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眞经四子古道集解卷之一(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道藏辑要》最新章节。
道德眞经四子古道集解序过一
仆草泽无名之野人也素不以进取介意及
冠之後酷嗜恬淡之乐究丹经卜筮之术至
於晚年读古人书披閲诸子探赜聃经之奥
章章有?可谓深矣远矣因观诸家解注言
多放诞互起异端朱紫殽乱殆越百家失其
古道本眞良可叹也独庄列文庚四子之书
廼老氏门人亲授五千言教各着撰义与相
同其余诸解纷纭肆辩徒以笔舌爲功虚无
爲用了无所执又岂可与四子同日而语哉
仆昔随仕尝游京都得叅高道讲师略扣玄
关尽爲空性之说不能述道之一二内省不
疚深其造道而自得欲以拯世欲之多蔽悼
圣道之不行又恐胶疑泥惑之流翻起蜂喧
之议故摭其四子引其眞经集爲一编计一
十卷以破雷同之说因目之曰四子古道义
又述经史?十卷以相爲之表里今幸苟完
是论非当恃其臆说不惟新当时闻见抑爲
千古之龟监也请好事君子幸无哂焉偃息
之暇因授笔而直书之时大定十九年己亥
岁元日古襄寇才质谨序
古襄寇才质集
道可道章第一此章南华经言天地/无爲不言之教者古
之所大也而三皇之所以共美也古/之王天下者奚爲哉天地无爲而已
矣古者大道不称大辩不言道昭而/不道言辩而不及後世孰知不言之
教不道之道若有能知此之谓天府/大道无爲天地不言之大教矣天常
无欲无爲自/化无教言也
道可道
通玄经道原篇曰夫仁义事生者应变而
动变生於时无常之行故道可道非常道
也
非常道
洞灵经曰後世仁义礼乐人事小成之道
曰可之教饰辞政败非常道也
名可名
通玄经曰书学者人言之所生也言出於
智智者诈僞不知於道夫着於竹帛之书
镂於金石之言可传於人者非藏书也故
名可名非常名也
非常名
洞灵眞经曰後世多诵方书或学技艺通
说之言曰可言之言翦巧绮滥非常言也
无名天地之始
通玄经曰无名则无形大道无形即静而
无爲大常之道不道之道芒乎大哉此之
谓天府大道无教也
有名万物之母
通玄经曰有名则有形天地有形即静而
不言大常之言不言之言芒乎大哉此之
谓天府天地无言也
常无欲以观其妙
南华经曰有天道焉无爲而尊天道也天
地大智无爲闲闲大道无爲自然之妙也
常有欲以观其徼
南华经曰有人道焉有爲而卑人道也人
学小智有爲闲闲人道有爲而微幸也通
玄经曰有爲也则伤而微末也
此两者
通玄经曰循天者与道游也随人者爲俗
学也南华经曰天道之与人道也相去远
矣不可不察也
同出
南华经曰合异以爲同通玄经曰圣人从
事於教同心而同归
而异名
南华经曰散同以爲异通玄经曰後世五
帝三王殊事而异路五帝异道而覆天下
三王殊事因时而变而异言也
同谓之玄
通玄经曰上古圣人与天同心与道同体
谓之无爲玄妙大道矣
玄之又玄
南华经曰夫道深之又深而能物焉神之
又神而能精焉
衆妙之门
通玄经曰道者一立而生万物故万事之
根皆出道之一门南华经曰万物有乎生
而莫见其根有乎出而莫见其门其来无
迹其往无涯无门无房四达之皇皇也
天下皆知章第二此章通玄经言圣/人者通於灵府与
造化者爲人执玄德於心而化驰若/神无一言而大动天下是以天心动
化者也是故不言之教芒乎大哉不/言之辩不道之道若或通焉谓之天
府大道无爲天地不言之教万物自/化不用小成美有爲言民恶不善也
天下
通玄经曰後世无道治天下天下之贼也
有爲也则爲天下用而不足治上有爲也
下亦有爲也
皆知美之爲美
通玄经微明篇曰後世知学浅於道矣古
不知学浅於道矣今之知学外於欲矣古
不知学内於性矣後世孰知知学爲不知
道古不知学爲知道乎故天下皆知美之
爲美斯恶矣
斯恶矣
通玄经曰夫道不可以聪闻聪闻非道乃
学也道不可以明见明见非道乃学也道
不可以辩言辩言非道乃学也斯恶矣
皆知善之爲善
南华经无始曰古不知学深於道矣今知
之学浅於道矣弗知内性知学外欲於是
泰清中而叹曰古弗知学乃知乎道後世
孰知不知之知乃知道乎故天下皆知善
之爲善斯不善矣
斯不善矣
南华经曰夫道不可以聪闻聪闻非道乃
学也道不可以明见明见非道乃学也道
不可以辩言辩言非道乃学也斯不善矣
故有无之相生
通玄经曰人君之道有无相生也
难易之相成
通玄经曰古者以正教化易而必成後世
以邪教化难而必败舍其易必成从事於
难必败故难易相成也
长短之相形
通玄经曰古者民童蒙长短不相形後世
有爲长短之相形
高下之相倾
通玄经曰古者民童蒙高下不相倾轻重
均则衡不倾无偏覆也後世高下之相倾
音声之相和
南华经曰大人之教若声之於响通玄经
曰如响之应声上唱下和也
前後之相随
南华经曰大人之教若形之於影通玄经
曰如影之像形前後相随也
是以圣人
通玄经曰大道之本在於法天上圣法天
法天者法天地之道也虚静无爲是谓天
地
处无爲之事
通玄经曰古王道者处无爲之事
行不言之教
通玄经曰古王道者行不言之教
万物
南华经曰今计物之爲数不止於万而期
曰万物者以数之多者号而读之也故曰
万物
作而不辞
南华经曰天不産而万物育地不産而万
物化
生而不有
通玄经曰道生物也莫见其所养而万物
长此之谓神明无爲之道
也爲而不恃
通玄经曰道成物也莫见其所爲而万物
成此之谓神明无爲之道也
功成不居
通玄经曰不居者无爲也无爲则不居无
名无言也大道无爲不知所爲者而功自
成
夫唯不居
通玄经曰不居者即处无爲不动无言也
是以不去
南华经曰道之无爲而才自然矣至人之
於德也不修而物不能离焉
不尚贤章第三此章南华经天道篇/言古者帝王之德以
天地爲宗以道德爲主以无爲爲常/无爲也则用天下而有余是以太古
圣人之治天下虚心实腹乃无爲也/常使民无知无欲不敢有爲不尚贤
贵货无爲/则治也
不尚贤
南华经曰上古大道至德之世不尚贤不
使能上如摽枝民如野鹿
使民不争
通玄经下德篇曰後世人之情性皆愿贤
己而疾不及人愿贤即争心生疾不及人
则怨争生怨争生则心乱而气逆古者圣
王退争怨争怨不生即心治而气顺故曰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
通玄经上义曰古者爲国之道其导民也
不贵难得之货不重无用之物
使民不爲盗
南华经曰古者藏金於山藏珠於渊不利
货财也
不见可欲
通玄经曰古圣不见可欲心与神静乃无
欲也
使心不乱
通玄经曰後世人君好色弗使风仪而国
家昏乱其积至於淫泆之难矣故治人者
愼所以感之冲虚经曰後世君淫民淫古
圣淡然无欲而民自朴
是以圣人之治
通玄经曰爲治之本务在无爲是以圣人
之治虚无寂漠修自然之道淡然无爲而
天下治
虚其心
通玄经曰其听治也虚心得道圣人虚心
无有者见不足也见不足故能成其贤奢
者不长
实其腹
通玄经曰古者圣人守内而不失外则胸
腹充实而嗜欲寡也
弱其志
通玄经曰其听治也弱志得道志弱事强
安静不能不虑而得
强其骨
通玄经曰古者至人之治也弃其聪明灭
其文章即合於神明无爲之道神眀得其
内者五藏宁思虑平筋骨劲强耳目聪明
坚强而不匮无所不逮
常使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