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灰熊坦克(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军阀:我以钢铁洪流碾碎列强》最新章节。
陆绍远等人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对南方军五个集团军驻地的全面巡视。
南方军政体系之所以能在陆绍远离柳城期间保持高效运转,不仅得益于现在发达的远程通讯能力,更是因为陆绍远建立的南方完善的制度设计。
这套经过陆绍远借鉴后世的历史打磨出来的治理体系,确保了即便南方的最高统帅暂离中枢,整个军政机器仍能如精密的机器一样有序运作,不会有任何问题。
在这次为期半个月的视察期间,南方军各部队展现出的战备状态令陆绍远十分满意,而且南方军的忠诚度毋庸置疑,士兵们的政治教育成效十分明显,南方军是绝对忠诚与陆家父子的。
在结束了第四集团军的视察工作后,陆震山和陆绍远二人并没有一起回到柳城中,只有陆绍远独自一人返回柳城,而陆震山则启程前往苏省拜访故交。
陆绍远的专机刚一落地柳城机场,他便马不停蹄地直奔柳城一号基地,连军务楼都没有回。
如今柳城郊外的一号基地,占地比以前扩大了几倍不止,各种功能区区分得更加明确,各种军事研究所都在这里集聚。
甚至现在一号基地的警戒级别比军务楼还要高。陆绍远乘坐的车队在距离基地外五公里处就经过了第一道关卡。全副武装的卫兵检查证件时,并没有因为是陆绍远的车队有任何区别对待,该下车搜查就得下车搜查,这规定还是陆绍远亲自制定的。
当车队进入到柳城一号基地内时,又开了十分钟才抵达这次的目的地,透过车辆看见,此时装甲车辆研究所的警卫团正在进行例行操练,整齐的脚步声与口号声回荡在巨大的园区内。
装甲车辆研究所的占地面积在一号基地中是最大的,在几栋主要的大楼后面,连接着占地近千亩的试验场,四周设有了望塔和铁丝网,戒备等级更是森严。
此时装甲车辆研究所的所长李卫国提前接到了陆绍远要来的消息,正带着几个研究所的高层站在研究所大楼的大门前等候,等候的人群都显得十分的激动。
"所长,少帅今天真的要来吗?"年轻的动力系统专家忍不住问道。
李卫国看了眼手表:"飞机应该一小时前就降落了,少帅的副官已经提前通知我了,应该正在路上呢。"他咧嘴一笑,"你们等着吧,每次少帅来到我们这里,准能给我们带来好东西。"
众人闻言,眼中都闪过兴奋的光芒。陆绍远给他们带来的图纸都是他们从未见到过的,而且在半年前,陆绍远给他们带来的那份"虎式"坦克图纸,让整个研究所陷入了既狂热又痛苦的漫长攻坚的过程中。
虽然通过他们的努力论证,最终证明"虎式"不适合现在南方的实际情况,但那段研发过程积累的经验,却让整个装甲研究院研发团队的技术水平跃升了不止一个档次。
突然远处开始传来汽车引擎的轰鸣声。只见三辆军用吉普车和两辆轿车组成的车队向研究所大楼开来。
"来了!"李卫国整了整衣领,下意识地挺直腰板。
车队在大楼前停下。中间那辆的鸿鹄s型汽车的车门打开,陆绍远迈步下车。他穿着十分的简单,只穿着一身常服,看起来更像是普通军官而不是南方军的最高统帅。
"少帅!"李卫国带着众人敬礼。
陆绍远回礼,目光扫过每个人的面孔:"辛苦了,各位。看来你们在这里已经等了一会儿啊。"
"没多久!"李卫国连忙道,"知道少帅要来,大伙儿都兴奋得不行。”
”少帅,你这次来又给咱带了什么好东西来啊。"李卫国兴奋得搓着自己的手掌。
陆绍远笑道:“你们想要的东西在后边呢”,他指了指后面身后吉普车,"这次不会让你们失望。不过在那之前,我想先听听'虎式'项目的最终结论。"
随后众人走进大楼内,进入到会议室中。
研究所会议室内,李卫国正将一份份测试数据和实车照片递到了陆绍远手上。
"少帅,经过我们研究院三个月的努力,勉强制造出了“虎式”坦克的阉割版,但是在我们通过实地测试之后,我们得出这款虎式重型主战坦克在设计上就与我们南方的地下不适合。"
他将一张虎式坦克陷在泥地里的照片递给到了陆绍远,"首先就是虎式坦克的重量问题。那款主战坦克全重57吨,导致在我们南方的一些地方通过性极差。我们南方的基础设施还没有完善,这个重量的坦克在南方,有超过40%的桥梁无法承受其它的重量。"
"其次就是复杂性。图纸上原设计的交错式负重轮系统和精密变速箱,以我们南方目前的工艺水平,就算勉强的制造出来了,在实验的过程中故障率高达30%,这个故障率在战场上是完全不能够被接受的,非常影响战斗力。”
“最后是性价比..."李卫国苦笑着将一份成本报告给到了陆绍远,"我们坦克制造厂造一辆'虎式'的造价可以生产三辆'犀牛'改进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陆绍远静静的听着,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但是并没有开口说话。
当李卫国汇报完毕后总结道:"所以,少帅,我们装甲车研究所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
“'虎式'主战坦克是一款极其优秀的坦克,但他并不适合我们南方。"李卫国直言不讳道,"不过在研发制造他的过程中,我们借鉴了它的火炮稳定系统和装甲倾斜设计,应用在'犀牛'改进型上,效果非常好。"
他示意助手推来一个小型模型:"这是'犀牛-v型',重28吨,装备75毫米的主炮,正面装甲80毫米倾斜45度。在两千次测试中,可靠性达到95%,完全适应南方地形,比我们现在服役的犀牛坦克改进型又多运用了几个全新的技术。"
陆绍远接过模型,仔细端详:"具体的性能数据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