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我知道自己并非那块料(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最新章节。

公子对此有何见解?”

贾环思索片刻,对中年男子说道:“我大乾自太祖开国以来,日益兴盛。

当今圣上英明果断,是一位勤政爱民的好皇帝。

他推行的新政,更是奠定我大乾万世根基的重要举措。\"

中年男子听后疑惑道:“朝中许多大臣都反对新政,你为何如此肯定它的价值?”

贾环听罢微微一笑,说道:\"当今陛下推行的新政,实则触动了现今士族的根本利益。

朝廷中的官员多出身士族,自然更倾向于维护自身利益。

他们只顾及自身的安危,却无视土地兼并日益严重的现状,以及百姓生活的困苦。

正所谓‘书中自有千钟粟’,便是这个道理。

一旦有寒门子弟考取功名,就会有人赠送土地,根本无需辛苦积累财富。

而且,投献土地后,百姓缴纳的赋税反而减少,这样下去,土地兼并只会愈发严重。

陛下深知这一点,所以才推出新政。

若新政得以全面施行,陛下定是一代圣君!\"

中年人注视着侃侃而谈的贾环,心中甚感惊讶。

荣国府一个庶出子弟竟能有这样的见解,令他不禁对贾环心生好感,于是问道:\"不知小友何时打算参加科举考试?\"

贾环笑着回答:\"贵人,我并无此意。

我知道自己并非那块料。

我也没有什么远大的抱负,只想挣些银钱,待年岁渐长,分家出去,能够过上安稳富足的生活就够了。\"

中年人听完贾环的话,脸色微变,说道:\"既然你有这样的能力,为何不投身仕途,为国家效力?难道就这样虚度一生吗?\"

贾环笑着说:\"贵人,不入朝为官并不等于不能为国家尽忠。

我虽是荣国府的一个庶子,但明白'位卑不敢忘忧国'的道理。

去年山东遭遇大旱,我自筹十万两白银购买粮食,运往山东救济灾民,这不也是为国家尽忠吗?\"

中年人听后大吃一惊,十万两白银绝非小数,这个年轻人居然毫不犹豫地用来帮助山东的灾民,仅靠这些粮食就能拯救多少性命。

他动容地问:\"你为何这么做?要知道,成年后你离开荣国府,未必能得到多少财产。\"

贾环依旧笑着答道:\"我在荣国府的处境如何,我心里清楚得很,也没指望荣国府的银钱。

我能自己赚钱,一个人能用多少银子呢?人生在世,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最后不过埋骨三尺之地罢了。

至于后代,那就看他们的造化了,不然银子多了也未必是好事。\"

中年人见贾环如此豁达,对他更添几分喜爱,忍不住问道:“若入朝为官,岂非能助益更多人?”

贾环苦笑一声说:“贵客莫笑,小人于荣国府不过是不受重视的庶子,年少求学时稍加努力,就被太太唤去抄 ** ,实在难熬,为求轻松,索性逃课玩耍。

如今已九岁,再想走科举之路已晚矣。

原打算从军报国,无奈父亲不准,也只能投身商贾。\"

中年男子闻言拍案而起,面色阴沉:“太过分了!这样的恶妇,当真该受天谴!”

心中暗叹,这般良才美质竟被后宅妇人毁掉。

然而,看他约摸十四五岁的模样,不料年仅九岁。

贾环轻笑着宽慰:“贵客无需动怒,豪门大族皆如此,庶子难成气候,若威胁嫡子地位,难免遭遇毒手,这也是庶子的悲哀啊。\"中年男子听罢陷入沉思,世事如此,又能如何?

两人闲谈片刻后,贾环告辞离开。

站在一旁的年轻人躬身说道:“陛下,时候不早,该回宫了。\"此人正是当今天子弘武帝,微服私访至此。

皇城之中,大明宫养心殿内,弘武帝看着贾环那份不起眼的档案,嘴角扬起一抹笑意:“你想避开喧嚣,我偏不遂你愿。

不过这孩子才九岁,不必着急,机会总会有的。\"

贾环返回荣国府,得知林如海病危的消息。

这些年虽与黛玉相见不多,但二人情谊甚笃,他急忙赶往黛玉住处。

“三爷到了,姑娘在屋里呢。\"紫鹃见到贾环,连忙行礼。

她深知环三爷与姑娘交好,常送来些罕见的趣物,黛玉对此十分珍视,从不在外人面前展示。

贾环踏入房内,只见黛玉坐在榻上默默落泪,神情无助,双眼通红微肿,显见哭得厉害。

林黛玉正在房中发愁,忽听贾环前来探望,说起父亲林如海染疾之事。

贾环虽不能同行,却建议黛玉带他前往扬州,称其三弟或能救治林如海。

黛玉起初不信,后见贾环言辞恳切,心中动摇。

贾环握住黛玉的手,直言只要病因明确,必能治愈。

黛玉稍作沉吟,最终下定决心,嘱咐紫鹃召唤扬州来使,表明欲回乡之意。

不多时,林家仆从林六至,黛玉隔着帘幕询问扬州近况。

得知父亲确有康复可能,黛玉心生希望,决定不顾众人阻挠,务必带贾环同行。

临行前,她命紫鹃准备莲子羹,为远行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