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龙货卷全球,洋帆尽染红(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带着签到系统回饥年》最新章节。
龙国的春风,挟带着太平洋的湿润与永暑礁“龙睛”的余威,化作一股无可阻挡的洪流,席卷了这颗星球的每一个角落。曾经被西方品牌垄断的货架、被欧美设计充斥的橱窗、被美元结算统治的贸易网络,正被一股鲜艳而强横的“龙国红”迅速浸染、覆盖。
欧洲,泰晤士河入海口,伦敦港。
巨大的龙门吊如同钢铁巨臂,发出沉闷的轰鸣,将一个个标准集装箱从深吃水的龙国巨轮“东方明珠”号上稳稳吊起,卸落在繁忙的码头上。集装箱侧壁上,硕大的汉字标识在伦敦阴郁的天空下异常醒目:“飞鸽自行车”、“永久牌缝纫机”、“凤凰牌毛线”。
码头上,原本充斥着伦敦腔俚语和粗鲁吆喝声的空气,被一种奇异的旋律打破。几个穿着工装裤、戴着劳保手套的码头工人,一边用撬棍麻利地开箱,一边竟不成调地哼着一支陌生的东方小曲: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曲调生涩,却带着一种新奇的韵律感。一个年轻工人从刚打开的集装箱里抽出一辆崭新的“飞鸽”二八大杠,锃亮的车把和结实的三角架在灰蒙蒙的码头背景下闪着光。他跨上去,试着蹬了两圈,链条发出轻快的“咔哒”声,引来同伴们一阵哄笑和好奇的围观。
“嘿,乔尼,感觉怎么样?”
“棒极了!伙计!比我家那辆老‘三枪’轻快多了!还便宜!” 叫乔尼的工人兴奋地按着车铃,清脆的铃声在码头回荡,“下班我就骑它回家!”
不远处,一个穿着西装、腋下夹着公文包的港口管理人员,皱眉看着这“不务正业”的一幕,想呵斥几句。但当他目光扫过泊位上那几艘挂满龙睛金穗旗、正在源源不断卸下更多印着方块字货物的巨轮,再看看泰晤士河上因马六甲“黄金税”而显得稀疏了不少的其他国家船只,最终只是无奈地摇了摇头,紧了紧领带,匆匆走向堆满龙国进口报表的办公室。
巴黎,香榭丽舍大街。
这条被誉为世界最美的大街,正经历着一场静默而深刻的“色彩革命”。那些曾经高傲地展示着“DIOR”、“CHANEL”、“LV”法文花体字的奢华橱窗,此刻,竟有不少悄然换上了风格迥异的东方标识。
在一家原本售卖顶级运动品牌的旗舰店门口。巨大的落地玻璃橱窗内,身材高挑的模特假人身上,不再是熟悉的西方运动装束,而是换上了红黄撞色、线条简洁利落、胸前印着遒劲汉字“梅花”和一朵傲雪红梅图案的运动套装。崭新的“回力”牌白色帆布球鞋穿在模特脚上,显得格外精神。
店门推开,穿着考究的法籍店员,脸上带着经过严格培训的、略显僵硬的热情笑容,用流利的中文(夹杂着法式口音)对着驻足观望、面露惊讶的游客和本地顾客大声吆喝:
“瞧一瞧!看一看!真正的东方时尚!龙国‘梅花’运动,舒适透气,引领潮流!仅此一家,全球首发!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几个金发碧眼的年轻女孩被鲜艳的色彩和店员古怪的吆喝吸引,好奇地走进店内。当她们触摸到那轻薄透气的运动面料,试穿了那舒适贴身的剪裁,再看到比本土品牌便宜近一半的价签时,眼中瞬间迸发出惊喜的光芒。
街角,一个留着络腮胡的流浪画家,面前的画板上不再是熟悉的巴黎圣母院或埃菲尔铁塔。他用炭笔飞快地勾勒着:背景是香榭丽舍的梧桐,前景是橱窗里那醒目的“梅花”运动装模特,模特旁边,还画了一个小小的、拧开保温杯喝着什么的西装男子速写。画板旁的帽子里,零钱比往日多了不少。
纽约,华尔街。
这里是资本的圣殿,空气中弥漫着金钱、咖啡因和永不满足的欲望气息。巨大的电子屏墙滚动着全球股指,绿红交错的数字如同躁动的心跳。
在摩天大楼林立的核心区,一家挂着“金鼎资本”中文招牌的龙国投行刚刚开业。与周围冰冷、快节奏的金融机器不同,它的内部装修融入了大量东方元素:红木格栅、青花瓷摆件、甚至还有一小片室内竹林。但这并非重点。
重点是,在交易大厅紧张忙碌的早盘时间。一个穿着阿玛尼定制西装、梳着一丝不苟背头的中年白人交易员,约翰·哈德森,美林证券的王牌操盘手。他刚刚完成了一笔价值数千万美元的空单操作,神经紧绷。他习惯性地伸手去拿桌上那杯星巴克双份浓缩,手指却在触碰到冰冷的纸杯时顿住了。
他皱了皱眉,似乎觉得这玩意儿此刻并不能缓解他的焦虑。他拉开自己昂贵的真皮公文包,从里面掏出一个——印着青花缠枝莲图案、还带着恒温功能的龙国“富光”牌保温杯。他拧开杯盖,一股混合着红枣、枸杞和淡淡中药味的温热气息飘散出来。在周围同事惊愕、好奇甚至有点鄙夷的目光注视下,约翰面不改色,对着杯口吹了吹气,然后极其自然地啜饮了一大口温热的枸杞红枣茶。
“哈……” 他满足地舒了口气,仿佛那杯温热的东方饮品瞬间抚平了他紧绷的神经,对着旁边目瞪口呆的助手耸耸肩,“嘿,杰克,别这么看我。龙国人说这个补气安神,比该死的咖啡因健康多了。而且,” 他狡黠地眨了眨眼,压低声音,“我的新龙国客户……就喜欢这个调调。入乡随俗,懂吗?这叫……战略养生!” 他放下保温杯,精神焕发地重新投入到激烈的数字厮杀中,屏幕上绿光闪烁,似乎预示着又一笔成功的交易。
这一幕,如同病毒般在华尔街的精英圈子里悄然流传。很快,各种印着中文、泡着不明植物的保温杯,开始出现在更多交易员的桌面上,成为金融战场上一道奇特而充满隐喻的风景线。
非洲,广袤的东非大草原。
灼热的阳光炙烤着红土地,稀疏的金合欢树投下小小的阴影。一个远离现代文明的马赛人部落聚居地。以往,这里最先进的工具是长矛和弓箭。此刻,部落的空地上却停着一个格格不入的庞然大物——一辆崭新的、漆成鲜艳中国红、印着“东方红”三个白色大字的履带式拖拉机!
拖拉机巨大的钢铁身躯在阳光下反射着耀眼的光,红色的油漆如同跳动的火焰,与周围土黄色的茅草屋、皮肤黝黑的马赛人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部落的酋长,一位身材高大、戴着沉重彩珠项链和耳环、手持权杖的老人,正激动地围着拖拉机转圈。他粗糙的大手,带着敬畏和兴奋,一遍遍拍打着拖拉机那厚实的、沾着泥点的钢铁履带和宽大的橡胶轮胎,发出“砰砰”的闷响。
“吼!吼!吼!” 酋长用土语激动地吼叫着,引来周围同样兴奋的族人附和。他指着远处一片广阔的、尚未开垦的肥沃荒地,又用力拍着拖拉机的引擎盖,对着站在拖拉机旁、穿着印有“龙国援非农业专家组”字样工装的年轻技术员小李,唾沫横飞地比划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