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 朱雄英给常静买礼物(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明辽国公》最新章节。

第二天一早,常宁揣着母亲给的碎银子,拉着妹妹常静,非要领朱雄英去逛盖州城。临安公主笑着应了,只嘱咐他们早些回来。

出了国公府,街上的风带着点凉意,却吹得人精神。

朱雄英放眼望去,只见两旁多是青砖瓦房,墙头上爬着干枯的藤蔓,看着比应天的楼宇质朴些,却透着股结实劲儿。

“表哥你看,这路是用水泥铺的!”常宁踩着脚下平整的街道,得意地说,“爹说这下雨不泥泞,马车走上去也稳当。”

朱雄英蹲下身摸了摸路面,果然坚硬光滑,比应天的石板路更显齐整。

街道不宽,却规划得清楚,行人、马车各走一边,少见拥堵。

路边的铺子多是敞开着门,卖皮货的、打农具的、烙饼子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带着关外特有的爽朗。

“应天府的路多是石板铺的,下雨时缝隙里总积着水。”朱雄英笑着说,“这里倒好,走起来脚下干净。”

常静在一旁补充道:“爹说盖州是辽东的门户,往来商队多,路不好可不行。他还让人在街角设了饮水处,夏天有凉茶,冬天有热汤呢。”

说话间,三人走到一处岔路口,见几个穿着短打的汉子正在路边栽树,树坑挖得方方正正。

常宁跑过去问了几句,回来禀报:“他们说这是刺槐,耐旱,长大了能挡挡风沙,还能给行人遮凉。”

朱雄英望着那些忙碌的身影,又看了看街道两旁井然有序的布局,心里暗暗点头。

盖州没有应天的繁华富丽,却处处透着务实的巧思,每一处规划都想着民生便利,倒比那些只讲气派的城池更让人觉得踏实。

“走,我带表哥去吃张家的糖画!”常宁拉着朱雄英的袖子往前跑,常静在后头笑着跟上。

阳光洒在水泥街道上,映得三个身影轻快又热闹。

盖州城的街巷里,不少商贩见了常宁兄妹,都笑着打招呼。

“小侯爷,今日又带妹妹出来逛?”一个卖糖葫芦的老汉挥着手里的杆子,笑得满脸褶子。

“张大爷,您这糖葫芦看着更甜了!”常宁响亮地应着,还回头冲朱雄英眨眨眼。

旁边布庄的老板娘探出头来:“小静姑娘,上次说的花样子到了,回头让你娘来瞧瞧?”

常静乖巧地点点头:“知道了李婶。”

朱雄英看在眼里,等走远了些,才笑着对常宁道:“你倒是跟这些百姓处得融洽,一点架子都没有。”

常宁挠挠头,嘿嘿笑:“爹说,咱们吃的穿的,都是百姓的税银,摆什么架子?再说他们都待我好,张大爷总偷偷多给我一串糖葫芦,李婶还送过我妹妹一块花布呢。”

常静在一旁补充:“娘也说,哥虽是侯爷,可不能忘了本。”

朱雄英恍然。

他早听说常宁一出生就被封侯,原是因常孤雏军功太高,朝廷实在封无可封、赏无可赏,才把这份荣耀加到了刚出生的孩子身上。

可常宁身上,半点没有勋贵子弟的骄纵,倒像个寻常人家的孩子,对谁都热络亲和。

正说着,一个挑着菜担的农妇走过,见了常宁便笑:“小侯爷,明日我家送些新摘的黄瓜到府里?”

“好啊王大娘,我让厨房给您留着钱!”常宁爽快应道。

朱雄英望着这一幕,心里越发佩服舅舅教女有方。

寻常勋贵子弟多是养在深宅,与百姓隔着层纱,常宁却能这样自在地融在市井里,这份亲和,可比那身爵位金贵多了。

三人逛到街角一家首饰店,铺子里摆着各式各样的银饰,簪子、耳环、手镯,在阳光下闪着温润的光。

朱雄英一眼瞥见柜台里一支梅花样式的银簪,花瓣雕得细致,还嵌着几颗小小的珍珠,瞧着清雅秀气。

他转头看向常静,笑道:“表妹,表哥初来辽东,也没备什么像样的礼物。这支发簪看着配你,不如我买给你?”

常静闻言,脸腾地红了,连忙低下头,手指绞着衣角,小声道:“表哥不必破费,我……我不缺这些的。”

常宁在一旁凑趣:“妹妹,表哥给你买你就拿着嘛!这支簪子好看,比你头上那支新多了!”

常静嗔怪地瞪了哥哥一眼,脸更红了,声音细若蚊蚋:“娘说,不能随便要别人的东西……”

朱雄英见她窘迫,便笑着对掌柜道:“掌柜的,把那支梅花簪包起来。”

又转头对常静道,“这是表哥的一点心意,不算破费。你要是不收,倒显得生分了。”

掌柜麻利地包好发簪递过来,常宁抢先接了,塞到妹妹手里:“拿着吧拿着吧,表哥一番好意呢!”

常静捏着那小小的纸包,指尖都有些发烫,抬头飞快地看了朱雄英一眼,又赶紧低下头,小声说了句:“多谢表哥。”

朱雄英见她收下,笑了笑:“这才对。”

常宁在一旁拍着胸脯:“以后表妹想要什么,跟我说,我让我爹给你买!”

惹得常静又羞又气,伸手拧了他一把,街上顿时响起常宁的嚷嚷声和常静的轻笑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