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技术破壁与主权博弈(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弦!正物质宇宙:跨越》最新章节。
2046 年,地球,洪荒开天基地
李艳的指尖在全息实验台上划出一道弧线,数百组基因序列如银色游鱼般在空气中舞动。她面前的培养舱里,一团液态金属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重塑形态,表面泛起的量子隧穿光泽比星盟提供的 \"熵减合金\" 样本更加稳定。培养舱外壁的温度监测屏显示,内部正维持着绝对零度之上 20 开尔文的极端环境,这是零号空间技术特有的量子稳定场在发挥作用。
\"佳哥,你看这个。\" 她突然暂停了分子动态模拟,放大了金属表面的原子排列,\"星盟的熵减技术核心是利用磁引力子约束同位素衰变,但他们的能量节点布置存在明显缺陷 —— 当遭遇虫族生物酸时,第三层原子晶格会产生连锁崩坏。\" 她调出星盟仲裁者级母舰在 m78 星云被击穿的慢放画面,舰体装甲在接触酸液后 7.3 秒出现贯穿伤,数据精确到毫秒级。
孔方佳俯身观察,注意到模拟界面上闪过的绿色侵蚀波纹。\"就像 m78 星云战役中星盟战舰出现的瞬间穿孔?\" 他的战术目镜自动关联到战役数据库,调出 17 艘星盟战舰的受损报告,其中 12 艘的破孔形状与李艳模拟的晶格崩坏模式完全吻合。
\"对。\" 李艳调出改良后的合金防御模拟,绿色酸液滴落在金属表面,竟像水滴般凝结成珠状滑落。培养舱内的金属团块突然分裂出数十条触须,精准捕捉到悬浮在空气中的纳米机器人,瞬间完成修复。\"我们在合金晶格中植入了用零号空间暗物质弦频率调制的稳定粒子,形成了类似生物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屏障。\" 她指着微观结构图中如神经网络般的暗物质粒子链,\"这些粒子链能自主识别虫族酸液中的酶分子,在接触瞬间产生量子隧穿效应,将有害物质弹射出去。\"
\"这不是简单的物理防御。\" 孔方佳的瞳孔微微收缩,\"它产生了生物电反应?\" 培养舱的频谱分析仪显示,金属表面正产生 15-20 赫兹的脑电波样波动,这是量子生物融合的典型特征。
\"准确来说,是量子生物融合。\" 李艳递过一份检测报告,\"我们提取了虫族战俘脑中的神经修复因子,用超磁性重构了其量子纠缠态,现在这种合金能自主识别损伤类型并启动修复程序。\" 她顿了顿,眼中闪过兴奋的光芒,\"最关键的是,它对星盟的能量武器也有 42.3% 的偏转效率,这意味着我们的战舰装甲能同时防御两种主要威胁。\"
这时,徐勇博士抱着一叠数据板匆匆走进实验室,头发上还沾着低温实验舱的霜花。\"元帅,李总,磁性骨骼锚定技术的改进遇到瓶颈。\" 他将数据板插入控制台,全息屏上立刻浮现出复杂的磁场拓扑图,红色预警区域显示出钙原子磁约束的随机性偏移,\"星盟的技术依赖外部引力场调控失重环境下的骨骼钙质锚定,但在不同重力环境下,磁约束会出现频率为 0.7-1.2 赫兹的周期性紊乱。\"
孔方佳指着图中闪烁的红色异常点:\"就像宇航员在太空中出现的骨质流失?这个技术是防止宇航员在失重环境下出现骨质流失的,但是却会在重力环境下出现骨质流失?\" 他想起深空任务报告中,宇航员返回地球后平均骨质流失率达 19.7%,这成为长期星际航行的重大障碍。
\"是的,而且模拟显示,长期使用星盟技术可能导致骨骼出现骨质隧穿效应 —— 通俗说就是骨头会变得像玻璃一样脆。\" 徐勇调出一组恒河猴实验数据,植入标准模块的猴子在月球重力环境下生活三个月后,股骨出现了直径 0.1-0.3 微米的纳米级裂纹,\"更严重的是,这些裂纹在返回地球重力环境后,会以每天 2.3% 的速度扩展。意味着这个技术只能短时用于失重状态,一旦进入重力状态,就必须停用,可是我们的人会经常在一天内出现多重重力环境的情况。\"
李艳突然拍了下手掌:\"为什么不用我们的脑机接口技术?\" 她迅速调出神经接驳系统模型,蓝色的意识数据流与磁性锚定的紫色磁场在虚拟空间中碰撞,\"把磁性锚定模块与 ' 灵犀 ' 脑机接口联动,让宇航员通过思维直接调控钙质分布,这样既能避免外部磁场干扰,又能实现精准修复。\"
孔方佳的目光在两个模型间切换,突然意识到什么:\"这就是说,我们可以把星盟的被动防御技术,改造成主动调控系统?\" 他的战术目镜自动生成效能对比图,主动调控模式下的骨质密度维持效率比星盟技术高出 300%。
\"完全正确。\" 李艳的指尖在屏幕上快速敲击,神经接驳系统的意识调控算法与磁性锚定的物理模型深度融合,\"现在让我看看... 钙原子的磁约束稳定性提升 93.4%,而且能耗降低了 61.2%。更重要的是,这套系统能适应 0.1G 到 2G 的重力环境变化,这对未来的外星殖民至关重要。\"
徐勇看着新生成的实验报告,镜片后的眼睛瞪得溜圆:\"这样一来,长期星际航行的宇航员不仅不会骨质流失,甚至能通过思维锻炼强化骨骼密度?\" 他想象着宇航员在飞船中通过冥想就能增强骨骼的场景,这将彻底改变人类探索宇宙的方式。
\"理论上是这样。\" 孔方佳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控制台边缘,\"立刻准备动物实验,优先选择参加过 ' 火星 - 500 ' 模拟任务的恒河猴,它们的骨骼状态更接近真实宇航员。\" 他想起远征第一舰队正在前往 250 光年外建立基地,那里的长期驻守对船员生理是巨大挑战,而这套系统可能成为关键的生存技术。
就在这时,通讯器响起周飞的声音,带着金属质感的电流杂音:\"元帅,远征第一舰队已抵达预定星域,正在进行基地选址。\"孔方佳切换到全息星图,250 光年外的某片星尘云区域正被红色方框标记。\"周飞副司令,详细汇报当前情况。\"
\"是。\" 周飞的影像出现在屏幕上,身后是星舰桥的复杂仪表,\"我们发现一颗气态行星的岩石卫星,地质结构稳定,两极存在水冰沉积,大气中含有 0.7% 的氧气,虽然稀薄但可通过生态循环系统富集。最关键的是,卫星地表下 17 公里处有天然的熔岩管系统,长度超过 300 公里,适合建立隐蔽基地。\"
\"很好。\" 孔方佳放大卫星表面图像,注意到一处环形山的阴影区,\"把基地核心设置在那个熔岩管系统的最深处,用熵减合金加固洞壁。记住,必须同时满足防虫族生物波扫描和星盟引力波监测的要求,合金层要做成 17 层蜂窝状结构,每层夹角 11.25 度,这是最佳的波频散射角度。\"
\"明白。\" 周飞点头,\"另外,我们在卫星轨道上发现了星盟早期探测器的残骸,初步判断是二十万年前的型号,比我们捕获的那艘还要古老。探测器的能量核心已经湮灭,但存储模块的钛合金外壳依然完好,上面刻有星盟最古老的 ' 七芒星 ' 徽记。\" 他调出探测器残骸的三维扫描图,破损的外壳上,七芒星徽记的每个角都呈现出量子纠缠态的微光,这是星盟文明早期的技术特征。
\"不惜一切代价解析数据,把存储模块的原始数据复制两份,一份在舰队技术中心分析,另一份用曲率通讯发回洪荒开天基地,并把原始存储模块设备通过通信包裹发回洪荒开天基地。\" 孔方佳的声音低沉,\"这可能涉及星盟早期在猎户座支旋臂的活动轨迹,甚至可能揭示他们与虫族恩怨的起源。\" 他想起星盟基地与远古母虫的诡异联系,心中隐隐感到不安,二十万年前的探测器出现在这里绝非偶然。
挂断通讯后,孔方佳转向李艳:\"反物质炮的小型化现在怎么样了?正在进行最后测试。\" 李艳调出武器实验室的实时画面,\"我们把万分之一克反物质当量的 ' 冥河 ' 炮集成到了 ' 玄武 ' 机甲的左臂,现在正在测试能量约束系统的稳定性。\" 画面中,一台银色机甲的手臂突然泛起蓝光,掌心伸出一个仅 3 厘米长的小型炮管。当它击向靶标时,没有剧烈爆炸,而是产生一个直径 5.2 米的湮灭区域,靶标连同周围的空间都化为虚无,能量读数显示为 3.412 吨 tNt 当量,精度达到小数点后三位。
\"威力控制得很好。\" 孔方佳点头,\"但必须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发生意外湮灭。给每个反物质弹舱都装上三重冗余的零号空间屏蔽层,一旦检测到不可抗拒的损坏状态,就自动触发零号空间断电,中和程序。\" 他想起星盟指挥官对 \"离子武器\" 的兴趣,知道反物质技术的暴露可能引发严重后果,必须做到万无一失。
就在这时,李艳突然指着战术台的警报灯:\"元帅,太阳系内所有星盟监控器的信号都消失了!\" 监控屏上,原本代表星盟探测器的绿色光点全部变成灰色,时间戳显示信号消失于 11 分 47 秒前。孔方佳皱眉:\"怎么回事?\"
\"是... 是我们的技术人员刚刚完成的拆除作业。\" 徐勇的声音带着一丝紧张,\"根据您之前的命令,我们在过去 24 小时内,用 12 艘曲战一型搭载的空间切割器,悄无声息地拆除了所有位于拉格朗日点和奥尔特云的星盟监控设备。\"
孔方佳这才想起几天前签署的那份绝密命令。他走到舷窗前,看着地球蔚蓝的轮廓,心中早已预料到即将到来的交涉。星盟绝不会轻易放弃对地球的监视,这场主权博弈才刚刚开始。\"接通米尔的通讯,用最高加密频道。\" 他下令道,同时示意技术人员开启量子干扰场,确保通讯不被窃听。
几秒钟后,米尔的能量体影像出现在指挥中心,周身能量光晕以每秒 45 次的频率脉动 —— 这是星盟标准的 \"严重警告\" 信号,能量强度比平时高出 300%,显示出极大的愤怒。\"孔方佳元帅,\" 米尔的声音直接在脑海中响起,带着金属摩擦般的锐利,\"星盟监测到太阳系内的所有观察设备都失去了联系,这是怎么回事?你们地球文明想挑战星盟的权威吗?\"
\"在讨论监控器之前,米尔观察者。\" 孔方佳突然打断对方,指尖在战术台上调出一份星图,‘新希望’殖民星作战区域被红色虚线框标记,\"地球联邦远征军在‘新希望’殖民星的作战中,为星盟歼灭了进攻殖民星的主力部队,共计摧毁虫族生物战舰 173 艘,其中包括 3 艘女王级母舰,为拯救新希望殖民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根据《预备文明军事协作备忘录》第 7 条,我们有权获得技术补偿或者物资补偿。\" 他特意强调了歼敌数据,用实力作为谈判的基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