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佃农(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从散修到旁门大佬》最新章节。

行至门边,李有田掐动法诀,轻点空中法阵,扣于房间上方的透明光罩,一闪之后,缓缓消散。

一阶上等防御法阵——金刚法阵,价值五百颗灵石,乃修行、突破之必备。

步出院子,凝视自家灵稻灵牙米,其正郁郁葱葱地生长着,因突破而生的郁闷,亦在逐渐消散。

李有田行至灵田旁,见有几株灵稻的叶子略显干枯,遂返回院里,自园子里提了一大桶水,略作思索,又伸手入怀,摸出一颗灵石,用力一握,“啪”的一声,灵石在掌中碎成一块块更小的灵石碎片,撒入水中。

掐动法诀,施展“灵雨术”。

一阵充盈着水灵气的白色雾气,自水中飞出,抵达灵田上空,一阵摇晃,一阵小雨随之洒落,落在灵牙上,又顺着灵稻秸秆,流入灵田之中,润泽着灵田与灵芽米的生长。

世间万物,无论是灵谷的生长,还是灵药的生长,皆需灵气充沛之地,方可茁壮成长。

李有田家的灵田它是由三阶上品灵脉桃园山灵脉演化而来,所以这里的灵气异常浓郁,非常适合灵稻和灵药的生长。

要知道,这样的灵田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得到的。当时,李狗可是在有着过命交情的徐氏好友等的帮助下,才好不容易将其买下。

然而,尽管灵田的条件如此优越,但如果长时间得不到外在灵气的补充,它也会逐渐退化,最终变成普通的土地。

大约过了半时辰,灵雨终于渐渐消散。李有田赶忙拿起放在旁边的祖传三代的铁木灵锄,开始了他每天必做的锄草工作。

这可不是一件轻松的活儿,因为这些草在灵田中生长速度极快,短短几天就能长成并结出草子。一旦草子掉落,就会迅速长出新的草来。如果不及时清除,一个月后,整个灵田都会被这些杂草所占据,到那时,灵稻和灵药可就惨了,它们可能会因为被杂草抢夺了大量的灵气而大幅减产,甚至直接死亡。

对于一个灵农来说,懒惰简直就是一种不可饶恕的罪过。

时光悄然流逝,两个时辰转瞬即逝。李有田怀抱着一捆草,额头挂满汗珠,从灵田中缓缓走出。他从腰间解下早已备好的麻绳,将杂草紧紧捆扎成一垛,然后背在身后,打开院门,将其放置在偏屋。

李有田轻轻推动偏屋的门锁,“咯吱”一声,房门开启。只见偏房内,一捆捆扎好的杂草整齐地摆放着。他将背上的杂草垛取下,放在上面,脸上流露出老农民那憨厚而沉稳的笑容。

“又有一块灵石入账了。”

他退出偏房,轻轻合上房门。

普通的杂草对修仙者而言毫无用处,但这些却并非普通杂草,它们生长于灵田之中,勉强可算作一阶灵物。其中灵气较强的,可用于制作一阶符纸。要知道,掌握修仙百艺之人,无一不是家境殷实之辈。

即便灵气较弱的,也可作为低阶灵兽的饲料,这也算是他们这些种植灵谷灵稻之人的一项福利。

今日的工作至此才算完成。平日里,他在忙完自家灵田的农活后,还需匆忙赶往桃园山下自家租借的徐家二十亩灵田继续劳作,通常要到夜晚方能归来。前段时间,灵牙米成熟,在收割完灵牙后,他将其中三成上交给徐家的管事,此后便进入了灵田的修养期。

后来,爷爷离世,他独自一人难以应对,便将其中的十三亩转租给了一家初来流云坊市的五口之家。他用转租所得的灵石换取了一颗黄芽丹,而爷爷留给他的灵石,也在他首次冲击炼气中期时耗尽。

不知不觉间,一上午的时光悄然流逝。李有田来到厨房,打开米缸,拿起旁边放置的葫芦瓢,舀起两勺大米,轻轻放入煮米用的陶罐中。他小心翼翼地拿起旁边小了很多的米缸,用小勺挖了两小勺,又从储物柜中取出一个更小的陶罐,用筷子从里面夹出一块腌制好的一阶灵兽硬毛黑猪肉,放入罐中,撒上盐巴,加入买来的灵泉水,扣上盖子,开始蒸煮。

李有田凝视着眼前这一大盘仅能果腹的米饭,沉默地吃了起来。没过多久,一大盆米饭便见了底。

“可恶,究竟是哪个混账说修仙可以长生不死、不饥不渴、餐风饮露的?那可是只有金丹老祖才能做到的事情!像我们这些普通小修,连吃饭都成问题。要知道,修行的第一步是练精化气,而精从何处来?修行若不能及时补充自身流逝的精元,最终只能把自己活活练死。”

李有田之所以如此珍视这份佃农的工作,原因无他,只因这份工作能让他饱腹。他的父亲资质远不如他,却能在三十岁时修炼到炼气中期顶峰,这全赖爷爷李狗能够租借到徐家灵田。与李有田同龄的散修小孩,最好的也不过修炼到炼气二层罢了。若非爷爷李狗的突然离世,以李狗练气后期顶峰的修为,要帮助李有田突破练气中期,简直易如反掌。

小时候,爷爷李狗曾带李有田去过坊市中的酒楼,那美味的灵米、灵肉、灵菜,以及充裕的灵气,每每回想起来,都令人垂涎欲滴。用过午膳,稍作休憩,李有田移步至院中,开始修习法术。

他掐动法诀,丹田内的灵气依循特定路径,如涓涓细流般向手指汇聚。约莫五息之后,一道青光于空中凝聚,他沉喝一声:

“木刺术!”

只见一道木刺如利箭般在空中急速成形,朝前方的一块石头疾驰而去。“砰”的一声,木刺断裂,化作一道青光消散于空中。

石头上赫然出现一个小小的石坑。

“木刺术!”“木刺术!”“木疗术!”

院子里青光连连闪烁,沉稳而肃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