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万家灯火(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带着签到系统回饥年》最新章节。
清晨的西山基地会议室里,林阳站在投影地图前,手中的激光笔在几个重点区域画着圈。
"根据系统分析,当前民生最急需改善的领域有三个。"林阳的声音沉稳有力,"住房、医疗和教育。"
会议室里坐着各部委的代表,秦老坐在首位,手指轻轻敲击桌面。自从上次家庭聚会后,林阳意识到国家发展必须惠及普通百姓,于是提出了"民生改善计划"。
住房建设部的刘局长第一个发言:"住房问题确实紧迫。城市职工人均居住面积不足4平方米,筒子楼里三代同堂的情况比比皆是。"
"医疗资源更是匮乏。"卫生部的马司长推了推眼镜,"全国平均每千人只有0.8张病床,农村地区连基本药品都供应不足。"
教育部的周副部长叹了口气:"中小学危房率高达30%,很多农村孩子还在祠堂里上课。"
林阳调出系统搜索界面:"我已经找到了解决方案。"
【物品搜索:民生改善技术】
【结果1:1980年新加坡组屋建设体系】
【结果2:1995年日本模块化医院设计方案】
【结果3:2000年德国义务教育标准化校舍图纸】
【结果4:2010年中国农村三网融合方案】
【结果5:2020年北欧社区养老模式】
秦老眼睛一亮:"好!先解决住房问题,让老百姓有个像样的家!"
"新加坡组屋计划能让80%以上国民拥有自有住房。"林阳指着系统说明,"而且建设周期短,成本低。"
"交易条件是什么?"秦老直切主题。
林阳查询系统:"需要...中国传统建筑模型?最好是四合院之类的。"
文化部的代表立刻表态:"故宫博物院有大量古建筑模型收藏,可以调用。"
会议迅速做出决议:优先交易组屋技术,同时准备医疗和教育技术的交易材料。散会后,林阳刚走出会议室,苏白薇就迎了上来。
"医疗组已经准备好了。"她递过一份名单,"这是从全国抽调的最好的医院管理专家和建筑师。"
林阳扫了一眼名单,突然看到一个熟悉的名字:"你父亲也来了?"
苏白薇脸微红:"他是中医研究院的副院长嘛...听说要改善医疗条件,主动请缨的。"
当天下午,一套精美的故宫角楼木质拼装模型被送到了西山基地。林阳用系统扫描,价值匹配度高达94%。
特别交易室内,蓝色漩涡如约而至。这次吐出的不只是图纸,还有整套施工流程视频、建材配方手册,甚至几块特殊预制构件的样品。
住建部的专家们如获至宝,立刻开始研究。刘局长捧着一本《高层住宅快速施工指南》,激动得手都在抖:"这种预制装配技术...能缩短工期三分之二!成本降低40%!"
"还不止。"林阳指着系统说明,"新加坡模式最厉害的是它的公积金制度,让普通工人也能买得起房。"
秦老当即拍板:"立即成立住房改革小组,制定中国的公积金政策!"
第二天,医疗组交易同样顺利。用一套针灸铜人换来了日本的模块化医院设计方案,包括全套医疗设备清单和管理流程。
苏白薇的父亲——苏明远教授捧着《日式医院感染控制手册》,如饥似渴地阅读:"这种院感防控体系...能降低交叉感染率90%以上!"
最令人惊喜的是,资料中还包含了基础医疗设备的设计图纸,从X光机到心电图仪,完全可以自主生产。
"立即在上海、北京试点建设。"秦老指示,"同时筹建医疗设备制造厂。"
第三天,教育交易带来了更大的惊喜。德国标准化校舍不仅安全坚固,还包含了全套教学设施设计方案和师资培训体系。
"这种多功能教室..."周副部长看着图纸,声音哽咽,"农村孩子也能上实验课了..."
林阳感受着系统里不断增长的影响力数值,心中充满成就感。这些看似平凡的项目,将直接影响亿万普通人的生活。
交易完成后,林阳特意请了半天假,带着苏白薇来到北京市郊的一个工人新村。这里被选为组屋计划的首个试点,十几栋六层楼房已经拔地而起。
工地上一片热火朝天。预制墙板被吊车精准安装,工人们熟练地进行着组装作业。与传统的砖混结构相比,速度简直天壤之别。
"太快了!"工地负责人兴奋地介绍,"从开工到封顶只用了一个月!预计再过半个月就能交付使用。"
林阳走到一间样板房内。虽然面积不大,但布局合理,采光良好。厨房和卫生间都是预制安装的,既干净又方便。
"职工们只需支付成本的20%,其余由国家和单位分担。"负责人指着墙上的宣传画,"每月再从工资里扣一点,五年后房子就归个人所有!"
苏白薇好奇地问:"反响怎么样?"
"抢破头啊!"负责人笑道,"我们这期只有500套,报名的超过5000人!工人们都说,终于有盼头住上自己的房子了。"
离开工地,两人又去了正在改建的朝阳区医院。原本破旧的门诊楼被崭新的模块化建筑取代,明亮的走廊,分区的诊室,还有专门的消毒供应中心。
苏明远教授正带着团队调试新到的X光机,看见女儿和林阳,高兴地招手:"来来来,看看我们的新设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