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65章 光的三种模样(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幽谷怨灵》最新章节。

林晚秋蹲在“星星槐圃”旁,看着孩子们把槐花落进竹篮。今年的槐花结了好多籽,像串微型的螺丝挂在枝头,风一吹哗啦啦响,像老周工具箱里的零件在唱歌。她捡起颗落在地上的籽,外壳坚硬带棱,像颗缩小的黄铜螺丝,忽然懂了——老周眼里的光,真的会变模样。

王大爷把新收的槐花籽装进铁盒,是老周当年装螺丝的那个,铁皮上的锈迹都透着股熟悉的暖。“你看这籽,”他捏起颗对着太阳照,“壳硬得像螺丝,里面的仁甜得像槐花,可不就是老周说的‘外有骨,内有甜’?”铁盒的角落里,还留着几颗没用完的螺丝,和槐花籽混在一起,竟分不清哪是光结的果,哪是光长的骨。

女儿带着“念周”宝宝认槐花,小家伙刚会走路,摇摇晃晃扑向最矮的那棵苗,小手抓住片叶子就往嘴里塞。“这是周太爷爷的光变的,”女儿轻轻掰开他的手,“要慢慢尝,才知道甜。”宝宝咯咯地笑,口水沾在叶片上,像颗晶莹的露珠,映着阳光,折射出五颜六色的光——是甜的果在笑,是硬的骨在摇,是爱的魂在跳。

卖槐花酱的小夫妻新做了种“骨感甜”酱,在槐花里掺了点磨碎的槐籽壳,“这样甜里带点脆,”男人举着酱罐笑,“像周爷爷的光,既有软心肠,又有硬骨头。”有个跑长途的司机总来买,说要带点在路上,“吃着这酱,就像有人在拧紧我心里的螺丝,再累也不慌”。

博物馆的“光的墙”又添了新照片:老周的曾孙在国际林业论坛上,展示五角星槐树的培育成果;山区小学的毕业生考上了林业大学,抱着槐树苗的照片笑得灿烂;连那位研究民俗的教授,也出版了本《螺丝与槐花:沉默的传承》,扉页印着老周的螺丝刀和朵五角星槐花。

暴雨再次来袭时,巷口的新篱笆稳稳地站着,每个桩脚的螺丝都拧得恰到好处。这次是“念周”宝宝的爸爸带着街坊们修的,他给每个螺丝都缠了圈红绳,“让周爷爷的光也搭把手”。林晚秋站在廊下看,雨水顺着篱笆往下淌,在地上汇成小小的溪流,溪流里漂着片槐花,像艘光的小船,载着甜、骨和魂,往远处漂去。

除夕夜的长桌上,“念周”宝宝抓周,小手绕过了笔和算盘,一把抓住了那颗螺丝形状的长命锁,又抓起了块槐花糕,一手硬,一手软,笑得眉眼弯弯。“这孩子随老周,”王大爷笑得合不拢嘴,“心里装着光,手里握着暖。”林晚秋看着宝宝把螺丝锁往槐花糕上蹭,忽然觉得那画面就是老周光的全部模样——甜的果里有硬的骨,硬的骨外裹着甜的果,而这一切,都被爱的魂紧紧抱着,永不分离。

窗外的光更亮了,灯笼、星光、万家灯火,还有宝宝眼里的光,在雪地里织成了张光的网。林晚秋知道,老周眼里的光,早已超越了时光和距离,它落在槐花里,让甜有了滋味;落在螺丝里,让日子有了支撑;落在牵挂里,让爱有了归宿。这三种模样,合在一起,就是生活最本真的模样——既有咬碎硬骨头的韧,又有含住蜜糖的柔,更有代代相传、永不熄灭的暖。

风穿过巷口,带着满世界的光,像老周在说:“你看,光从来不是孤单的,它会变成好多模样,陪着日子慢慢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