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眞经集注卷之一(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道藏辑要》最新章节。
宋鹤林眞逸彭耜纂集
道可道章第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御注曰无始曰道不可言言而非也又曰
道不当名可道可名如事物焉如四时焉
当可而应代废代兴非眞常也常道常名
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
碧虚子陈景元曰夫道者杳然难言非神
口所能辩故心困焉不能知口辟焉不能
议在人灵府之自悟尔谓之无爲自然也
涑水司马光曰世俗之谈道者皆曰道体
微妙不可名言老子以爲不然曰道亦可
言道耳然非常人之所谓道也名亦可强
名耳然非常人之所谓名也
颍滨苏辙曰莫非道也而可道者不可常
惟不可道而後可常耳今夫仁义礼智此
道之可道者也然而仁不可以爲义而礼
不可以爲智可道之不可常如此惟不可
道然後在仁爲仁在义爲义在礼爲礼在
智爲智彼皆不常而道常不变不可道之
能常如此道不可道而况可得而名之乎
凡名皆其可道者也名既立则圆方曲直
之不同不可常矣
临川王安石曰常者庄子谓无古无今无
终无始也道本不可道若其可道则是其
迹也有其迹则非吾之常道也道本无名
有可名则非吾之常名盖名生於义故有
名也
叶梦得曰道无物不可得而名圣人无意
於言即已苟欲言非名之则无以显其道
故存其不可道不可名者以爲之常而设
爲可道之道可名之名以寄其非常此老
氏之书所以作也
清源子刘骥曰道言其体名言其用可道
可名犹百家衆技也各有所长时有所用
不该不徧非眞常也
黄茂材曰常之爲言长也乆也道与天地
相终始其爲长乆岂人所能言哉若使可
得而道可得而名则是世人之见何足以
爲常经曰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道惟有
一而已何以与名对老子之意欲详以长
久之道示人者耶
本来子邵若愚曰大道者至虚至静无形
无名不可以视听求不可以思议知不可
以语言及此无始无终常存不改之道自
虚无始化一气因有一气之迹是故可道
既云可道则非常存之道既有一气之名
则非常存之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御注曰道常无名天地亦待是而後生庄
子所谓生天生地是也未有天地孰得而
名之故无名爲天地之始有天地然後万
物生焉故有名爲万物之母
碧虚子陈景元曰无名者指其道而言之
也夫万化未作无其强名但妙本之始即
降浑沦之朴将离则易之太极生两仪也
有名者指天地而言之也天施地化茂养
万物亭之毒之如母养子故曰有名万物
之母夫大道杳冥岂系乎有名无名哉圣
人立教以明本迹之同异尔
涑水司马光曰天地有形之大者也其始
必因於无故名天地之始曰无万物以形
相生其生必因於有故名万物之母曰有
颍滨苏辙曰自其无名形而爲天地天地
位而名始立矣自其有名播而爲万物万
物育而名不可胜载矣故无名者道之体
而有名者道之用也
道眞仁静先生曹道冲曰无名谓道本无
名非有非无不涉器位所谓生天地始万
物者也分灵散景降在人身则爲神性大
道虚寂次道者德也德者得也万物得之
而成是生眞一一者有名之始而冲气爲
一谓之太极太极生天地冲气委和降於
胎中积者爲形妙者爲息是谓命也人生
天地中天地无爲因人显用三才备矣万
物成矣故曰母
叶梦得曰昔者佛氏盖尝爲色空之说自
无适有谓之色色出於无则虽色而未尝
不空自有入无谓之空空反於有则虽空
而未尝非色色与空虽黄帝神禹不能窥
其间矣圣人亦何心焉即有以爲有无物
而非有故以有名爲万物之母天地亦由
之而生即无以爲无无物而非无故以无
名爲天地之始万物亦由之而隐
清源子刘骥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方其
未有天地孰得而名之故无名天地之始
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及其既有万物则有
形之可名故有名万物之母
黄茂材曰天地之始其果无乎若其果无
孰从而始无名非无也不可得而名故尔
及其既有其果有乎亦强爲之名耳经曰
惚兮恍其中有象恍兮惚其中有物又曰
有物混成皆强名也母者谓其能生物也
有天地然後有万物故先天地後及万物
其言次序如是
程大昌曰天地也者总司造化开阖作复
在域中既极其大矣而老氏又即天地之
上别立一目而名之曰无且曰此之无者
可以名爲天地之始也诸如此类皆儒流
疑以爲虚夸无实者也然而易之两仪即
天地也而生两仪者实爲太极太极也者
非天非地而能该天地以立於是时也无
仪可仿无数可数故老氏易其名而命以
爲无也凡老子之谓无约其等级则与太
极正相应也名虽异而理正同也又曰老
氏之形容此有凡三易其名而实同一理
借数言之则爲一一者可以生万而未至
爲万也仿形而言则爲像对器而言则爲
朴曰象曰朴又皆可以爲形爲器而其形
器未及凝结者也是故上之已不爲无而
下之未至爲物则此之谓有者无古今彼
此之间而常爲物生之祖也
本来子邵若愚曰未现一气已前无形无
名之时此即天地之始此不可言之道縁
有一气之名爲生万物之母此可言之道
乃知我身从一而有人能以一爲法悟入
而见大道
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御注曰不立一物兹谓常无不废一物兹
谓常有常无在理其上不皦天下之至精
也故观其妙常有在事其下不昩天下之
至变也故观其徼有无二境徼妙寓焉大
智并观乃无不可
碧虚子陈景元曰欲者逐境生心也妙者
要也又微之极也徼者边隅也大道边有
小路曰徼又归也夫虚无之道寂然不动
则曰无欲感孕万物则曰有欲无欲观妙
守虚无也有欲观徼谓存思也常谓眞常
即大道也无欲有欲即道之应用也
涑水司马光曰徼边际也万物既有则彼
无者宜若无所用矣然圣人常存无不去
欲以穷神化之微妙也无既可贵则彼有
者宜若无所用矣然圣人常存有不去欲
以立万事之边际也苟专用无而弃有则
荡然流散所谓有之以爲利无之以爲用
也
颍滨苏辙曰圣人体道以爲天下用入於
衆有而常无将以观其妙也体其至无而
常有将以观其徼也若夫行於其徼而不
知其妙则粗而不神矣留於其妙而不知
其徼则精而不遍矣
临川王安石曰盖有无者若东西之相反
而不可以相无也故非有则无以见无而
非无则无以出有有无之变更出迭入而
未离乎道此则圣人之所谓神者矣易曰
无思也无爲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
之故此之谓也盖昔之圣人常以其无思
无爲以观其妙常以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以观其徼徼妙并得而无所偏取也
道眞仁静先生曹道冲曰圣人虽有动静
以常爲主有欲谓圣人之动徼者边也夫
以无穷之妙以观有际之物何止边徼无
不照矣
叶梦得曰惟圣人爲能超乎有无之外而
游乎有无之间我欲求之於无故观之於
空而妙者在焉庄周之所谓睹无者天地
之友是也我欲求之於有故观之於有而
徼者在焉庄周之所谓睹有者昔之君子
是也
黄茂材曰经言不欲寡欲可欲多矣今若
曰无欲有欲则与经之言相符然无欲谓
之常可也有欲谓之常可乎曰自有物以
来九窍者胎生八窍者卵生皆因於欲生
复生生宁有尽时故有欲亦谓之常人知
无之出於道而不知有之亦出於道遂欲
屏心息虑入山林远妻子流而入於释氏
空寂之说夫岂知有无同出於玄者哉
程大昌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
之器道即器也器即道也特所形有上下
而非判然二物也此之妙徼即易之道器
矣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衆
妙之门
御注曰道本无相孰爲徼妙物我同根是
非一气故同谓之玄世之惑者舍妄求眞
去眞益远殊不知有无者特名之异耳素
问曰玄生神易曰神也者妙万物而爲言
也妙而小之谓玄玄者天之色也孔子作
易至说卦然後言妙而老氏以此首篇圣
人之言相爲终始
颍滨苏辙曰以形而言有无信两矣安知
无运而爲有有复而爲无未尝不一哉其
名虽异其本则一知本之一也则玄矣凡
远而无所至极者其色必玄故老子常以
玄寄极也言玄则至矣然犹有玄之心在
焉玄之又玄则尽矣不可以有加矣衆妙
之所从出也
道眞仁静先生曹道冲曰两者谓无欲与
有欲静爲体动爲用静合於无动合於有
动静殊名皆本於道同会於玄暂异终同
也玄谓渊默无象又玄谓通变无极或入
於机或出於机开阖阴阳出入无有故曰
衆妙之门
清源子刘骥曰学者当自有以入无由徼
以至妙原始要终未尝不同故出而异名
同谓之玄玄者天之色所谓远而无所至
极者也玄之又玄则神之又神深之又深
入无穷之门游无极之野与虚无同其体
与混元同其功万物之妙皆由此出故曰
衆妙之门
黄茂材曰南伯子葵问女偊曰子独恶乎
闻之曰闻诸副墨之子副墨之子闻诸洛
诵之孙洛诵之孙闻之瞻明瞻明闻之聂
许聂许闻之需役需役闻之於讴於讴闻
之玄冥玄冥闻之参寥参寥闻之疑始夫
道愈微而愈有愈穷而愈不可尽女偊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闻而至疑始玄之又玄可见於此所以爲
衆妙之门也欤
林东曰由徼以之妙本末一致表里相须
故同出而异名而皆谓之玄玄者如天之
正色言远而无极也所谓幽深微妙道法
自然者也东坡衆妙掌记以爲道一而已
安有衆耶又以既谓之妙虽衆可也此谓
衆妙之门
天下皆知章第二
天下皆知美之爲美斯恶已皆知善之爲善
斯不善已
御注曰道无异相孰爲美恶性本一致孰
爲善否世之所美者爲神奇所恶者爲臭
腐神奇复化爲臭腐臭腐复化爲神奇美
与恶奚辨昔之所是今或非之今之所弃
後或用之善与不善奚择
碧虚子陈景元曰夫美善生於妄情凡人
以情之所好爲美而情之所恶爲恶纵己
妄情非恶而何以己之所是爲善而己之
所非爲不善纵己是非安有美乎夫圣人
岂无美善盖有而不矜同於无也不矜则
德全同无则害远德全害远美善尽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