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集:管理效果评估(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深圳玻璃厂打工记》最新章节。

刘好仃站在质检室的窗边,手里拿着一支红色记号笔,在玻璃上画了个圈。阳光正好打在他刚写下的“GD09复检完成”几个字上,照得那圈红光像颗跳动的心。

小林抱着笔记本从门外探头:“刘哥,数据出来了。”

“快放上来。”刘好仃转身时带起一阵风,吹得桌上的纸张哗啦作响。

屏幕上是连续三周的质量波动图,GD09的表现比预期还要稳定。边缘毛糙率下降了1.2%,划痕问题几乎绝迹,透光率也回到了正常范围。

“看来这台老将还没到退役的时候。”小林笑着拍了拍屏幕。

“不是它不行,是我们以前没给它机会。”刘好仃翻着报告,“把这份数据发给各组负责人,下午两点开会。”

阿芳推门进来,手里抱着一沓打印好的报表:“客户那边也反馈了,最近几批货他们验收得很顺利,说我们交货时间还提前了。”

“哦?”刘好仃挑眉,“物流那边动作变快了?”

“不光是物流。”阿芳翻开一页,“你看,包装车间的人说新流程上线后,出库效率提升了将近两成。”

“这是个意外收获。”刘好仃笑了笑,“不过咱们也不能只看好的一面。你刚才说的数据,有没有遗漏的地方?”

阿芳顿了一下:“我查了系统里的历史记录,发现有几单去年的老订单,数据好像没录入进去……”

“嗯。”刘好仃点点头,“这事回头再查,先准备会议内容。”

会议室里,空气里飘着咖啡和油墨的味道。墙上投影着最新的质量分析图表,颜色分明,像一幅幅抽象画。

刘好仃站在白板前,手指轻轻敲着桌面:“过去一个月,我们做了三件事:加强原材料抽检、优化生产工艺流程、提升检测频率。”

他转身写下三个关键词:“原料控制、工艺规范、人员培训。”

“现在来看,这三块都取得了明显成效。”他指着屏幕上的曲线图,“合格率从87%提升到了93.5%,这是一个不小的进步。”

王姐举手:“刘哥,这些数据我们都认可,但你觉得这个水平能维持多久?”

“问得好。”刘好仃笑了笑,“我让小林整理了一份连续三个月的波动图,大家看——”

画面切换,一条蓝线稳稳地在绿色达标区域上下浮动,几乎没有突破警戒线。

“这不是靠运气。”刘好仃继续道,“而是因为我们在流程中加入了动态监控机制。每一步都有责任人,每个环节都有预警点。”

“比如冷却塔温度,我们从每小时一次调整为智能感应联动;切割刀更换周期也从经验判断改为了磨损度检测。”

“还有最重要的,是我们建立了‘问题闭环’机制。”阿芳补充道,“一旦发现问题,必须有追踪、有反馈、有改进。”

“没错。”刘好仃点头,“就像上次那个砂料结块的问题,虽然只是个小细节,但我们追到了源头,换了供应商,才换来今天的稳定。”

王姐若有所思:“所以,你说的‘动态监控’,其实就是在不断校准我们的标准?”

“对。”刘好仃在白板上画了个圆,“质量管理不是一次性达标的终点,而是一个不断修正的过程。”

他停顿了一下,语气变得温和:“就像我们做人一样,不可能永远不出错,关键是你愿不愿意去改。”

会议室安静了几秒,随后响起掌声。

会后,刘好仃回到质检室,打开电脑,开始撰写最终的评估报告。

小林端着两杯热茶进来:“刘哥,你说下一步该往哪儿走?”

“先把眼前这些成果巩固住。”刘好仃一边敲键盘一边回答,“然后我们要考虑一个问题——怎么让这套机制更聪明。”

“更聪明?”

“对。”刘好仃抬头看了他一眼,“比如用AI辅助检测,或者建立一个实时数据平台,让大家都能看到生产线上每一刻的变化。”

“听起来有点高科技啊。”小林挠头。

“时代变了,咱也得跟上。”刘好仃笑了,“不过别担心,咱们一步一步来。你现在要做的,就是把这次的数据整理成模板,以后每次评估都按这个来。”

小林点头离开后,刘好仃继续写着报告。窗外的阳光已经移到了另一侧,玻璃上的红圈被拉长,变成了一个椭圆。

他忽然想起什么,起身走到柜子前,拿出一个贴着标签的样本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