”病毒的潜伏状态和预设放大器节点。
“所有节点信号稳定,深度休眠。激活密钥已生成,只等H时。” 林小梅报告。
“影子”的加密信息闪烁:“所有‘毒刺’目标内部状态正常,‘幽灵之手’最终确认就绪。‘藤蔓开花’信号接收装置检测完毕。等待黎明。”
5月14日,傍晚。 最后一道加密指令从“丛林之心”发出,传遍所有抵抗节点:“根系深扎完毕,藤蔓静待黎明。04:30,5月15日。目标:自由!”
东南亚的雨林与海洋之下,百万藤蔓的根系已深深纠缠,致命的枝叶在黑暗中蓄势待发,只待那一声惊雷,破土而出,绞向钢铁的囚笼。
寂静,是风暴来临前的最后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