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秋日招聘会的脚步声(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林阳自传琴弦上的年轮番外篇》最新章节。
十月的风裹着桂花香掠过大港的街道时,林阳正蹬着二八大杠穿过第三个路口。金黄的银杏叶在车筐里打着旋,是刚才经过公园时飘进去的,阳光透过叶隙落在手背上,暖得像母亲熨过的衬衫。这是他毕业后第一次在上午十点前走出三公里范围,车把上挂着的帆布包蹭着大腿,里面装着五份简历,边角已经被手心的汗濡得发皱。
骑过炼油厂的老烟囱时,他下意识地放慢了车速。烟囱在秋阳里泛着青灰,周围的白杨树叶落了满地,像铺了层碎金——以前宅在卧室里,只听得到烟囱的轰鸣,却从没见过这时候的样子。车筐里的简历随着车身颠簸,他腾出一只手按了按,指尖触到"长春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几个字,忽然想起大四实习时在中学代课的日子:站在讲台上腿肚子打转,被学生起哄时脸红到脖子根,最后攥着实习鉴定表逃也似的离开。
"这次不一样。"他对着空气嘟囔了一句,脚蹬子猛地发力,链条发出轻快的响。实习是站在讲台后,而现在,他要站到生活的展台前了。
区人才市场在老商场的三楼,还没进门就听见人声浪涌。门口的红横幅写着"金秋十月人才交流会",被风扯得猎猎作响。林阳把二八大杠停在自行车堆里,车座比周围的共享单车高出一截,横梁的白痕在阳光下格外显眼。他拍了拍车座,像在跟老伙计道别,转身时,看见两个穿西装的男生正对着手机整理领带,袖扣闪着光,与他洗得发白的牛仔裤格格不入。
三楼的扶梯刚升到一半,喧嚣就漫了过来。几百个展位挤在开阔的大厅里,红的黄的宣传海报层层叠叠,"高薪诚聘急招精英"的字眼撞得人眼睛发花。穿职业装的求职者手里捏着一沓宣传册,脚步匆匆地在展位间穿梭;用人单位的招聘专员要么埋头记笔记,要么隔着桌子与求职者交谈,笑声、键盘声、打印机的吱呀声混在一起,像一锅沸腾的粥。
林阳站在入口的圆柱旁,突然有点发懵。他想象过招聘会的样子,却没料到是这样的——车水马龙,人潮里全是年轻的脸,有的自信地递出简历,有的与HR侃侃而谈,连空气里都飘着"试用期五险一金晋升空间"的字眼。他下意识地往后缩了缩,帆布包带子勒得肩膀有点疼,低头看见自己的运动鞋边沾着片银杏叶,是骑车时蹭上的。
"先逛逛。"他对自己说,像在游戏里探地图似的,沿着展位的过道慢慢走。左手捏着简历,右手无意识地扯着包带,目光扫过一个个公司名称:科技公司、广告策划、教育培训、物流仓储...有的展位前排着长队,HR拿着麦克风喊"市场营销专业的这边登记";有的展位冷冷清清,招聘专员正对着电脑吃外卖,见他看过来,抬了抬眼皮又低下头。
他在一家教育机构的展位前停住脚。海报上写着"招聘文案编辑",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有文字功底"。林阳的心跳突然快了两拍,手指在简历边缘掐出一道印子。他想起梦霞嫂子说的幼儿园文案岗,喉结动了动,想上前,脚却像被钉在地上——文案编辑要写什么?是像写睡前故事那样吗?万一对方问"有相关经验吗",他该怎么说?说自己写过游戏攻略?
旁边传来清脆的交谈声,一个穿白衬衫的女生正对着HR说:"我在公众号做过半年推文,擅长用数据优化标题..."林阳悄悄侧过身,看见女生的简历上贴着作品集的二维码,眼神亮得像有光。他赶紧转开目光,假装看隔壁的展位,耳朵却红了。
逛到第三圈时,帆布包里多了三张宣传册,一张是做企业内刊的,一张是写产品说明书的,还有一张是少儿读物出版社的。他把宣传册摊在楼梯间的窗台上,手指点着"岗位职责"那栏,嘴里念念有词:"撰写活动方案...协助编辑校对...独立完成短篇故事..."念到"需一年以上相关经验"时,指尖顿住了。
"同学,要了解一下吗?"一个戴眼镜的男生突然站在他面前,举着个印着"新媒体运营"的牌子,"我们公司招应届生,专业不限。"
林阳吓了一跳,手里的宣传册差点掉在地上:"我...我是汉语言文学的。"
"那正好啊,"男生笑起来,露出两颗小虎牙,"我们需要写文案的,你看这是我们的公众号..."他递过手机,屏幕上是个宠物类账号,推文里全是猫咪狗狗的故事,"平时写点宠物日常,偶尔搞搞活动策划,没经验也没关系,有人带。"
林阳盯着屏幕,手指紧张地卷着衣角:"我...我没养过宠物。"
"没关系啊,"男生挠挠头,"多看看就行。你有写过什么吗?随便什么都行。"
"我...我写过游戏攻略。"话一出口,林阳就想咬舌头。
男生却眼睛一亮:"游戏攻略?那逻辑肯定好啊!写文案也需要逻辑的。"他把一张名片塞进林阳手里,"这是我微信,晚上发点你写的东西给我看看?"
林阳捏着名片,硬纸板的边角硌着手心,点了点头,声音小得像蚊子哼:"好...好的。"
等男生走远了,他才长出一口气,发现后背的T恤已经汗湿了一片。但不知怎么的,刚才的紧张好像散了点——原来HR也不是都凶巴巴的,没经验也不是完全不行。
他重新走进大厅,脚步比刚才稳了些。在一家做本地生活服务的公司展位前,他深吸一口气,递出了第一份简历。
"您好,我想应聘文案岗。"声音有点抖,像被风吹得发颤。
HR是个卷发大姐,接过简历翻了翻:"长春师范的?学中文的?"
"嗯。"林阳的手指抠着裤缝。
"有写过什么吗?比如实习报告?课程作业?"
"写过...写过小说片段,还有游戏攻略。"他鼓起勇气补充,"我对天津这边的生活挺熟悉的,津南、大港、静海都去过。"
大姐笑了:"游戏攻略也算文字功底啊。我们要写探店推文,就得知道年轻人喜欢看什么。你觉得写一篇火锅店的推文,该从哪入手?"
林阳愣了愣,脑子里闪过三哥婚礼上吃的涮羊肉,还有母亲炖的羊蝎子:"可以...可以写老板的故事?比如他从哪学的手艺,汤底熬了多久...再写蘸料怎么调最好吃,适合冬天吃,暖身子。"
"哎,这个思路不错。"大姐在简历上画了个勾,"留个电话吧,下周三复试。"
接过回递的简历时,林阳的手还有点抖,但心里像揣了颗糖。他甚至忘了说"谢谢",转身就往别的展位走,脚步轻快得差点撞到人。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他又递出了两份简历。给一家做儿童绘本的公司讲自己小时候看《魔神英雄传》的故事,说"孩子喜欢有想象力的故事";给一家做企业宣传片的公司说"我玩游戏时总看剧情动画,知道怎么让故事不无聊"。虽然还是会结巴,比如说到"团队协作"时卡了壳,说到"职业规划"时挠了挠头,但眼睛亮了,腰也挺直了些。
中午的阳光斜斜地照进大厅,把人影拉得很长。林阳坐在展位间的休息区,啃着母亲塞给他的面包,手里捏着两张复试通知单和三张名片。帆布包里的简历还剩两份,边角依旧有点皱,但不再是被汗濡的,而是被他反复翻看折出的印子。
周围的人换了一波又一波,有人拿着厚厚的简历册穿梭,有人对着手机叹气,还有人兴奋地跟同伴击掌。林阳看着他们,忽然想起早上骑二八大杠时,风拂过耳朵的感觉——以前总觉得外面的世界像游戏里的迷雾地图,不敢踏进去,真的走出来了,才发现迷雾里藏着路。
他把最后两份简历塞进包里,站起身时,膝盖有点麻。走到大厅门口,回头望了一眼,那些闪烁的海报、交谈的人影、打印机的吱呀声,突然变得亲切起来。
下楼时,听见有人在打电话:"妈,我投了三家,有一家让我复试呢..."声音里带着点雀跃,像他现在的心情。
推起二八大杠时,发现车筐里又多了几片银杏叶。林阳跨上去,脚蹬子转起来,链条的声响混着风里的桂花香。他不知道复试能不能过,也不知道未来会不会选这些工作,但他知道,硬着头皮迈出的这一步,比宅在卧室里盯着进度条,要热闹得多,也真实得多。
金秋的阳光落在横梁的白痕上,像镀了层金。林阳蹬着车,往家的方向走,心里盘算着晚上该给那个新媒体运营的男生发点什么——或许,可以发一段他写的东北版《魔神英雄传》小故事?他笑了笑,脚下的蹬子转得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