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集:质量问题分析(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深圳玻璃厂打工记》最新章节。

刘好仃站在办公室门口,手里拎着一沓打印出来的质检数据,眉头拧得像个麻花。他刚准备推门进去,就听见里面传来小林的声音:“这数据格式也太乱了吧,Excel都快被我玩出花来了。”

阿芳坐在电脑前,头也不抬地回了一句:“你这是玩Excel,我们这是在救厂子。”

小林叹了口气:“我这不是在努力嘛,刚把时间线对齐了,结果发现记录方式还五花八门,有的写‘轻微发雾’,有的写‘有点蒙’,这怎么分析啊?”

“你这是第一次做数据清洗,习惯就好。”阿芳说着,把一叠纸质检测表递过去,“刘哥让我把这些扫描存档,你顺手也导入系统吧。”

小林接过那叠纸,翻了几页,苦着脸说:“这都快成古籍了,上面还有咖啡渍,还有油墨模糊的……”

“那也是数据。”阿芳翻了个白眼,“你要是觉得轻松,下次我多给你几叠。”

刘好仃推门进来,手里那沓纸啪地往桌上一放:“吵什么吵?你们这是在整理数据,不是在吵架。”

“刘哥,这数据真的太难搞了。”小林举起一张表,“你看这个,写的是‘玻璃边缘有点毛’,我怎么量化?毛多少算毛?”

“那就去现场看看,实物比数据靠谱。”刘好仃坐下,打开电脑,“阿芳,你那边扫描完了吗?”

“快了,最后一份。”阿芳点开扫描仪,“不过我发现个奇怪的东西,一份盖着‘待复检’的报告,但后面没结果。”

“待复检?那不是得有个处理单吗?”刘好仃皱眉。

“没找到。”阿芳把那份报告夹进自己的笔记本,“我回头再查查。”

小林一边敲键盘一边嘀咕:“这数据清洗比上班还累。”

“你这是在学东西。”刘好仃一边看屏幕一边说,“你现在多花点时间,以后少走弯路。”

“我这不是在弯路上狂奔嘛。”小林苦笑。

阿芳忽然停下敲键盘的手,指着屏幕说:“你们看这个,原料A最近两批的粒径分布好像有点不对劲。”

刘好仃凑过去一看,果然,曲线偏移得有点明显:“这得找仓储组看看,这两批砂料用在哪儿了。”

“我这就联系他们。”阿芳立刻拨通电话。

小林一边运行脚本一边问:“刘哥,你说我们这样查,真的能找到问题源头吗?”

“当然能。”刘好仃语气坚定,“问题不会自己跑出来,但数据会说话。”

“可我这脚本老是报错。”小林一脸愁容。

“你这脚本写得是有点问题。”刘好仃凑过去,“这里应该用Pandas的merge方法,不是用for循环。”

“我这不是刚学嘛。”小林无奈,“我连Python环境都差点没搭起来。”

“慢慢来,别急。”刘好仃拍拍他肩膀,“你现在每解决一个问题,都是在给自己攒经验。”

阿芳挂了电话,回过头:“仓储组说这两批砂料主要用在了第三批和第五批生产线上。”

“那这两批产品的质检数据呢?”刘好仃问。

小林立刻调出数据:“第三批确实有透光率下降的问题,第五批倒是正常。”

“这说明什么?”刘好仃问。

“说明问题可能和砂料有关,但不一定全是因为砂料。”阿芳分析道,“第五批虽然用了同一批砂料,但可能其他因素抵消了影响。”

“对。”刘好仃点头,“所以不能只看一个变量,得综合分析。”

小林忽然指着屏幕说:“等等,我发现个事,第三批生产前两天,仓库监控里有个搬运工换了两个原料桶的位置。”

“这也能看出来?”阿芳惊讶。

“我刚截了图。”小林调出视频片段,“你们看,他把原本标号A3的桶,放到了A5的位置。”

“这会影响什么呢?”刘好仃眯起眼。

“如果生产流程是按标签来操作的,那可能就会出错。”小林说,“比如原本应该用A3的,结果用了A5的,但A5的砂料可能粒径更粗。”

“这得查清楚。”刘好仃立刻拨通仓储组电话,“你们那边有没有记录原料桶更换位置的情况?”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好像没这方面的记录。”

“那就查监控。”刘好仃挂了电话,转头对小林说,“你把这段视频备份一下。”

“已经存好了。”小林点点头。

阿芳忽然想起什么:“刘哥,我刚翻资料的时候,发现上周三那天的冷却塔检修记录里,有一份‘待复检’的报告,但没后续。”

“冷却塔检修?”刘好仃皱眉,“那天是不是正好是第三批产品生产的时候?”

“是的。”阿芳点头,“我觉得这事有点蹊跷。”

“那就一起查。”刘好仃站起身,“问题不会单独出现,都是连着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