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集:研发投入加强(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深圳玻璃厂打工记》最新章节。

刘好仃坐在会议室的角落,手里翻着一本技术手册。这本手册不是新买的,是阿芳从一摞旧资料里翻出来的,封皮上还沾着点灰,像是刚从某个尘封的抽屉里被唤醒。

“你们看这个。”他把手册摊开在桌上,“这是2017年的实验记录,里面有个参数,冷却速率异常。”

阿芳凑过去看了一眼:“我记得那次爆裂事故,当时没人能解释清楚原因。”

“现在可能有点眉目了。”刘好仃用手指点了点那行数据,“如果这个参数是真的,那就说明我们当时的工艺设定有问题。”

老李在对面叹了口气:“要是当年也有这思路……”

这句话像一颗小石子,掉进了水面,激起一圈圈涟漪。

会议桌旁的人多起来了。刘好仃看着这群人,有老技工,有年轻的技术员,还有几个原本只是负责日常维护的工人。他们的眼神各异,有的带着好奇,有的带着怀疑,但至少,都在听。

“咱们接下来要干的事,是以前没怎么认真干过的。”刘好仃放下手册,站起身来,“我们要搞自主研发。”

话音落下,空气安静了几秒。

有人低声嘟囔了一句:“自主研发?咱厂哪有那个条件。”

“不是非要造个新东西出来。”刘好仃笑了笑,“而是把我们已经掌握的东西,系统地整理、优化、再创造。我们不是要发明轮子,是要把轮子做得更适合我们的路。”

阿芳在一旁点头,开始在白板上写下几个关键词:经验整合、问题优先级、团队协作。

“第一步,”刘好仃继续说,“是我们得知道自己到底有什么。设备、数据、经验,都列出来。然后,挑出最影响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问题,集中力量去解决。”

小林举手:“那怎么分任务?谁负责什么?”

“你问得好。”刘好仃拿起笔,在白板上画了个简单的流程图,“我们按车间分工,每个环节选一个‘技术牵头人’,负责收集问题、协调资源。然后,把这些汇总到研发小组里,大家一起分析、拆解、想办法。”

“听起来挺复杂。”老李皱眉。

“不复杂。”刘好仃摇头,“就像做饭,你先得知道家里有什么菜,缺什么调料,然后才能决定做什么饭。我们现在就是找菜、洗菜、切菜的过程。”

阿芳忍不住笑了一下:“这比喻还挺接地气。”

“接地气才容易理解。”刘好仃拍拍桌子,“而且,我敢打赌,咱们这些老技工肚子里装的经验,比书上写的都管用。”

会议气氛慢慢热了起来。有人开始提问题,有人开始分享自己遇到的难题,还有人拿出笔记本记下要点。

刘好仃看着这一切,心里踏实了些。

预算讨论会上,财务主管老张皱着眉头看了眼报表:“你们这一块的投入,比去年多了三成。”

“对。”刘好仃点头,“但我们废品率也比去年降了两个点。”

“可你现在还要加码?”老张语气有些迟疑,“这不是又要拉高成本吗?”

“短期来看是的。”刘好仃翻开一份数据表,“但你看这里,上个月我们因为传感器延迟导致的切割误差,损失了将近五万的原料。如果我们能在控制系统上做点改进,这种损失就能避免。”

老张沉默了几秒:“那你打算怎么花这笔钱?”

“先集中在几个关键项目。”刘好仃指着表格,“比如玻璃成型精度优化、能耗控制模块开发,还有模具温度调节算法研究。这些都是我们已经有基础的地方,只需要一点点推进,就能看到效果。”

“小步快跑?”老张重复了一遍。

“对。”刘好仃点头,“不求一步到位,只求稳扎稳打。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阿芳在一旁补充道:“我们也做了对比分析,初期投入集中在低成本、高回报的项目,后续根据成果再调整方向。”

老张沉吟片刻,终于点了点头:“行吧,你们先把方案细化一下,下周例会再过一遍。”

走出会议室时,刘好仃松了口气:“总算过了第一关。”

“其实老张也没那么难说话。”阿芳笑着说,“就是怕乱花钱。”

“谁不怕呢?”刘好仃耸肩,“但我们不是乱花钱,是在买未来。”

车间门口,挂着一块新的公告牌,上面贴着一张红底黑字的通知:

“金点子奖”征集令

为鼓励员工参与技术创新与工艺优化,现面向全体一线员工征集实用型改进建议。每月评选一次,优秀建议将获得奖励及公示表彰。

落款写着:技术研发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