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1章 雷厉风行,风声鹤唳(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明辽国公》最新章节。
应天皇宫的御书房里,朱元璋正对着案上的鱼鳞图册出神,忽闻内侍来报,辽东快马信使求见。
待那封沾着尘土的奏疏呈上,他展开一看,眉头先是皱起,随即猛地一拍龙案,案上的茶盏被震得跳起,滚烫的茶水泼了满桌。
“好个江南士绅!”朱元璋的声音像炸雷般在殿内回荡,额上青筋暴起,“朕让工部匠人去辽东学艺,是为大明添利器,他们竟敢背地里勾连,偷朕的蒸汽机机密!真当朕老了,管不住这江南地面了?”
旁边侍立的司礼监太监吓得跪倒在地,连大气都不敢喘。
朱元璋抓起奏疏,手指死死攥着纸页,指节泛白:“常孤雏在辽东拼死拼活,为的是守好国门,这些蛀虫倒好,在家门口算计起朝廷的宝贝!从江南到辽东,千里迢迢递消息、设眼线,手脚做得倒麻利!”
他来回踱了几步,龙靴踏在金砖地上咚咚作响:“这些士绅,占着良田,纳着轻赋,平日里骄横跋扈也就罢了,如今竟把手伸到军器上来!若让他们偷了蒸汽机去,勾结外藩,或是私造器械,天下岂非要大乱?”
怒喝间,朱元璋猛地停步,对殿外高声道:“传朕旨意!着锦衣卫指挥使领缇骑百人,即刻奔赴江南,将奏疏上所列的周、吴、陈三家士绅,连同他们府中参与窃密的管事、幕僚,一并缉拿归案!抄没家产,严查党羽,一个都不许漏!”
旨意一下,锦衣卫衙门立刻动了起来。
指挥使亲自点了百余名精悍缇骑,个个跨着快马,佩着绣春刀,连夜出了应天城,往江南方向疾驰。
沿途州府见了锦衣卫的腰牌,谁敢怠慢?一路绿灯放行,连驿站的快马都备得齐齐整整。
江南的周府里,周老爷正得意洋洋地听着管事汇报,说辽东那边已得“核心图纸”,再过几日便能送回。
话音未落,院外突然传来马蹄声和呵斥声,跟着是大门被撞开的巨响。
周老爷刚站起身,就见一群身着飞鱼服的锦衣卫闯了进来,刀光在烛火下闪着寒芒。
“周士绅,奉陛下旨意,拿你归案!”指挥使亮出圣旨,周老爷顿时面如死灰,瘫倒在地。
吴、陈两家也是一样,前一刻还在饮酒作乐,下一刻便被缇骑堵在府中,捆了个结实。
一时间,江南各府风声鹤唳。
那些平日里与这三家勾连的乡绅,吓得连夜藏起书信,遣散门客,却还是被锦衣卫顺藤摸瓜,揪出了不少同党。
抄家的队伍从街头排到巷尾,一箱箱金银、一卷卷地契被抬出,百姓们围在街边看热闹,有人叫好,有人唏嘘,却谁也不敢多言——毕竟是洪武皇帝动了怒,谁也不敢触这龙鳞。
几日后,锦衣卫押着数十名涉案人员返回应天,朱元璋看着押解名册,脸色稍缓,却依旧冷声道:“把这些人扔进诏狱,仔细审!朕倒要看看,他们背后还有多少勾当!”
江南士绅被锦衣卫缉拿的消息传到应天官场,顿时像投了颗石子,搅得不少人坐不住。
这些江南官员,或是与周、吴、陈三家沾亲带故,或是收过他们的孝敬,更有甚者,当年科举及第时,还受过这些士绅的财力相助。
如今见三家落难,生怕牵连到自己,便合计着找个能在皇上面前说上话的人求情。
思来想去,众人都把目光投向了东宫太子朱标。
朱标性情仁厚,素来主张宽和治国,这些年不知为多少官员说过情,再者他是朱元璋嫡长子,说话分量自然不同。
头一个找上门的是礼部侍郎张谦,他是苏州人,与陈家是世交。
到了东宫门外,他递上名帖,见了朱标,没说几句便红了眼眶:“太子殿下,江南那几家虽有过错,却也是百年乡绅,族中子弟多有耕读传家者。此次窃密之事,许是下人自作主张,未必是主家本意,还望殿下念在他们往日捐资助学的情分上,在陛下面前美言几句,从轻发落啊。”
朱标端着茶盏,眉头微蹙:“张大人,此事陛下已下严旨,涉案的不仅是士绅,还有军器机密,关乎国本,岂是轻发落的事?”
话音刚落,又有几位江南籍的御史、郎中赶来,你一言我一语地劝说。
有的说“士绅是地方支柱,抄家恐动摇江南民心”,有的道“许是误会,待查清再说不迟”,更有甚者,隐晦提及“江南赋税重地,若处置过严,恐影响来年税粮”。
朱标听着,脸色渐渐沉了下来。他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宫墙外的垂柳,缓缓道:“诸位大人的心思,本宫明白。可你们想过没有?蒸汽机是朝廷耗费心血研制的利器,关系到边防军备,江南士绅为私利窃取机密,已是触犯国法。陛下震怒,正因他们罔顾大局,若不严惩,日后效仿者接踵而至,国法家规何在?”
一位老御史仍不死心,叩首道:“殿下仁厚,当知江南士绅虽有不轨,却也罪不至满门抄斩。还请殿下看在江南百姓的份上,求陛下网开一面,只惩首恶,放过旁支族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