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建立台湾总督府,海外治理初显(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最新章节。

炮火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尽,热兰遮城残破的城墙上,大明赤色的龙旗已在海风中猎猎作响,如同烧灼天空的烈焰。

朱雄英的脚踏在被炮火犁过的焦土上,脚下是碎裂的石块与折断的兵器。他没有去看那些跪在广场上,面如死灰的佛郎机降兵,也没有理会远处山林中,那些投来既恐惧又好奇目光的土着。他的视线,越过了眼前的废墟,投向了这片广袤而陌生的土地。

胜利的欢呼声犹在耳边,但他心中思考的,却早已不是这场一边倒的战斗,而是胜利之后,这片土地的未来。征服,只是第一步,而且是最简单的一步。如何治理,如何将这片蛮荒之地,真正化为大明万里海疆上最璀璨的明珠,才是真正的考验。

“殿下,”徐辉祖走上前来,神情中难掩激动,“佛郎机人总督席尔瓦及其残部三百余人已全部投降,城中武库、粮仓皆已封存。此战,我军仅有数人因操作火炮不慎而受轻伤,无一阵亡。实乃天威!”

“这不是天威,辉祖。”朱雄英缓缓摇头,声音平静却蕴含着不容置疑的力量,“这是我们脚下‘先驱号’的钢铁,是我们手中火铳的怒吼,是我们背后整个大明国力的体现。记住,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但若非要示人,便要一击必杀,震慑宵小,断其觊觎之心。”

他转身,面对着身后集结起来的将士,以及徐辉祖、蓝玉等核心将领,目光变得锐利而庄严。

“传我将令!”

“在!”众将齐声应喝,声震四野。

“此地,原为红毛夷所筑之热兰遮城,其名鄙陋,不足以彰我大明之威。自今日起,此城更名为‘安平’,取‘安靖四海,平定波涛’之意。此港,便为安平港!”

“以此安平城为中心,朕宣布,正式设立‘大明台湾总督府’!”

他一字一顿,声音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这不是一次简单的战后封赏,而是一场开创历史的宣告。

“台湾总督府,为我大明第一个海外军政领,总揽台湾全岛军、政、民、商、法诸般事宜!其地位,等同于内地布政使司,直属中枢,由朕亲自管辖!”

此言一出,连蓝玉这等悍将都倒吸一口凉气。布政使司,那是一省的最高行政机构!殿下竟将这海外孤岛,直接提升到了与江南、湖广同等的战略地位!这份魄力,前所未有!

朱雄英没有理会众人的震惊,他继续发布着他的政令,为这个新生的海外领土,搭建起一副坚实的骨架。

“命,魏国公之子徐辉祖,为首任台湾总督!总领全岛军政,赐一品麒麟服,佩镇海印!望你以仁心行王道,以铁腕保太平,为我大明牧守此疆,教化万民!”

徐辉祖闻言,先是一愣,随即立刻单膝跪地,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臣……徐辉祖,领命!必不负殿下所托,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个官职,更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一份开创大明数百年未有之基业的无上荣耀。

“命,永昌侯蓝玉,为台湾防务总兵官,兼任南洋舰队提督!统帅台湾驻军及南洋舰队,卫我海疆,慑服不臣!赐虎符,便宜行事!”

“末将领命!”蓝玉轰然应诺,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对他而言,镇守一方,开疆拓土,远比在京师做个太平侯爷要痛快得多!

“台湾总督府下,初设四司,以理政务。”朱雄英的思路清晰无比,仿佛早已在心中演练了千百遍。

---

### 台湾总督府初期组织架构

| 部门 | 负责人(拟) | 主要职责 | 核心目标 |

| :--- | :--- | :--- | :--- |

| 民政司 | 由中枢选派文官担任 | 户籍登记、土地丈量、律法推行、教育开化、土着安抚。 | 将大明之政令,覆盖全岛;逐步同化,化解矛盾。 |

| 屯垦司 | 由工部选派干吏担任 | 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港口、水利)、组织军屯民屯、推广农耕技术、勘探矿产资源。 | 实现粮食自给,建立经济基础,将台湾打造成战略物资基地。 |

| 市舶司 | 由户部选派专员担任 | 管理安平港,制定关税,发放贸易许可,打击海盗与走私。 | 将安平港建成远东第一大港,为大明吸纳四海之财富。 |

| 防务司 | 蓝玉(兼任) | 统辖陆上“台湾镇”三万驻军及海上“南洋舰队”,负责防务、训练及对外军事行动。 | 以安平为基地,绝对控制台湾海峡,辐射南海,为下一步扩张做准备。 |

---

“以上各司主官,待朕回京后,由朝廷选派能臣干吏前来赴任。在此之前,由徐辉祖暂行总揽。”朱雄英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语气变得更加深沉。

“我知道,你们中很多人会想,这不过是一座孤岛,蛮荒之地,何须如此大动干戈?”

“朕今日便告诉你们!”他指向脚下的土地,“此地,向东,可为我大明抵御倭寇、西洋舰队的第一道屏障;向南,可扼守吕宋,尽揽南海贸易之利;向西,与福建互为犄角,保我东南沿海永世安宁!它不是孤岛,而是我大明伸向万里波涛的拳头!是我大明经略海洋的——不沉之舰!”

“今日之台湾,荒芜落后。十年,二十年后,朕要让这里良田万顷,商贾云集,港口千帆竞发!朕要让所有迁居于此的大明子民,过上比江南更富足的生活!朕要让这‘安平’二字,名副其实!”

一番话,说得在场将士热血沸腾,他们仿佛看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正在眼前徐徐展开。原先对这片蛮荒之地的些许轻视,瞬间化为了建功立业的渴望与豪情。

治理的框架已经搭好,但朱雄英知道,真正的挑战,来自人心。既有汉人之心,更有土着之心。

次日,朱雄英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感到意外的决定。他下令,将所有佛郎机降兵集中看管,并未虐待,每日供给食物和水。同时,他亲率一支仅有百人的卫队,带着医生、工匠和几车特殊的“礼物”,朝着附近最大的土着部落——新港社走去。

“殿下,万万不可!”蓝玉急忙劝阻,“那些土番茹毛饮血,性情未开,万一伤及龙体……”

“无妨。”朱雄英摆了摆手,自信地笑道,“朕是来送礼,不是来打仗的。对付朋友,自然要有朋友的样子。况且,若连这点胆魄都没有,如何教化万民?”

新港社的土着们早已得知了红毛夷的堡垒在一日之间被摧毁的消息。当他们看到那支装备精良、军容齐整的明军队伍出现在村口时,整个村社都陷入了紧张之中,男人们手持简陋的标枪和弓箭,将女人和孩子护在身后,脸上写满了警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