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殖民C编队抵达人马座主悬臂(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弦!正物质宇宙:跨越》最新章节。

天山 - 1(炽热岩质行星)及外围气态巨行星(天山 - 5、6):前者蕴含丰富重金属和稀有元素;后者卫星众多,氦 - 3 储量预估极为丰富,是未来聚变能源的可靠保障。

战略纵深:星系外围柯伊伯带结构清晰,拥有多个引力平衡稳定的矮行星和大型冰天体,是部署‘烛龙’外层预警哨站和‘阎王’导弹发射平台的理想位置。星系内部空间相对‘干净’,有利于建立多层次防御体系。

周边恒星系初步探察简报(由先导侦察舰完成)

陈海峰将星图视角拉远,显示出 “天山” 星系周边数光年范围内的几个邻居:

‘青溟’星系(距离 1.8 光年):单星系统(K 型橙矮星),拥有一颗位于宜居带外缘的海洋行星(代号:青溟 - 1)。该行星体积略大于地球,表面超过 95% 被液态水覆盖。‘烛龙’高光谱扫描及大气采样(无人机投放)确认,其大气富含二氧化碳、甲烷、氮气及少量水汽,检测到复杂的有机分子光谱特征及强烈的叶绿素 a 吸收带! 初步判定存在大规模、原始的碳基光合作用浮游生物生态系统!海洋中探测到大型、缓慢移动的温血生物热信号(类似地球鲸类)及复杂的声纳通讯网络(非智慧级)。未发现陆地生态系统及任何智慧文明活动迹象(无电磁信号、无结构光源、无工业痕迹)。该星系被标记为 “高生态价值 \/ 初级生命保护区”,根据《星际开拓生命伦理宪章》,仅允许进行非破坏性科研考察。

‘赤岩’星系(距离 2.5 光年):双星系统(一颗 m 型红矮星,一颗褐矮星),环境恶劣。三颗岩质行星表面均呈现高温、高压、强辐射特征,无大气或大气稀薄且剧毒。星系内小行星带富含稀有金属和奇异矿物(探测到零号空间引擎所需的部分催化元素),但开采环境极端。被标记为 “高资源价值 \/ 无人区”,可进行自动化、高防护等级的无人开采作业。

‘尘霾’星系(距离 3.1 光年):单星系统(年轻活跃的 F 型星),被浓厚的星际尘埃和碎石带重重包裹。可见光观测极其困难,‘烛龙’引力波扫描探测到内部存在至少两颗气态巨行星和数颗岩质行星碎片,环境极不稳定,空间湍流强烈。初步评估开发价值低,风险高,被标记为 “观测 \/ 暂缓开发”。

‘静湖’星系(距离 4.0 光年):单星系统(稳定的 G 型星,类似太阳但稍老)。探测到两颗位于宜居带内的类地行星(代号:静湖 - 1,静湖 - 2)。静湖 - 1 大气稀薄,表面遍布干涸河床和巨大峡谷,存在极地冰冠,疑似远古海洋遗迹,目前无活跃生命迹象。静湖 - 2 拥有较厚二氧化碳大气,表面温度较高,存在液态水迹象(可能位于地下或两极),探测到微弱、原始的厌氧微生物代谢光谱信号(类似地球早期细菌)。未发现智慧文明。该星系具有潜在的远期改造或殖民价值,被标记为 “次级候选 \/ 科研观察”。

“报告完毕!元帅,编队请求下一步指令!” 陈海峰结束汇报,目光灼灼地等待命令。

孔方佳凝视着星图上那片被标注为 “青溟 - 1” 的、散发着微弱生命绿光的行星影像,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 —— 既有对发现异星生命的科学震撼,更有对其原始状态得以保全的欣慰。他转向李艳、孙晓等人,短暂的目光交流中已达成共识。

“陈司令,命令如下!” 孔方佳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开创纪元的决断力:

‘天山 - 4’优先登陆勘察:

立刻派遣由地质、大气、水文、生物学家及陆战队组成的联合先遣队,搭乘‘精斗云’特种登陆舰,对‘天山 - 4’进行多点着陆勘察。重点评估大气成分精确数据、地质灾害风险、淡水资源分布及最优初始定居点选址(原则:近水源、地质稳、资源丰、利防御)。同步启动 “星植催化” 技术的前期大气采样与模拟运算,为后续氧含量调节做准备。行动代号:‘踏足’!

星系防御体系即刻展开:

‘烛龙’之眼:在‘天山’星系柯伊伯带关键引力节点(L4\/L5 拉格朗日点附近),部署首批 12 颗‘烛龙 - V’型深空感知卫星。构建最外层预警网络,覆盖半径 5 光天!启动对邻近星系(尤其是‘青溟’、‘静湖’方向)的持续性深度扫描。

‘定海’安疆:在‘天山 - 4’同步轨道及‘天山 - 3’近地轨道,部署 6 台‘定海 III 型’空间褶皱稳定锚原型机。启动空间稳定力场,覆盖主要殖民星及资源星,干扰一切非授权空间跳跃及褶皱渗透企图!同时,在‘天山 - 4’两极部署‘烛龙’行星级预警雷达阵列。

‘阎王’待命:在‘天山 - 3’背阳面大型环形山内,建立首个简易‘阎王’导弹地下发射阵地(一期部署 3 具发射井,配备‘阎王 - II’型导弹)。目标:具备对星系内入侵目标及邻近星系关键节点(如‘青溟’星系虫族可能利用的跳跃点)进行战略威慑和精确打击能力。

机动力量:所有护航的‘曲战一型’、‘曲战二型’、‘曲战三型’舰船,按预定‘烽火轮’防御阵型展开,依托‘天山 - 2’冰卫星和‘天山 - 3’矿星建立前沿警戒哨站和快速反应支点。‘玄武’机甲部队进入行星近地轨道防御待命状态。

‘青溟’星系保护性科研:授权派遣一艘‘曲战一型’科学考察舰(代号:‘求知者’),搭载最高规格的生物隔离实验室和非侵入式探测设备,前往‘青溟’星系外层轨道。任务:对该星系初级碳基生态系统进行远距离、非接触式的全面科学考察(光谱、声纳、引力微扰、大气逸散成分分析等)。严禁任何形式的登陆、取样或主动干扰! 所有数据加密传回‘天山’及地球本部。该星系正式列入《星际开拓生命伦理宪章》最高级别保护名单。

‘方舟’启航,火种迁移:孔方佳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重量,“基于‘天山 - 4’初步宜居评估及防御体系的快速建立,地球联合政府最高安全委员会决议通过:启动‘方舟纪元’计划 c 阶段 ——‘火种迁移’!命令地球本部,即刻唤醒并组织首批 500 万志愿移民!优先序列:精锐工程师、科学家(地质、生态、能源、建设)、农业专家、医疗骨干、教育工作者、及其核心家庭成员。所有移民需经过最严格的政治审查、身体检查及《星际开拓宪章》伦理培训!”

他目光扫过指挥中心所有人,最终定格在陈海峰的全息影像上:“首批移民舰队,由待命于‘烽火’基地的 6艘‘精卫级’超大型客运舰及 12 艘加强护航舰艇组成,携载必要生存物资、核心工业设备、‘玄武之怒’近防炮群模块及‘影衣’生产单元!由孙晓司令亲自指挥护航舰队!目标:以最高隐蔽等级(启用‘影衣’终极潜航模式),穿越星尘暗海,直抵‘天山’!预计抵达时间:120 个地球日后!同时,工程部门需提前规划‘彗星牵引轨道’,为‘天山 - 4’的海洋扩容计划做好前期准备!”

“陈司令,” 孔方佳的目光深邃如星海,“你们不仅为人类找到了新家园,更肩负着守护这来之不易的火种的重任!在移民舰队抵达前,‘天山’星系的建设、防御和初步立足,就托付给你们了!记住,这里不仅是我们新的起点,更是人类文明在宇宙中一座新的永不熄灭的灯塔!执行命令!”

“是!元帅!保证完成任务!殖民 c 编队全体,誓死守护‘天山’!为人类火种,照亮星海!” 陈海峰的声音铿锵有力,带着无与伦比的使命感。他身后的舰桥官兵,齐齐挺直胸膛,眼中燃烧着开拓者的火焰。

“天山 - 4” 近地轨道,“精卫号” 科学登陆舰

李薇穿着轻便但功能齐全的星际勘探服,站在登陆舰的观察窗前,心脏狂跳得几乎要撞出胸膛。下方,新世界的景象以无比真实的壮阔扑面而来。

无垠的棕褐色大陆上,山脉的轮廓在稀薄的云层下蜿蜒起伏,如同巨龙的脊背。裸露的地表呈现出丰富的地质纹理,蜿蜒的银色丝带是干涸的河床,最终汇入零星的蓝色海域。没有原生植被的覆盖,大地显得格外苍凉,却也为人类的改造计划提供了空白的画布。白色的云团在湛蓝的天空中缓缓移动,阳光穿透大气,在海面上洒下粼粼波光。这里没有城市的光污染,没有工业的烟尘,只有一片等待被赋予生机的原始壮美。

“太美了… 也太需要我们了。” 她喃喃自语,眼眶湿润。作为顶尖的生态学家,她比任何人都更清楚,这片土地将在星盟技术与人类智慧的结合下,蜕变为怎样的绿洲。她想起了父亲孔方佳在通话最后,那透过全息影像传递来的、深沉而复杂的目光 —— 有关怀,有嘱托,更有对未知的敬畏。也想起了《星际开拓宪章》上那庄严的条款,以及 “青溟” 星系那片遥远而脆弱的蓝色光芒。

登陆舰轻微震动,开始进入大气层。舷窗外泛起橘红色的光芒。“各单元注意,‘踏足’行动,首次登陆点 ——‘希望角’,进入最终着陆程序!全员固定!准备迎接新纪元!” 舰长的声音在通讯频道中响起。

李薇深吸一口气,握紧了手中的地质采样器和环境记录仪。她不再仅仅是一个科学家,更是一个使者,一个见证者,一个即将在人类文明新篇章上写下第一笔的开拓者。下方那片陌生的、等待改造的土地,正等待着她的脚步 —— 那不仅是踏上新星球的第一步,更是人类用技术重塑宇宙家园的第一步。

而在遥远的 “天山 - 3” 环形山阴影中,巨大的工程机械已经开始轰鸣。自动钻探平台深入地壳,为 “阎王” 导弹构筑着钢铁巢穴。轨道上,“定海” 装置无声地展开力场,如同为新生的摇篮张开了无形的守护之网。柯伊伯带的黑暗虚空中,“烛龙” 卫星缓缓转动着敏锐的 “眼眸”,警惕地扫视着无垠的深空。

人类文明的火种,终于在人马座主悬臂的星光下,小心翼翼地、却又无比坚定地,扎下了第一根根须。希望与责任,如同未来即将覆盖这颗星球的阳光与海洋,共同照亮并承载着这个崭新的开始。

然而,星海深处,那道被标记为 “摇篮” 的阴影,以及 距离地球286 光年外依旧蠕动的幽绿波纹,如同悬于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提醒着所有人:在这片被选中的土地上,改造自然的征程与守护文明的战斗,才刚刚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