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槐巷株影案(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理寺卿的探案搭档》最新章节。

巳时的阳光透过窗纱,在谢砚舟床头洒下斑驳的光影。他半倚在锦枕上,手里捧着一卷《洗冤集录》,目光却时不时落在临窗刺绣的林姝玥身上。

她今日换了件月白色软缎褙子,乌发松松挽了个髻,几缕碎发垂在颈侧,随着穿针引线的动作轻轻晃动。药炉里飘出的甘草气息混着她身上淡淡的皂角香,在暖融融的屋子里织成一张温柔的网。

“还在盯着看?”林姝玥头也未抬,指尖灵巧地绕过丝线,“王太医说你需静养目力,再这么看下去,仔细伤了眼睛。”

谢砚舟放下书卷,唇角微扬:“夫人的绣样比宋慈的尸检图好看些。”

林姝玥“噗嗤”笑出声,举起手中的锦帕晃了晃:“给桃桃肚子里的小承欢绣的百家锁,你倒瞧瞧,这石榴绣得可还像?”帕子上用金线绣着颗饱满的石榴,籽粒分明,栩栩如生。

谢砚舟正要答话,外间忽然传来轻微的叩门声。“姐姐,谢大人,”是苏桃桃的丫鬟春兰的声音,“前院门房说,有位姓刘的大婶求见,说是……说是家里遭了贼,想请谢大人做主。”

林姝玥与谢砚舟对视一眼。谢砚舟蹙眉:“我尚在病中,不便见客。让门房打发了吧。”

“可那大婶哭得厉害,”春兰在门外犹豫道,“她说……她说丢的是传家的镯子,还是她儿媳妇的嫁妆,报去顺天府,府尹大人只说小事一桩,不肯派人查。她听人说易华院的谢大人最是明察秋毫,这才寻了来……”

林姝玥放下绣绷,起身道:“既然是百姓求助,又是家务小事,你不便出面,我去看看吧。许是邻里误会,说开了便好。”她知道谢砚舟虽为大理寺卿,平日处理的多是京畿要案,但对民间疾苦亦有体恤之心。

谢砚舟想了想,点头道:“也好。你且去问问详情,若真是失窃,让门房去顺天府知会一声便是。只是……”他顿了顿,看着林姝玥,“仔细身子,快去快回。”

“晓得啦。”林姝玥笑着应下,理了理衣襟,随春兰往前院走去。

前院垂花门旁,坐着一位年约五旬的妇人,穿着半旧的青布褂子,鬓角已染霜色,此刻正用袖口抹着眼泪,肩头微微颤抖。见林姝玥出来,她连忙起身,拘谨地福了福身:“这位可是……易华院的女主人?”

“正是。大婶请坐,”林姝玥示意丫鬟搬来椅子,温声道,“方才听丫鬟说,您家遭了贼?”

刘大婶刚坐下,眼泪又涌了出来:“可不是嘛!夫人您给评评理,那可是我儿媳妇的嫁妆,一支羊脂玉的镯子,水头可好了!前天晚上还好好收在妆奁盒里,昨天一早起来就不见了!”

“您仔细想想,最后一次见到镯子是什么时候?”林姝玥耐心问道,“家里可曾来过外人?门窗可有被撬的痕迹?”

“昨夜我儿媳妇睡前还拿出来看了看,说是第二天要回娘家,想戴着体面些,”刘大婶抽噎着,“门窗都好好的,没见损坏。家里除了我跟儿子儿媳,就一个小孙子,才三岁,能有什么外人?”

“会不会是……放错了地方?”林姝玥循循善诱,“或者被小孙子拿去玩了?”

“不会的不会的!”刘大婶急忙摆手,“那镯子收在妆奁盒最底层,还压着件棉袍,小孩子够不着的。我把屋里翻了个底朝天,连床板都掀了,就是找不着!”

“您报官后,顺天府的人可曾来勘察过?”

“来了个捕快,随便看了看就走了,”刘大婶语气里满是失望,“说什么内宅失窃,多半是自家人手脚不干净,让我们自己好好查查。可我们一家三口,儿子在布庄当伙计,儿媳妇贤淑本分,怎么可能是自家人偷的?”

她越说越激动,“定是哪个挨千刀的毛贼,瞅准了我们家没人,翻墙进来偷的!”

林姝玥沉吟片刻。听刘大婶所言,这案子确实蹊跷。门窗完好,无外人闯入痕迹,失窃的又是内宅之物,确实更像是监守自盗。但看刘大婶的神情,不似作伪,她对儿媳妇的信任也颇为真挚。

“大婶,您家住在哪里?”林姝玥问道,“可否带我们去看看?”

刘大婶眼睛一亮:“夫人肯帮忙?就在西边槐街,不远不远!”

这时,箫妄言叼着根糖葫芦晃了过来,闻言凑趣道:“哟,查案子呢?算我一个!整天闷在院子里,骨头都快生锈了。”他如今因苏桃桃有孕,推掉了不少应酬,正闲得发慌。

林姝玥看了他一眼:“你去做什么?添乱吗?”

“我去帮忙跑腿啊!”箫妄言咧嘴一笑,“再说了,有我这‘京城百事通’在,说不定能打听出什么线索呢!”

林姝玥想了想,觉得多个人手也好,便点头道:“也好。不过到了地方,小侯爷可不许乱说话,得听我安排。”

“得嘞!”箫妄言拍着胸脯应下。

槐街因沿街种满槐树而得名,此时正值九月,槐花落了一地,踩上去沙沙作响。刘大婶的家在槐街十八号,是个普通的小四合院,青砖灰瓦,院门上漆着的朱漆已斑驳脱落。

一进门,便见一个年轻妇人坐在堂屋门槛上抹泪,怀里抱着个熟睡的幼儿。见刘大婶带着生人回来,她连忙起身,怯生生地福了福身:“娘,这是……”

“这是易华院的夫人和箫小侯爷,来帮我们找镯子的。”刘大婶连忙介绍,又对林姝玥道,“这是我儿媳妇,秀儿。”

林姝玥打量了秀儿一眼。她约摸二十出头,容貌清秀,穿着打了补丁的粗布衣裳,眉宇间带着几分愁苦,却难掩温婉气质。

“秀儿姑娘,”林姝玥温声道,“大婶说丢了玉镯,可否带我们去看看放镯子的地方?”

秀儿点点头,抱着孩子引他们进了东厢房。屋里陈设简陋,一张木板床,一个掉漆的衣柜,墙角放着个半旧的妆奁盒。

秀儿将孩子轻轻放在床上,打开妆奁盒。盒子里铺着一层蓝布,底层果然有个凹槽,显然是放过镯子的痕迹。

“前天晚上,我就是放在这里的,”秀儿声音哽咽,“还特意用这块棉袍盖好,生怕碰着磕着。”她拿起旁边一件叠得整整齐齐的旧棉袍。

林姝玥戴上帕子,仔细检查妆奁盒和周围。盒子没有被撬的痕迹,棉袍上也没有异常。她又环顾四周,门窗紧闭,窗户纸完好无损,屋顶的椽子也没有撬动的痕迹。

“夜里可曾听到什么动静?”林姝玥问。

秀儿摇头:“孩子夜里闹了两次,我起来哄了哄,没听见别的声音。我家那口子睡的沉,也没察觉。”

这时,箫妄言在院子里转了一圈,回来道:“这院子墙不高,要是翻墙进来不难。但墙角的青苔都没踩坏,不像有人翻墙的样子。”

林姝玥点点头,又问秀儿:“最近可曾有外人来过家里?比如……亲戚、邻居,或者走街串巷的小贩?”

秀儿仔细想了想,摇头:“没有。就是前天下午,对门的张婆子过来借过针线,坐了一会儿就走了。”

“张婆子?”刘大婶立刻道,“她那人手脚就不干净,去年还偷过李家的鸡蛋呢!会不会是她?”

“娘!”秀儿连忙拉住她,“张婆子都六十多了,走路都不利索,怎么会做这种事?”

“人心隔肚皮,谁说得准!”刘大婶依旧愤愤不平。

林姝玥没有立刻下判断,而是道:“大婶,秀儿姑娘,能否让我们看看家里其他地方?或许镯子掉在了什么角落。”

于是,林姝玥和箫妄言仔细搜查了堂屋、西厢房和厨房。堂屋堆放着杂物,西厢房是刘大婶和她儿子住的,厨房锅碗瓢盆摆放整齐,都没有镯子的踪影。

箫妄言甚至爬上了院子里的槐树,查看是否有镯子被扔在树上,结果也一无所获。

“怪了,”箫妄言跳下来,拍了拍手上的灰,“难道这镯子长翅膀飞了?”

林姝玥站在院子里,看着满地的槐花,陷入了沉思。门窗完好,无外人闯入迹象,屋内搜查无果,难道真的是自家人偷的?但刘大婶和秀儿都不像是说谎的样子。

“秀儿姑娘,”林姝玥忽然问道,“那镯子……可有什么特别的记号?或者,你最后一次见到它时,有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秀儿想了想,摇头:“就是支普通的羊脂玉镯,内圈刻着‘长命百岁’四个字。要说异常……好像……好像前天晚上收起来的时候,觉得盒子里的棉袍比平时薄了点?不过我当时没在意,以为是错觉。”

棉袍变薄了?林姝玥心中一动,转身又进了东厢房,拿起那件棉袍仔细翻看。这是件半旧的灰布棉袍,针脚细密,里子都快磨破了。她轻轻抚摸着棉袍,忽然感觉袖口处有些异样的鼓起。

她心中一紧,小心翼翼地拆开袖口的线缝。只见里面赫然塞着一个用油纸包着的小团!

林姝玥拆开油纸,里面果然是一支羊脂玉镯!玉质温润,光泽柔和,内圈刻着“长命百岁”四个小字,正是秀儿所说的传家镯。

“找到了!”箫妄言在一旁惊呼。

刘大婶和秀儿闻声赶来,看到林姝玥手中的镯子,都愣住了。

“这……这怎么会在棉袍袖口里?”刘大婶满脸疑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