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同意了?(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明辽国公》最新章节。
如此一来,有才之士难进,庸碌之辈充斥其中,政务军务皆难达上善。
而外地官员入驻,可带来新鲜血液,以朝廷法度与多元视角,打破地方固有利益链条。
陛下,为大明江山社稷计,为辽东长远发展计,当速遣他地官员充实辽东,打破现有封闭格局,避免结党之祸,如此,辽东方能稳如磐石,为我大明北疆屏障。”
朱元璋闻此二人所言,觉其言辞缜密,句句皆称一心为大明着想。然众人心中真正盘算,朱元璋又岂会不知。
如今之辽东,似一块肥美之肉,众人皆欲争而食之。
朱元璋道:“二位爱卿所言,倒也有理。然光言不做无实效,汝等需给咱拿出详实具体之章程来。”
群臣闻之,颇感不可思议。未料朱元璋竟有此回应,虽未径直应允,但其话中之意,似已有对辽东有所举措之念。
于是,朱元璋敕令六部、内阁与中书省共同商议此事,待商议停当,将结果上奏以供御览。若他觉得可行,便依此施行。
坤宁宫内,朱标向朱元璋发问:“父皇,为何要遂了他们的意?”
朱元璋道:“标儿,咱之所以顺着他们的意愿,实是为了平衡朝局,此乃不得不为之举。
朝堂之上,各方势力盘根错节。这些主张对辽东有所动作之人,背后牵连众多。
许多地方官员,皆是他们的门生故吏。
若咱一味强硬驳回,势必会激起他们的不满与抵触,进而引发朝堂动荡。
如今咱令六部、内阁与中书省共同商议,表面上看是顺应他们所言,实则另有深意。
此举可让各方势力都参与其中,在商议过程中,他们必然会为了各自利益相互制衡。
如此一来,既不会让某一方势力过度膨胀,又能使各方皆有所顾忌,不敢轻举妄动。
咱深知,天下初定,根基未稳,需徐徐图之。
这些人的门生故吏遍布各地,若处理不当,或致政令不通,地方离心。
以平衡之法,让他们相互牵制,方能稳固朝局。
且通过此次商议,朕亦可看清各方势力的真实意图与动向,为日后的决策提供依据。
咱之目的,乃是为了大明江山能够长治久安。
平衡朝局,只是这漫漫治国路中的一步棋。
你需明白,身为帝王,凡事不可只看表面,需洞察背后深意,方能驾驭群臣,稳坐江山。”
朱标面露忧虑,向朱元璋进言:“父皇,辽东所推行之教育改革制度,或可化解此般难题,又何须对辽东大动干戈?倘若这些人对辽东教育体制下手,那此前诸多努力岂不付诸东流?”
朱元璋面露笑意,道:“标儿,无需忧虑。常孤雏那小子,机灵着呢,岂会坐以待毙。”
朱标不禁叹息:“父皇,昔日打天下时,这些文人避之不及。如今天下太平,他们争权夺利反倒最为积极。”
朱元璋道:“此乃常理。他们读书人常言‘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这些自诩聪明之人,乱世中惜命如金。待世道安稳,便欲凭那满口子曰诗云、仁义道德,揽权聚财,此皆人性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