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边疆和平,良策永传(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穿越大明宫,成重八最宠皇妃》最新章节。

晨曦微露,我独坐书房,手中握着一卷尚未封缄的策论。纸页上墨迹未干,字迹清劲有力,正是我亲手誊写的《边疆治理十策》。窗外传来早起宫人的脚步声,轻而有序,仿佛连这清晨的空气都带着几分肃穆。

昨夜那条来自宫中的急报仍在我心头萦绕——朱元璋召见陈矩,至今未归。

我不知他是否已落入李善长之手,也不知那封密信是否已被呈递至御前。但我知道,若要在这风雨欲来的朝局中站稳脚跟,必须将手中的策略尽快交予兵部,让其成为正式的国策。唯有如此,才能在朝堂之上立住根基,不被流言与暗潮吞没。

“娘娘。”小贵子推门而入,神色凝重,“兵部那边回话了,尚书大人不肯接您的手稿,说除非有陛下亲批,否则不予受理。”

我合上策论,缓缓起身,目光落在案头那方玉印上。

“去请旨。”

小贵子点头,转身离去。

我站在窗前,望着天际泛白的云层,心中却异常清明。这一战虽未真正开始,但我已能预见未来的波澜。如今边疆战事初平,朝廷急需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理之策,而我所献之策,正是应时而生。它不仅关乎军务,更涉及赋税、屯田、商道、驿站、民防等多个方面,是我在家族覆灭之后,于乱世中反复推敲所得。

若能将其纳入国策,便不只是对我的褒奖,更是对这片土地长久和平的承诺。

不多时,小贵子匆匆返回,手中捧着一封加盖玉玺的御令。

“陛下亲自批注,命兵部即刻整理归档,并召您三日后入朝听诏。”

我接过御令,指尖轻抚那枚熟悉的玉玺印记,心中微微松了一口气。

“好。”我轻声道,“明日辰时,我会亲自前往兵部。”

翌日清晨,我换上素雅常服,乘坐马车前往兵部衙门。沿途百姓已恢复往日生计,街市喧闹,孩童嬉戏,仿佛昨日的动荡从未发生过。

兵部大堂内,众臣早已等候多时。尚书大人面色冷峻,见我步入厅堂,仅微微颔首示意,并未起身相迎。

我径直走到案前,展开策论,朗声道:“此为《边疆治理十策》,乃我亲身考察北地风土、结合历年战情所拟。望诸位大人细阅,以助朝廷定国安邦。”

尚书翻阅片刻,眉头微皱:“妃子参政,古来罕见。此举是否妥当?”

我淡然一笑:“此非私议,乃陛下亲批。若诸位大人疑虑,不妨待三日后朝会再议。”

尚书沉吟片刻,终是收下策论,命人送入档案库。

事情暂告一段落,我辞别众人,乘车返回府邸。

刚踏入大门,小英便迎上来低声道:“娘娘,徐达将军派人送来一封信。”

我接过信封,拆开一看,果然如我所料,徐达在信中写道:

“娘娘所献之策,老夫已拜读。其中‘屯田设防’‘驿路通商’两策尤为精妙,实可安定边陲百年。老夫愿为其背书,力保此策得以施行。”

我将信折好,收入袖中,心中稍安。

三日后,朝会如期举行。

紫宸殿内,百官列席,气氛庄严肃穆。朱元璋端坐龙椅之上,目光如炬,扫视群臣。

我身着华服,立于殿侧,静静等待。

“今边疆战事已平,敌军退兵,边境安宁。”朱元璋开口,声音洪亮,“朕得良策,皆因成穆贵妃所献《边疆治理十策》。此策详尽可行,朕已命兵部整理归档,列为国策。”

群臣哗然,有人低声议论,有人面露惊异,亦有人神情复杂。

“一介女子,何敢妄议国政?”一名年迈老臣出列,语气不满。

朱元璋眉峰微挑:“你有何异议?”

老臣拱手道:“陛下,自古以来,妇人不得干政。此举恐惹天下非议。”

朱元璋冷笑一声:“妇人不可干政?那你可曾见过刘伯温之妻?她也曾为军师,辅佐其夫破敌无数。更何况,贵妃所献之策,已有成效。边疆守将捷报频传,百姓安居乐业,此乃铁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