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再见靖尧:保护鲁迅先生(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文化英雄联盟》最新章节。

白色恐怖的阴云笼罩着上海,鲁迅先生被国字号当局的特务紧紧盯住。他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言辞,似乎都在敌特的监视之下,令他不得不小心翼翼。鲁迅以其鲜明的个性和深刻的思想,成为了当局的眼中钉。

在繁华的上海,鲁迅与其他文化知名人士的活动一直备受关注。徐恩曾和戴笠终于截获了有关鲁迅与胡底、郭沫若、袁殊等共谋成立“文总”的情报,迅速展开了针对鲁迅和其他文化界人士的追捕。而王至诚和胡底等是他们追捕的重要骨干。

文总的成立,标志着一个以文化抗争为起点的革命文化团体的诞生,王至诚从龙华监狱被李苦禅保释出狱后,很快参与“文总”和“文联”、“美联”的工作。

1930年4月,胡底因战斗需要离开上海,临别前,王至诚突然接到靖尧情报,前往车站与胡底送行。

原来胡底获取有关“张学良东北军”的情报工作,借助国字号特务机关的证件与活动经费,巡视中共中央特科在东北和华北的地下工作,建立起一套名义上归国字号,实际上却为中共中央提供情报的秘密组织。此时的胡底,像一名潜伏在敌人内部的间谍,利用特殊身份为革命事业提供着至关重要的核心机密,比如蒋司令即将对中央苏区实施的第一次“围剿”计划。

临别时,王至诚紧握着胡底的手:“胡兄,过些日子我回奉天,希望在奉天相见。”

胡底感动地热泪盈眶,拍着王至诚的手说:“在上海遇上困难,可以找李克农,多保重。”

胡底离开上海不久,李克农被调至中央特科工作,迅速与顾顺章取得联系,尽快通过安娥与陈赓了解国字号特务头子徐恩曾的动向。李克农小组通过有计划的情报传递,使中共中央及时掌握国字号的动态,极大减少了损失,并保护了文化战线上的骨干力量。

这一年,以上海为中心,思想理论界展开了激烈的论争。王学文、潘文郁等作为“新思潮”派的代表,在共字号的影响下,发表了一系列深刻的经济理论文章。他们提出,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阐述了当时经济在帝国主义侵略下的割建经济特征,迅速引发了李达、刘梦云等人的广泛响应。然而,以严灵峰和任曙为代表的“动力”派则认为中国已是资本主义社会,力图为自己的观点辩护,结果遭到了潘文郁和王学文的强烈批判。鲁迅先生以“左联”为阵地,始终站在革命文学的最前沿鼓与呼!

王至诚等基层文化工作者,深知这种风头太盛会引来国字号反动派的注意,果断将中央特科靖尧传递的情报,想办法让鲁迅先生知道。鲁迅先生得知消息后,立即更换住所,以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某个黎明前的黑暗时刻,鲁迅带着他的妻子许广平和刚满一岁的儿子周海婴,从景云里匆忙迁出,迁往拉摩斯公寓A三楼四号。这次搬家异常神秘,鲁迅没有告诉任何人,也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拉摩斯公寓是由英国人拉摩于1928年建造的,当时是上海着名的高级住宅,四层的钢筋水泥结构,给人以安全感。然而,鲁迅的内心却是波云诡谲,他在苦难与抗争中挣扎着,面对着即将到来的危险。

冯雪峰,鲁迅的得意门生与良友,总是在关键时刻出现在鲁迅身边。他深知鲁迅的处境,因此也随即搬到了鲁迅家隔壁的地下室,成为他在这段艰难时光里的支持者。冯雪峰与鲁迅之间形成了一种默契的师生关系,他们在文学与思想的探索中,携手并进,度过了许多值得珍视的岁月。

一天,张景城拉着一辆黄包车来到了拉摩斯公寓。王至诚也随之而来,敲响了鲁迅家的隔壁。隔壁的夫人警觉地看了看王至诚和他的书画包,随后说道:“找到这里的,都是冯先生的朋友,不久前,有一位漂亮的女子刚刚进去。她想见你。”

王至诚脚踏入地下室,映入眼帘的是极其简陋的环境,光线昏暗。冯雪峰为了安全与经济,不得不选择这样的住所。在这十五平方米的小空间中,一切都显得那么狭小而拥挤,而王至诚的心中却因见到靖尧而激动不已。靖尧,王至诚的爱人,久别重逢的他们相拥而吻,彼此感受到那份久违的温暖和亲密。

“景城在外面呢。”靖尧想推开他。

王至诚调侃:“亲兄弟守护还不放心啊!”

“有两个消息:一喜一忧。”靖尧从王至诚的怀抱中走出,脸上流露出复杂的神情。

“何以喜?何以忧?”王至诚急切地问道,心中充满了期待。

靖尧微微一笑:“4月28日中日绘画展在东京上野展出,张大千、王一亭、钱瘦铁等中国艺术家顺利到达现场。王一亭在开幕式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说,展览会规模宏大,盛况空前,甚至超过了“五届中日联合绘画展览会”。冯雪峰、瞿秋白、王一亭等人的努力,使您创作的《兰亭序》成为本次展览中唯一的王羲之《兰亭序》摹本。这真是一个值得庆贺的消息!”

“那何以忧?”王至诚的心情被牵动着。

靖尧的神情变得凝重:“我们到处寻找张校长,他越来越与蒋介石亲近,并参与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等人之间的权力斗争,这场新军阀混战即将爆发。”

“中原大战?”王至诚心中一震,知道这场战争必将对政局产生深远的影响。他沉声说道:“汪精卫的南方反蒋军队虽已失败,但冯玉祥和阎锡山的联合,绝非乌合之众,他们具有相当的战斗力。”

靖尧点头认同:“没错。1930年4月1日,阎锡山在太原宣誓就任‘中华民国陆海空军总司令’,冯玉祥和李宗仁分别于潼关、桂林宣誓就任副总司令,三人的联合军队高达70万,组成八个方面军向南京围攻蒋介石。他必然会准备一场恶战。”

“不会打到老家山东去!”王至诚略显不安。

靖尧紧握着王至诚的手,眼中闪烁着忧虑:“张校长已经通知学校,所有离开的人要立即返回。我们在这里一天,就不安全一天。如果鲁迅先生的安全受到威胁……他就住在隔壁。”

王至诚心中暗自焦虑:“我们见见鲁迅先生,就一眼。”他渴望见到这位自己仰慕已久的文化巨匠,但此时形势紧张,无法久留。他们匆匆告别房主人,刚走出房门,便意外地看见了鲁迅的背影。深灰色的身影在窗前,透过开着的窗户,可以看到他静静坐在躺椅上,默默地抽着烟,仿佛在思考着什么。

这一刻,王至诚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敬畏与感动。白色恐怖的阴云下,鲁迅依然坚持着他心中的信仰与斗争,而他所代表的文化精神,将在这一场巨变中继续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