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槐庭葺暖留情(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理寺卿的探案搭档》最新章节。
“夫人,您先出去吧,这里让我们来就行。”丫鬟春兰连忙递上一块帕子。
林姝玥摆摆手:“不妨事,我看看哪些该搬哪些该留。” 她举着烛台走进库房,只见里面堆放着不少箱笼、旧家具和蒙尘的农具。
角落里有一架旧秋千,是用粗麻绳和木板钉成的,显然是孩童用的,木板边缘已磨得光滑。
她想起苏桃桃坐在上面时,因腹部渐大而显得拘谨的模样,便对春兰道:“把这旧秋千搬出去,等新的做好了,便收起来给承欢玩。”
正忙得不亦乐乎,前院忽然传来刘大婶的声音:“请问……谢少夫人在吗?”
林姝玥放下手中的旧账簿,走出库房。只见垂花门旁,刘大婶提着一个竹篮,脸上带着感激的笑意:“夫人,我来瞧瞧您和谢大人。前几日承儿那小崽子不懂事,让您费心了,我这心里总过意不去。”
她说着,将竹篮递上前,“这是我自家酿的槐花蜜,今年槐街的槐花开得好,蜜也甜,您和谢大人尝尝鲜。”
林姝玥看着竹篮里黄澄澄的蜂蜜,坛口用荷叶封着,透着一股清甜的香气,不由得笑道:“让大婶破费了。不过是举手之劳,孩子淘气也是常事。”
“哎,那可不一样!”刘大婶连忙道,“要不是夫人细心,我们家秀儿跟我怕是要闹误会,邻里间也要生分了。现在好了,秀儿让我一定得来谢谢您,还说等孩子生下来,要抱来给您磕头呢!”
两人正说着,谢砚舟和箫妄言也从后院走了过来。刘大婶见到谢砚舟,连忙福了福身:“谢大人,您身子大好了?前几日听说您病着,可把我担心坏了。”
“有劳大婶挂心,已经好了。”谢砚舟温声道,目光落在林姝玥手中的竹篮上,“这槐花蜜看着很好,待会儿让厨房蒸些糕,拌着吃想必不错。”
刘大婶连声道谢,又说了些家常,这才告辞离去。看着她走远的背影,林姝玥忍不住感叹:“百姓们其实最是淳朴,一点小事,就能记挂这么久。”
“所以才要更尽心些。”谢砚舟轻声道,目光落在庭院里的老槐树上,“那秋千的木料,我让管家选了结实的榆木,靠背处再加个软垫,桃桃坐着也舒服。”
箫妄言在一旁凑趣:“嘿,还是冰块脸想得周到!不过我说,姝玥,你那大棚里打算种些什么?我今儿听花匠说,新来了些西洋的番茄种子,红彤彤的像小灯笼,种着玩也好看。”
林姝玥眼睛一亮:“番茄?那太好了,早就想种点番茄了,可惜你们这没有,如今倒是有了,那咱们就先试种几株看看。再种些青菜、萝卜,冬日里也能吃上新鲜菜。”
三人说笑着,来到老槐树下。工匠们已将旧秋千拆下,正对着图纸丈量新秋千的尺寸。林姝玥蹲下身,指着图纸上的样式:“这里的扶手要做圆弧形,免得硌着人,靠背要往后倾一些,桃桃坐着才稳当。”
谢砚舟站在她身侧,目光落在图纸上,时不时提出些建议,箫妄言则在一旁比划着,逗得工匠们直笑。秋日的阳光透过槐树叶隙洒下,在地上投下晃动的光斑,仿佛为这修缮的场景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边。
午后,阳光正好,适合搭建大棚。林姝玥带着箫妄言和工匠们来到西墙根下,只见那里已清理出一片空地,几名工匠正用楠竹搭建框架。箫妄言撸起袖子,亲自上阵帮忙扶竹架,嘴里还哼着不成调的小曲。
“姝玥,你看这框架够不够高?”他站在竹架上,抹了把汗,“冬日里要是下大雪,也不怕压塌了。”
林姝玥仰头看了看,竹架搭得结实稳固,高度足够人在里面行走,便点点头:“够高了。接下来把透光的油布蒙上,四周用泥土压严实,别让风灌进去。”
工匠们依言行事,不一会儿,一个长约两丈、宽约一丈的暖棚便初具雏形。林姝玥走进棚内,脚下的泥土已被翻松,散发着湿润的气息。她拿起花匠送来的番茄种子和菜苗,亲手在地里挖坑、播种、浇水。
“姐姐,我来帮你。”苏桃桃不知何时也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个小水壶,“看你忙得满头汗。”
“桃桃你怎么来了?快出去坐着,这里泥土脏。”林姝玥连忙道。
“没事的,就在边上看看。”苏桃桃笑着蹲下身,小心翼翼地帮着扶苗,“这番茄种子真小,能长出像灯笼一样的果子吗?”
“那肯定能啊,而且花匠说不难种。”林姝玥擦了擦额角的汗,“等结了果子,第一个就给你尝鲜。”
谢砚舟站在棚外,看着两人在暖棚里忙碌的身影,阳光透过油布洒在她们身上,勾勒出柔和的轮廓。他想起去年腊月,林姝玥和苏桃桃时常和他奔波查案,为了图方便,便住在大理寺偏房日复一日。
那时的他知道林姝玥不属于这里,也知道桃桃自小便孤苦伶仃,所以就想给她们一个家,属于她们的家。
后来他便暗下决心,与箫妄言寻了处离大理寺近的院落,更想让她们不必再随他奔波。如今这易华院外表看起来虽非富丽堂皇,却内有庭院花木,有暖棚秋千,看着她们安然度日,他心中便充满了暖意。
“嘿,冰块脸,发什么呆呢?”箫妄言拍了拍他的肩膀,“姝玥让你去库房搬几盆兰草过来,说要放在暖棚里。”
谢砚舟回过神,点点头,转身去了库房。待他将几盆翠绿的兰草搬进暖棚时,林姝玥和苏桃桃已播完了种子,正在给兰草浇水。暖棚里弥漫着泥土和植物的清香,让人心情舒畅。
“这兰草放在这里,冬日里也能开花吧?”林姝玥轻抚着兰草的叶片,眼中带着期待。
“嗯,只要温度适宜,定能开花。”谢砚舟温声道,“等花开了,摘几支插在瓶里,摆在你房里。”
苏桃桃在一旁笑道:“姐姐和谢大人感情真好,不像箫妄言那家伙,就知道耍宝。”
箫妄言在棚外听见,探进头来:“嘿,说我坏话呢?桃桃你等着,等番茄结果了,我摘最大的那个砸你!”
逗得众人一阵笑。
傍晚时分,夕阳的金辉洒满庭院,修缮工作已近尾声。东厢房的屋顶换上了崭新的青瓦,在夕阳下闪着微光;库房的窗棂换成了雕花的新木,透着雅致;老槐树下,一架崭新的榆木秋千静静矗立,靠背上还铺着柔软的软垫;西墙根的暖棚里,新播的种子和移栽的花木在夕阳下舒展着嫩叶。
林姝玥让丫鬟将刘大婶送的槐花蜜拿出来,拌着新蒸的米糕,端到廊下的石桌上。谢砚舟、林姝玥、苏桃桃和箫妄言四人围坐在一起,晚膳的香气与秋日的晚风交织在一起,说笑声在庭院里轻轻回荡。
谢砚舟拿起一块拌了槐花蜜的米糕,放入口中,甜而不腻的滋味在舌尖化开,还带着淡淡的槐花香。他看着对面的林姝玥,她正低头给苏桃桃夹菜,侧脸在夕阳下显得格外温柔。
“阿玥,”他忽然轻声道,“这易华院,你可喜欢?”
林姝玥抬起头,眼中映着夕阳的光芒,笑容明媚:“喜欢。这里很温暖,像家一样。”
谢砚舟闻言,心中一片熨帖。他知道,这“家”的意义,于他而言,便是有她和苏桃桃在此处安然浅笑,便是这庭院里的烟火气,便是这寻常日子里的温柔与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