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集:国际文化差异分析(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深圳玻璃厂打工记》最新章节。

阳光从玻璃幕墙的缝隙里斜斜地洒进来,在阿芳的笔记本边缘投下一道细长的光痕。她正低头翻看昨晚整理好的客户留言,眉头微蹙,像是在努力拼凑一块复杂的拼图。

会议室的门被推开,刘好仃拎着两个纸袋走了进来,袋口还冒着热气。他把袋子往桌上一放,一股熟悉的叉烧香味立刻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早餐。”他说,语气平淡,却带着点不容拒绝的坚定。

“刘哥,你这是打算用叉烧包喂出一个文化差异分析团队?”小林从电脑后探出头来,嘴角带着笑。

“叉烧包养胃,胃好了,脑子才灵。”刘好仃一边拆袋子一边说,“你们今天要开始动真格的了。”

“动真格?”赵哥也从工具箱里抬起头,“不是还在整理资料吗?”

“资料是起点,不是终点。”刘好仃坐下,端起桌上的水杯喝了一口,“我们要做的,不是看他们说了什么,而是听他们没说的那部分。”

阿芳抬头看了他一眼,眼神里有些惊讶,又有些释然。

“比如?”小林问。

“比如,一个客户说‘你们的产品很好’,但语气里透着点犹豫。那犹豫背后,可能藏着一个我们没意识到的误解。”刘好仃顿了顿,“我们要做的,是把那个‘犹豫’找出来。”

会议室安静了几秒,只有窗外的风掠过玻璃发出轻微的呼呼声。

“所以,今天的第一步,是启动‘文化差异初探’项目。”阿芳打开电脑,调出一个新文档,“我们要从现有的数据中,找出那些‘不对劲’的地方。”

“什么叫‘不对劲’?”赵哥问。

“就是那些看起来正常,但仔细想想又有点奇怪的留言。”阿芳点开一条客户评论,“比如这条:‘你们的产品很精准,但你们的人似乎没有时间概念。’”

“时间概念?”小林皱眉,“什么意思?”

“可能是我们回复邮件慢了,也可能是我们开会时间安排让他们觉得不守时。”阿芳说,“但不管是什么,这背后反映的,是文化上的差异。”

“那我们该怎么分析?”赵哥问。

“先从已有的信息入手。”刘好仃说,“客户留言、视频评论、售后反馈……这些都是我们接触文化的触角。我们要做的,不是马上下结论,而是先画出一张地图。”

“地图?”小林来了兴趣。

“对。”阿芳点头,“我们要把所有的反馈分类,找出它们在哪些维度上出现了偏差。比如沟通方式、时间观念、质量认知……”

“听起来像是在做翻译。”小林说,“把他们的反应,翻译成我们的理解。”

“差不多。”刘好仃笑了笑,“但翻译不是单向的,我们要做的,是双向的对话。”

赵哥摸了摸下巴:“那我们怎么知道,哪些是真正的差异,哪些只是个别客户的感受?”

“这就是我们要做的第一步。”阿芳说,“整理、分类、归纳,然后才能找到规律。”

“听起来挺枯燥的。”赵哥嘟囔了一句。

“但很关键。”刘好仃看着他,“就像造玻璃一样,前期的准备越细致,后面的成品才越透亮。”

小林点点头:“那我建议,我们先搞一个‘观察清单’,把所有异常点都记录下来。”

“好。”阿芳打开文档,“我们就从今天开始,把所有的留言、评论、反馈都归类进去。”

“等等。”小林突然说,“要不要找外部顾问?毕竟我们对文化差异这块了解有限。”

“可以考虑。”刘好仃说,“但现在,我们得先从内部视角出发,先把我们自己的‘文化’搞清楚。”

“也就是说,我们得先搞明白,我们是谁。”阿芳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