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章 少年英雄,雄英年少!(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明辽国公》最新章节。
往日他光是批答各地文书,就常常忙到深夜,如今有了内阁分担,傍晚便能从东宫出来,带着几个内侍去西苑的校场。
他本就喜好骑射,只是先前被政务缠得没机会,如今得了空,便日日去练上一阵。
春日里,他换上劲装,策马在场上奔驰,拉弓射箭,虽不如武将那般勇猛,却也身姿稳健。
陪练的侍卫见他箭术日渐长进,忍不住喝彩,朱标只笑着摆摆手,又催马绕场一周。练到出汗,便坐在场边的石凳上歇着,喝口热茶,看夕阳落在远处的宫墙上。
日子一久,他脸上的倦色渐渐褪去,脸颊有了血色,连走路都比从前稳健有力。
马皇后见了,欢喜得让御膳房每日炖些补汤送来,却总被朱标笑着推拒:“母后放心,儿臣每日动一动,比喝什么汤都管用。”
这日散朝,朱元璋见朱标步履轻快,便打趣道:“你如今倒比咱还精神,看来这内阁,真是帮你松了绑。”
朱标躬身笑道:“父皇设立内阁,不仅是为儿臣分忧,更是为大明立了规矩。往后就算儿臣不在,有阁臣们辅佐,政务也能照常运转。”
朱元璋点点头,眼里带着赞许。
夕阳下,父子俩并肩走着,影子落在金砖地上,朱标的影子比从前挺拔了不少,再不是那个总带着几分病容的太子模样。
内阁的窗棂里透出灯光,阁臣们还在忙碌,而东宫的校场上,明日一早,又会响起马蹄声和弓弦声——这江山,在章法与生机里,越发稳当了。
那日御花园的凉亭里,朱雄英侍立在朱元璋身边,手里捏着片刚摘的柳叶,忽然抬头道:“皇爷爷,孙儿想去辽东,跟舅舅学带兵。”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朱元璋正逗着笼里的画眉,闻言动作一顿,转头看他。
少年已经长开了些,眉眼像极了朱标,只是眼神里多了几分跃跃欲试的锐劲。
“去辽东做什么?”朱元璋放下鸟笼,声音沉了沉,“京师里有卫所,有老将,难道不够你学?”
“孙儿听说,舅舅在辽东练出的兵,能在雪地里趴三个时辰不动,能一箭射穿三层甲。”
朱雄英往前凑了半步,眼里闪着光,“京师的兵是好,可辽东的风硬、地冻,才是真能磨性子的地方。孙儿不想只在演武场里挥挥剑,想看看真刀真枪的阵仗。”
朱元璋摸了摸他的头,指腹蹭过少年额前的碎发。
他何尝不知道这孩子的心思,朱雄英打小就爱听边关的故事,床头总摆着本《孙子兵法》,边角都翻卷了。
可辽东苦寒,战事虽少,却也常有摩擦,他怎么舍得让这根独苗去冒险。
“你舅舅当年去辽东,是他自己要求的。”朱元璋叹口气,拿起块桂花糕递给他,“你不一样,咱大明如今不缺能打仗的将,缺的是能守江山的人。留在京师,跟着你父亲学看奏折,学断案子,学怎么让百姓过好日子,比舞刀弄枪更要紧。”
朱雄英咬着桂花糕,没再说话,只是手里的柳叶被捏得变了形。
朱元璋看在眼里,又柔声道:“明日让徐达来教你骑射,他当年在鄱阳湖一箭射穿陈友谅的桅杆,本事不比你舅舅差。等你再长两岁,皇爷爷带你去开平卫巡边,让你看看真正的军伍,如何?”
少年这才抬起头,眼里的失落淡了些,闷闷地应了声:“孙儿听皇爷爷的。”
朱元璋看着他转身离开的背影,小肩膀挺得笔直,像株倔强的小松苗。
他拿起鸟笼,画眉不知何时停了鸣唱,笼子里静悄悄的。
他忽然对着空气说了句:“去,给辽东的常孤雏捎句话,让他把练兵的册子抄一份来,送东宫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