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基石如岳(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带着签到系统回饥年》最新章节。
科学院材料所那场惊心动魄的“熔心”技术破壁之战,如同一道撕裂阴霾的曙光,余韵仍在京城某些核心圈层里激荡。西山之上,“曙光计划”的绝密档案连夜建立,陈院士带领着签下“磐石”血誓的核心团队,如同朝圣般扑进了改进真空炉、调试激光器的狂热中,废料堆旁弥漫的不再是绝望,而是淬火重生般的亢奋。而林阳,则重新回归了四合院那方小小的天地,如同投入激流后的磐石,沉静地接受着水流温柔的抚慰。
清晨,四合院笼罩在冬日稀薄的阳光里。姥爷王老栓那几十年如一日的踱步声,嗒、嗒、嗒,沉稳地敲击着青砖地面,像这座小院亘古不变的心跳。厨房飘出小米粥的清香,混着张桂兰(大舅妈)煎蛋的油香,是人间最熨帖的烟火。
林阳站在堂屋门口,看着小雨和小虎蹲在石榴树下,用小树枝在泥地上画着歪歪扭扭的“大房子”,嘴里还煞有介事地争论着“窗户要大!”“门要结实!”。孩子的嬉闹声稚嫩却充满生机。他深深吸了一口这带着清冽晨风与烟火气的空气,连日奔波、斡旋于国之重器间的精神紧绷,被这平凡至极的温暖悄然抚平。
就在这时,那股唯有他能感知的悸动,如同投入心湖的石子,准时在脑海深处漾开。
【叮!】
【签到成功!】
【获得:基础建材综合大礼包(高标准)*5000吨。】
【内含:】
【1. 高标号硅酸盐水泥(PO 52.5R):1500吨(袋装,25kg/袋)。特性:早期强度高,凝结硬化快,抗冻性好。】
【2. 高强度螺纹钢筋(HRB400E):1000吨(捆扎,定尺9m/12m)。规格:Φ12mm - Φ32mm。】
【3. 优质生石灰(CaO≥90%):500吨(袋装,40kg/袋)。】
【4. 机制红砖(MU20):1000吨(约40万块标准砖)。】
【5. 天然大理石毛板(优质花岗岩):200吨(规格:2cm厚,标准大板)。】
【6. 建筑用中细砂(级配优良,含泥量≤3%):500吨。】
【7. 釉面内墙瓷砖(300x600mm):200吨(约13万片)。】
【8. 耐磨防滑地砖(800x800mm):100吨(约1.5万片)。】
【物资状态:全新,包装完好。】
【存放坐标:虚拟堆场(需指定现实空旷场地接收)。】
嗡!
林阳的心神被这沉甸甸的、充满“土石”气息的庞大馈赠冲击了一下!5000吨!水泥!钢筋!砖块!砂石!瓷砖!这不再是九天揽月的神鹰,也不再是深渊潜行的巨龙,这是最朴实、最厚重、构筑人间广厦千万间的——基石!在这个百废待兴、钢筋水泥都需要勒紧裤腰带精打细算、无数工地因“三材”(钢材、木材、水泥)短缺而被迫放缓甚至停工的年代,这份礼物的分量,丝毫不亚于任何尖端武器!它意味着拔地而起的厂房,意味着四通八达的道路,意味着遮风挡雨的校舍,意味着亿万百姓安居的梦想有了坚实的依托!
狂喜之后是无比务实的考量。如此巨量的建材,如何接收?堆在哪里?如何解释来源?这不再是旅大军港的深海锚地,也不是科学院绝密的实验室!它需要一个足够大、足够空旷、最好本身就处在建设之中、物资消耗巨大的场地!而且,必须快!这“基石”只有尽快垒进共和国的建设蓝图,才能真正化为力量!
念头电转,一个地点瞬间跃入脑海——首都新机场建设指挥部!那片巨大的工地,此刻正如同一个嗷嗷待哺的巨人,对基础建材的渴求,恐怕已经到了望眼欲穿的地步!
他立刻转身,对如同影子般守在院内的“磐石”队员沉声道:“联系秦老。最高等级。有‘基石’,需即刻投放首都机场工地。体量,五千吨。”
队员眼中精光爆射,没有任何迟疑,右手在腰间通讯器上疾速敲击,加密电波刺破四合院的宁静。
秦老的回复来得比预想中更快,也更……急迫!电话里,秦老的声音带着一种火烧眉毛的焦躁,甚至顾不上询问“基石”详情:“小林!机场!就是机场!你简直是及时雨!不!是及时山!快!立刻去机场工地!那边……快断粮了!老李(机场建设总指挥)嗓子都喊劈了!我马上协调清场和安保!你直接去!到地方会有人接应!”
电话匆匆挂断。林阳甚至能从秦老那急促的语调里,想象出首都机场那庞大工地上,因建材短缺而濒临停滞的压抑气氛。刻不容缓!
他匆匆跟姥姥和苏白薇交代了一句“去趟机场工地”,便快步冲出院子。吉普车引擎发出低吼,朝着京城东北方向疾驰而去。
车子驶进首都新机场建设区域,距离指挥部还有几公里,一种异样的“安静”便扑面而来。预想中大型工地的喧嚣——搅拌机的轰鸣、打桩机的怒吼、塔吊旋转的吱呀声、工人们此起彼伏的号子声——全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令人窒息的、近乎停滞的沉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道路两旁,巨大的工地如同被按下了暂停键。高耸的塔吊臂膀僵硬地指向灰蒙蒙的天空,如同沉默的巨人。庞大的混凝土搅拌站安静地矗立着,料斗空空如也。大片大片完成基础开挖的区域,裸露着黄褐色的泥土,只有零星几个工人无精打采地清理着边角。更多的工人三五成群地聚在工棚外、土堆旁,裹着破旧的棉袄,抽着劣质的烟卷,脸上写满了无奈、焦虑和一丝麻木的等待。空气中弥漫着尘土和一种……希望燃尽的枯寂味道。
工地指挥部,一座简陋的红砖二层小楼。楼前空地上,几辆沾满泥浆的吉普车随意停着。林阳的车刚停稳,一个穿着沾满泥点军大衣、头发凌乱、眼睛布满血丝的中年汉子便像炮弹一样冲了过来,身后还跟着几个同样一脸焦灼的工程技术人员。
“林阳同志?!是林阳同志吗?”中年汉子的声音嘶哑得厉害,带着浓重的南方口音,正是机场建设总兵团指挥李振邦。他一把抓住刚下车的林阳的手,力气大得惊人,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秦老电话里说……说您有办法?有建材?多少?什么标号?在哪儿?” 一连串的问题如同连珠炮,他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盯着林阳,里面燃烧着最后一点不肯熄灭的希冀之火。
林阳能清晰地感受到李振邦手上传来的颤抖和那股几乎要将他吞噬的绝望与期盼。他目光扫过这片死寂的工地,扫过远处那些在寒风中瑟缩等待的工人身影,心头沉甸甸的。他没有直接回答李振邦的问题,而是沉声问道:“李总,工地现在最缺什么?缺口有多大?哪里最急需?”
李振邦一听这话,眼圈瞬间就红了,他猛地一挥手,指向远处那片已经完成地基浇筑、钢筋骨架如同钢铁森林般矗立、却因为缺乏混凝土而被迫停滞的核心航站楼区域,声音带着悲愤的颤抖:
“什么都缺!最要命的是水泥!高标号的!航站楼主体的承重梁和楼板,设计要求C50以上!我们的库存……三天前就彻底空了!钢筋也快见底!搅拌站成了摆设!模板工、钢筋工、混凝土工……几千号人干瞪眼!停工一天,国家的损失是天文数字!工期……工期已经拖不起了啊!” 他身后一位戴着眼镜、负责材料的工程师也急切地补充:“林同志!我们联系了所有能联系的单位!调拨计划排到明年开春了!杯水车薪!远水解不了近渴啊!”
林阳点点头,目光投向李振邦手指的方向——那片巨大空旷、已经完成地基平整、距离指挥部约一公里远的航站楼核心区域预留堆场。那里地势开阔,远离工棚和主要通道,此刻空无一物,只有呼啸的寒风卷起地上的浮尘。
“李总,清空那片区域。”林阳指着预留堆场,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所有人,退到安全线外。立刻。”
李振邦和几位工程师都是一愣。清空?那里本来就是空的啊?而且距离指挥部和工棚这么远……安全线?什么安全线?但秦老那“不惜一切代价配合”的死命令犹在耳边,看着林阳那平静却仿佛蕴含着雷霆的目光,李振邦一咬牙,猛地转身,对着身后的通讯员吼道:“快!通知下去!航站楼A区预留堆场!半径五百米内!所有人!设备!全部撤离!立刻!马上!执行最高等级清场命令!违令者,军法处置!” 他嘶哑的声音通过扩音喇叭瞬间响彻死寂的工地!
命令如同投入死水的巨石!虽然不明所以,但军令如山!早已待命的“磐石”工程保卫支队队员如同黑色的潮水,迅速扑向指定区域,强硬而高效地驱离了区域内零星逗留的工人和几台小型设备。巨大的塔吊操作室也被勒令清空。整个区域在短短十几分钟内被彻底肃清,只剩下呼啸的寒风和一片令人心悸的空旷。
李振邦、工程师们,以及闻讯赶来的部分工人代表,被“磐石”队员拦在距离预留堆场边缘至少八百米外的一处土坡上。所有人的目光都死死盯着那片空地,充满了巨大的疑惑、紧张,还有一丝被绝望逼迫出来的、近乎荒诞的期盼。寒风刮过,卷起漫天黄沙,模糊了视线。
林阳独自一人,踏入了那片被清空的、寒风凛冽的预留堆场中心。他站在空旷的中央,如同风暴的中心点。意识沉入系统空间,锁定了那5000吨沉睡在“虚拟堆场”的建材大礼包!
嗡——!
一阵极其低沉、仿佛大地深处传来的闷响,穿透呼啸的风声,隐隐传入远处土坡上每一个人的耳膜!脚下的地面,似乎传来极其轻微的震动感!
紧接着,在李振邦、工程师、工人们骤然收缩到极致的瞳孔注视下——
那片空旷的、只有寒风卷着浮土的预留堆场!
空间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巨手狠狠撕裂!
轰隆隆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