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沈约《伤王谌》(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诗词一万首》最新章节。

伤王谌

沈约

长史体闲任,坦荡无外求。

持身非诡遇,应物有虚舟。

心从朋好尽,形为欢宴留。

欢宴未终毕,零落委山丘。

……

赏析:

沈约的《怀旧诗·伤王谌》是一首悼念亡友王谌的诗作,以简洁质朴的语言,真挚深沉的情感,勾勒出王谌的形象,表达对其离世的痛惜。

一、开篇刻画:闲适坦荡,坚守自我

1. 闲适随性:“长史体闲任”,点明王谌身份为长史,同时“闲任”表明他为人处世有着闲适、随性的气质。这种闲适并非无所事事,而是一种从容不迫、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暗示他不为世俗繁琐事务所累,能以平和心态面对人生。

2. 坦荡无私:“坦荡无外求”,进一步描绘王谌内心的坦荡。他胸怀磊落,没有过多对外物的贪婪追求,不被功名利禄等身外之物所诱惑。这种品格使他能保持内心的纯净与安宁,在复杂的尘世中坚守自我。此句展现出他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

3. 坚守原则:“持身非诡遇”,强调王谌在为人处世上坚守正道,不使用不正当手段获取利益或达到目的。“诡遇”原指打猎时不按礼法规定的方式追逐禽兽,这里比喻不正当的行为。王谌以正直的方式约束自己,体现其高尚的道德准则和坚定的原则性。

4. 顺应自然:“应物有虚舟”,以“虚舟”为喻,说明王谌应对外界事物时,如同虚舟般随波逐流却又不被外物所累。“虚舟”在古代文化中有顺物自然、不滞于物的寓意,表明他能够以豁达、超脱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境遇,不刻意执着,顺其自然,展现出一种高超的人生智慧。

二、中间描述:重情重义,欢乐往昔

1. 情义深厚:“心从朋好尽”,生动地表现出王谌对朋友情谊的珍视与全身心投入。他对待朋友真诚坦率,毫无保留,愿意为朋友付出真心,体现出他重情重义的性格特点。这种真挚的友情在当时社会中显得尤为珍贵,也为后文表达对他的怀念之情做铺垫。

2. 欢乐时光:“形为欢宴留”,描绘出王谌常常为了与朋友相聚的欢宴而停留。欢宴场景不仅是朋友间情感交流的时刻,也反映出王谌热爱生活、享受与朋友共处欢乐时光的一面。这些欢宴成为诗人与王谌共同的美好回忆,加深了诗人对他的怀念。

三、结尾叹逝:世事无常,悲痛难抑

1. 命运无常:“欢宴未终毕,零落委山丘”,诗意陡然一转,刚刚还沉浸在与王谌的欢宴回忆中,却突然面对他已离世的残酷现实。“欢宴未终毕”暗示生命的短暂与无常,美好时光戛然而止,让人猝不及防。“零落委山丘”形象地描绘出王谌如花朵凋零般消逝,最终埋葬于山丘之下,表达出生命消逝的无奈与悲凉。

2. 沉痛哀悼:此句通过强烈的对比,将之前的欢乐与如今的悲痛形成鲜明反差,深刻地抒发了诗人对王谌离世的沉痛哀悼之情。诗人对王谌的早逝感到无比惋惜,往昔的欢乐更加深了此刻的悲痛,使读者能深切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苦与不舍。

四、艺术特色

1. 白描手法:全诗以白描手法为主,简洁勾勒出王谌的形象与性格特点,如“体闲任”“坦荡无外求”等表述,质朴自然,不事雕琢,却生动地展现出王谌的人物风貌,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其性格魅力。

2. 情感真挚:情感表达真挚自然,从对王谌品格的赞赏,到对与他相处欢乐时光的回忆,再到对其离世的悲痛,情感层层递进,毫不做作。诗人将内心真实情感融入诗句,极易引发读者共鸣,使读者能深切体会到他对亡友的深厚情谊与沉痛哀思。

3. 对比衬托:结尾处“欢宴未终毕”与“零落委山丘”形成鲜明对比,以曾经的欢乐衬托如今的哀伤,强化了诗歌的悲剧氛围,突出了诗人对王谌离世的难以接受和深深痛惜之情,使诗歌情感更具冲击力。

……

解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